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祖宗留下一種智慧叫“物極必反”。

也就是說,任何事物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朝着相反的方向發展。

夏天到了,萬物蓬勃生長,大樹枝繁葉茂,野草瘋長着,可是一轉眼就立秋了,萬物開始變得蕭條。

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很多樹木都落盡了葉子,還有一些蟲子被凍死了。到處都是冰天雪地的時候,春風又悄然而至了。

對於一個人來說,走上坡路是理想的狀態,但是走到頂峯的時候,就必須走下坡路。不願意走下坡路的話,那就只能“停滯不前”,人生註定沒有太大成就。

“物極必反”的道理,還是透露了這樣的信息:在苦難面前,你不熬害怕,你堅持熬住了,總有一天會熬過去。苦難的背後,就是幸福。

02

熬過最難熬的時光,人生就扭轉乾坤了。

柳韓斐說:“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自己過於徘徊在堅持和放棄之間煎熬,那種取捨不定的掙扎是非常痛苦的。”

煎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搖擺不定的心情,在關鍵時候,下不了決心。一猶豫,就會錯失良機。

項羽在領軍打仗的時候,“破釜沉舟”,以少勝多,在歷史上留下的了“威名”。他把自己的退路斷了,在最難熬的時候,下定決心要打勝仗,結果真的打了勝仗。要是項羽猶豫一陣子,恐怕他也要成爲戰敗者,永無出頭之日。

從古至今,很多小人物通過煎熬,成了大人物。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可是並不是誰都會成爲“可塑之才”,只有那些不怕苦,敢於背水一戰的人,才能夠改寫命運。

現在的社會,負債累累的人不少,被債務逼得走投無路的人也不少。要麼是因爲買房子借錢,要麼是因爲創業失敗負債。

有的人,逃避債務,成爲了社會上的老賴,他們就是“熬不住、不敢熬”的典型事例;有的人,積極面對生活,努力賺錢,在社會的夾縫中求生存,後來還清了債務,還有了存款,他們有了“熬過去”的精彩。

“無債一身輕”,這樣的人生,真的開掛了。特別是一些負債累累的人,後來成爲了富人,令人羨慕不已。

能夠擁有扭轉乾坤本事的人,並不是有特異功能的人,而是特別能進步的人,特別能喫苦的人,特別自律的人。

常常問一問自己,一開始就打退堂鼓了,你哪有資格談理想?你哪能鹹魚翻身?

03

當你放棄的時候,你和成功只是差一點點距離了。

朋友阿輝開了一家小飯店,主打菜是“米粉鵝”。在我的家鄉,米粉鵝是一道名菜,只要是外地來的客人,多半是衝着米粉鵝來的。

阿輝做菜很用心,但是他做的米粉鵝並不是很地道,口味總是差了一點點。

有人建議阿輝去拜師學藝。阿輝去了好幾家菜館,但是別人都沒有把關鍵的技術告訴他。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對頭。”誰會把自己的廚藝,百分之百告訴對手呢?

有人告訴阿輝,在某個村裏,有一個老爺爺,曾經是方圓百里的大廚,專門給別人做酒席菜的,他做出來的米粉鵝,味道應該是數一數二的。

阿輝提着幾瓶好酒,帶上一條好煙,專門開車去老爺爺家裏。老爺爺和阿輝素不相識,自然不願意教他如何做菜。

後來,阿輝連續去了老爺爺家裏好幾次,還請老爺爺的家人到店裏喫飯。

老爺爺對阿輝始終有所戒備,並沒有表示要傳授廚藝。

阿輝終於心灰意冷,把小飯店轉讓出去了,和妻子一起去了東莞打工。

就在阿輝去東莞後的第二個月,接到了老爺爺的電話。老爺爺表示,願意把畢生所學傳授給他。

阿輝覺得命運捉弄了自己,終究還是放棄了創業的想法。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爲開。”

一個人做任何事情,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要用時間來證明自己的成績。當你放棄一件事的時候,其實已經奮鬥了很久,已經初具成效了,只是你還是選擇了放棄,真的好可惜。

一段路,只有一百步,你都走了九十九步了,就差最後一步了,你都不願意走了,這不是很可笑的麼?

在跑步比賽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運動員,在半路上摔跤了,身體出現了狀況,但是還是堅持跑到了終點,他們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也會看到一些人,在距離終點只有一兩步遠的時候,整個人都“摔出去”,比別人快那麼一點點觸碰到終點線,獲得了冠軍。

人生就是這樣:熬不過,出局;熬過去,出彩!

04

熬是一門學問,需要苦苦煎熬,還需在熬的過程中覺悟、覺醒。

任何一個行業裏,真正能稱得上“領頭羊”的人,都是該行業裏熬得比較久的人。當然,他不一定是熬得最久的人,他只是一邊熬一邊思考的人,在別人的方法上,推陳出新。

扛不住了,死扛,看起來勇氣可嘉,但是不可取,也許因此導致自己“功虧一簣”,連自己的性命都可能搭進去。

蠻幹不如巧幹!熬是需要技巧的,在煎熬的時候,找到最輕鬆的辦法;如果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麼就離成功更近一步了。

老祖宗告訴我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熬,是蟄伏,在積蓄力量,還是審時度勢,並不是扛着苦難,一直低頭前進。

熬,是自我覺醒、覺悟的過程。聰明的人,一邊煎熬,一邊總結經驗和教訓。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熬過最難熬的時光,你的人生就開掛了!一瞬間的“開掛”,往往需要數十年的“煎熬”。

往後餘生,你別急,慢慢熬,總會有出頭之日。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