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

一、什麼是電場和磁場?

電場和磁場是由電流產生的不可見的能量區域(也稱爲輻射)。

電場是由電壓產生的,電壓是用來推動電子通過金屬絲的驅動力,就像水流受壓通過管道一樣。

隨着電壓的增加,電場強度也會增加,電場的測量單位是伏特/米(V/m)。

磁場是由電流通過導線或電氣裝置所形成,隨着電流的增加,磁場強度也會增加。

磁場的強度隨着距離增加而迅速減小,磁場的測量單位是微特斯拉(μT)。

無論用電設備是否開啓,電場始終存在;而磁場只有在電流通過時纔會產生,這通常需要開啓用電設備。

輸電線會不斷產生磁場,因爲始終有電流在其間通過。電場很容易被牆壁和其他物體屏蔽或減弱,而磁場卻可以穿透建築物、生物和其他大多數材料。

電場和磁場有時被並稱爲電磁場,電磁場中的電力和磁力是由電磁輻射產生的。

電磁場有兩大類型:

高頻電磁場,包括X射線和γ射線。這類電磁場位於電磁頻譜的電離輻射部分,可以直接損傷DNA或細胞。

低、中頻電磁場,包括靜態電場(不隨時間變化的電場或磁場)、輸電線和用電設備產生的磁場、無線電波、微波、紅外輻射和可見光。

這類電磁場位於電磁頻譜的非電離輻射部分,尚無證據表明它們會直接損傷DNA或細胞。

二、非電離電磁場的常見來源有哪些?

非電離電磁場的來源既有自然的,也有人造的。例如,地球磁場可以使羅盤上的指針指向北方,這就是自然產生的電磁場。

人造電磁場既有非電離輻射的極低頻電磁場,又有射頻電磁場,此類電磁場的來源各不相同。

極低頻電磁場的來源包括輸電線、電器,如剃鬚刀、吹風機和電熱毯。

射頻輻射最常見的來源是無線通信設備和裝置,包括手機、智能儀表和便攜式無線設備,如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

其他常見的射頻輻射來源包括:

廣播和電視信號——AM/FM收音機和老式電視的工作頻率低於手機。

雷達、衛星站、磁共振成像(MRI)設備和工業裝置的工作頻率可能比手機更高。

家用微波爐的工作頻率也高於手機。在生產微波爐的過程中會設置有效的屏蔽,將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射頻輻射泄漏降至無法檢出的水平。

無繩電話通常發射與手機相似的射頻信號。然而,由於無繩電話的範圍極其有限,僅需接收室內座機的信號,所以它們的信號強度通常會比手機低很多。

手機基站和用於手機網絡、廣播、電視的天線塔,發射各種類型的射頻能量。

老式的電視和計算機屏幕會產生各種頻率的電場和磁場,以及靜電場。

而液晶電視及電腦的液晶顯示器則不會產生較強的電場或磁場,新型電腦屏幕具有導電功能,可以將屏幕產生的靜態電場降至正常的背景水平。

無線局域網,俗稱Wi-Fi,是一種無線網絡系統,也是越來越常見的射頻輻射源。

數字電錶和燃氣表,也被稱爲“智能儀表”。這些設備的工作頻率與手機的頻率相似,可以將電力或天然氣的消費信息傳送給公用事業公司。

智能儀表會產生極低水平的電磁場,有時甚至無法與室內的總體射頻輻射背景相區別。

對於家用電器和家庭使用的其他電子設備,在靠近發射源的部位磁場水平最高,並隨着距離增加而迅速降低。

大多數電器產生的磁場強度從距離約30釐米處就大幅下降。

對於電腦屏幕而言,大多數人使用電腦時距離屏幕大約爲30~50釐米,此處的磁場同樣已大幅降低。

三、爲什麼要研究非電離電磁場與癌症的相關性?

因爲在家庭和工作場所到處都有發射非電離電磁場的輸電線和電器設備。

例如,無線局域網Wi-Fi幾乎總是處於“開啓”狀態,並且在家庭、學校和許多公共場所越來越普及。

尚未發現極低頻電磁場或射頻輻射存在潛在的致癌機制。與高能(電離)輻射不同,電磁頻譜中非電離輻射的電磁場並不能直接損傷DNA或細胞。

部分科學家推測極低頻電磁場可能通過其他機制引發癌症,例如通過降低褪黑激素水平。

因爲,有證據表明褪黑激素可抑制某些腫瘤的形成。

動物模型的研究沒有得出任何證據表明暴露於極低頻電磁場與癌症有關,少數高質量的動物研究未曾發現任何Wi-Fi對健康有害的確切證據。

目前尚未發現非電離電磁場具有損傷DNA或導致癌症的作用機制,但由於此類電磁場廣泛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研究結果即使僅僅提示存在輕微的風險增加,也將具有重大的臨牀意義。

四、權威機構對電磁場致癌風險持什麼觀點?

在2002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成立了一個專家工作小組,回顧分析所有關於靜態和極低頻電磁場的臨牀研究證據。

工作組將極低頻電磁場歸類爲可能的致癌因素”,而靜態電場、磁場和極低頻電場被歸類爲不具有致癌性”

在2015年,歐盟新興及新鑑定健康風險科學委員會評估了電磁場,尤其是手機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如果每天平均暴露劑量在0.3至0.4μT以上,極低頻電磁場可能導致兒童白血病風險上升。

不過尚未發現其明確的作用機制,也沒有得到後續實驗研究的支持,亦無法解釋爲何會出現這一現象。

此外,流行病學研究還顯示,手機輻射暴露並沒有導致腦部腫瘤或頭頸部其他癌症的風險上升,不過手機輻射仍可能與聽神經瘤具有相關性。

參考文獻:

[1]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Cancer[DB/OL].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auses-prevention/risk/radiation/electromagnetic-fields-fact-sheet,2016-05-27/2018-07-23.

*本文內容爲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爲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衆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