禅静

01

“動靜相生,陰陽相變,輪迴不止,周天之勢。”

動,其實是這世間的必然。因爲社會在發展,四季在更替,歲月在流逝。這一切,都是“動”在起着作用。

而靜呢?它所存在的地方,往往是我們看不到的。爲何?因爲這世上之人,能動的有很多,可能靜下來的,卻很少。

但是,一個人要想修心養性,有所成就,幹成一番大事業,那麼他就得“靜”下來。

《大學》曾有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不管是人之定性,還是人心之安穩,亦或是人之期盼,都跟靜是緊密相關的。可以說,靜能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很多人就會疑惑,爲何人靜下來之後,就能受益頗深呢?

其實,這便是內心的力量。一顆心,看似微小,可它卻能囊括這個宇宙。而要想囊括,人心就不能躁動,而是要靜如流水。

要知道,水流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是,它看起來卻是柔弱的。因爲它將最安靜的一面展現了出來,讓天地萬物都明白它善意。

如此,老子才推崇“水”,認爲它是百穀之王。

有些時候,能動是本事,而能靜,則是智慧。

禅静

02

年輕時候的王陽明,一直迷信於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思想,所以他一直格,但卻一直沒有領悟。

所以,王陽明有點煩躁了。在這段時間裏面,他不甘心,便連續格了七天七夜,但還是一無所得。最後,他還是病倒了。

在病癒之後,王陽明不再相信程朱理學的思想,而是自創“心學”。用心去看世界,用心去感悟這萬事萬物的規律。

而在他認爲,心是萬物的本源,只有讓人與內心交融在一起,才能發揮出內心真正的力量,讓人能夠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通透世間的真理。

對於他這樣的說法,徒弟很不解,便問他,怎樣才能修好“心”呢?王陽明便跟他們說,要“靜”。

一個人,如果能夠靜下來,那麼你便能意念集中,專注於這件事,而不會左顧右盼,絲毫沒有進入到狀態。

就像是一個讀書人,如果他內心滿是雜念,那麼,哪管是他過着“三更燈火五更雞”的日子,他最終也讀不進一個字。

爲何?因爲心不靜,理不明。你的內心都被雜物所充斥着,那你還能將知識讀入腦中嗎?

诚邀你体验 云南景迈柏联精品酒店

03

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他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求人心要“靜”。

就像當年抗擊太平天國的時候,每一天他都看到將領慌慌張張地來通報軍務,而每一次,他都跟身邊人說,要靜,要鎮定。

身邊的人就很疑惑,便問他,別人都殺上門來了,再靜,再鎮定,又有什麼用呢?

曾國藩跟他們說,如果人心不靜,心魔就會叢生,你也就失去了理智,從而中了敵人的攻心之策。

要想戰勝敵人,首先就是要戰勝自己的內心。

曾國藩曾說:“內而專靜純一,外而整齊嚴肅,敬之功夫也。”

內心平靜,外在莊嚴, 你就能做到“內聖而外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持刀定太平。

靜,就是讓人做到鎮定自如。就如同蘇洵所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當你平靜到泰山崩裂於眼前,你還神色不變,當你眼旁出現了麋鹿,你也不被迷惑。那麼,你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爲何這麼說呢?帝師翁同龢有言:“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作爲領導,你沒有面臨大事的靜氣,那你終究會把這個團隊帶入深淵裏面。

作爲領頭羊,你不能靜下來權衡利弊,終究有一天,你會被人算計,被人套路,掉入別人爲你挖的陷阱當中。

所以說,靜乃安身之本,這是一種境界。

一花一世界

04

諸葛武侯有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我們中國人常說要修身養性,涵養品德。那麼,最基本要怎麼做呢?那就是要“靜”。

靜,就是能讓人突破當下的境界,從以動爲主,然後到動靜結合。而要想做到動靜結合,就得先做到“靜”。

一個人,只有他做到了靜,他才能夠更好地摸清這世間的本質和根源。

所謂“靜能生智,靜能生財,靜能生慧。”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就像在三國時期,爲何司馬懿和諸葛亮能夠成爲不世之材?爲何他們能夠長久對峙,相互明白對方的心意,相互牽制,而又相互退讓?

因爲他們都有着深遠的目光,都看透了政治和軍事上的本質。而這一切,都是“靜”所能帶來的智慧。

a65aab5f0a134b3d8d7d9d504ba3dd92.jpeg

最能體現一個人“心靜如水”的地方,便是諸葛亮送給了司馬懿一件女人衣服,他都能沉心靜氣,毫無生氣之意可言。

司馬懿明白,自己暴躁如雷,就會落入到別人的奸計之中。只有守住內心,讓心能靜如水,才能理智行事,安穩破敵。

如此,這般做人的他,熬死了各路英豪和自己的主子,最後贏得了司馬家的勝利。

所以說,做人安靜一些,不該躁動的時候,就不能過分躁動,這纔是做人的智慧。倘若事事都過分糾結,斤斤計較,那麼,終究會自食苦果。

文/舒山有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