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鹽攝入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2014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收集了66個國家的數據,其中142個樣本來自於24小時尿樣調查,91個樣本來自於膳食調查,研究結論爲:全球平均鈉攝入量爲3.95 g/d。然而按照WHO推薦標準(2 g/d),全球超過99%的成人那攝入量超標;同時,全球有51個國家人羣平均鈉攝入量是推薦量的2倍以上!

2015年發表在BMJ雜誌上的一篇研究《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顯示,中國每年與收縮壓升高相關的死亡人數爲230萬人,比1990年增加了89%。而2010年中國調查分析顯示:我國的31個省份的家庭人均攝入鈉鹽量爲10.5g,因此,在中國,鈉攝入量過高(>2g/d)被認爲可導致七分之一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 同時70歲以下的人羣中約有30%的致命性中風歸因於鈉的高攝入量。

2020年5月28日,在OCC 2020雲上東方心臟病會上,來自北京大人民醫院的孫寧玲教授報告了《中國高血壓患者鈉、鉀攝入的調研》結果,強調中國人羣高鈉攝入這一普遍現象;同時呼籲,面對高血壓患者,臨牀醫生更應該關注患者鈉的攝入量。

該項調研報告是在我國不同地域及城市(23個省市、130家醫院)開展的工作,調查對象主要由5%門診及95%住院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組成,屬於橫斷面篩查。

一、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的入選標準爲:符合2018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定義;年齡18-85歲;近一月常規飲食。排除標準爲:繼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急症;合併嚴重的其他疾病,如臟器功能不全、控制不好的糖尿病等;使用糖皮質激素;不能採集全天尿液,或者24h尿量小於500ml。

圖3: 調研流程

二、研究結果

該項研究最終一共納入了9686位患者進行尿鈉檢測,其中有7808位進行了血壓的測定,從而分析機體鈉含量與血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平均每天攝入鈉3.6 g/d,攝入鉀1.6 g/d,鈉鉀比爲4.14;隨着年齡的增加,研究對象鈉鉀攝入量均減少;男性鈉攝入量高於女性;西北地區食鹽量最高(平均 10.8 g/d),華南的食鹽量最低(平均6.5 g/d)。

而研究診室血壓水平與鈉、鉀關係發現,隨着診室血壓的下降,鉀含量逐漸下降,鈉/鉀比值逐漸升高,其中以舒張壓尤爲明顯。這個結果表明,鈉鉀的攝入與人體血壓水平是有直接關聯的。

接下來,孫寧玲教授團隊又進行了多元迴歸分析,研究尿鈉鉀比值四分位與診室血壓的關聯(人羣鈉/鉀比值分爲4分位:Q1:<2.93,Q2:2.93-4.17,Q3:4.17-5.79,Q4:>5.79.),在矯正了年齡、性別、BMI、降壓藥物服用史後,發現隨着Na/K四分位等級的升高,診室血壓大致呈上升趨勢,Q4較Q1血壓升高2.75/1.27 mmHg。孫寧玲教授進一步強調,鈉鉀比值在小於4時,血壓變化並不明顯,然而比值突破4的臨界點後,隨比值的升高血壓進一步升高。這也提示了鈉鉀比值的升高確實與血壓升高有直接關聯,同時臨牀上至少要將高血壓患者的鈉鉀比值控制在4以下,才能更好的控制血壓。

三、高鹽攝入的高血壓人羣如何管理?

平穩持久降壓是必須要堅持的原則。針對鹽敏感型高血壓人羣佔60%以上的特點,孫寧玲提到還應提倡限鹽、適當補鉀的飲食,這是防治高血壓、降低靶器官損害和臨牀事件發生的有效途徑。對於鹽攝入較多或鹽敏感型高血壓患者,應使用一些促進鈉排出的藥物,降低全身鈉負荷。老年人羣由於生理功能的變化,口感、味覺會衰退,可能不自覺地加重口味,因而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鹽敏感型高血壓比例更高。此外,老年人由於年齡增長、外周血管硬化、血管彈性減退等引發外周高阻力;鹽攝入過多、高鈉負荷也會進一步增加外周血管平滑肌阻力、減少順應性。因此,包括歐洲、美國及我國臺灣的高血壓指南都建議老年患者初始降壓藥物應選擇鈣拮抗劑、噻嗪類利尿劑或RAS抑制劑等進行初始或聯合治療。

四、小結

最後,孫寧玲教授再一次強調了目前中國高血壓患者鈉鉀攝入現況:(1)高血壓患者中平均鈉鹽攝入9.2/g;鉀鹽2.9g/d; Na/K:4.14;(2)Na/K男性高於女性,年輕人高於老年人;(3)西北鈉攝入最高10.8g/d,西南最低6.8g/d;(4)血壓隨着鈉/鉀比值的增高且上升;(4)控鹽補鉀的仍應作爲我國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管理策略之一。

進羣

健康界&柳葉刀論文精讀羣、健康界心血管學術交流羣和健康界腫瘤學術交流羣現已開通,學術大咖雲集,每天都有精彩分享,想進羣的抓緊啦!

您的在看,就是最好的鼓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