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拜登團隊和特朗普達成的這個共識,值得中國注意——

在美國日益極化的政治環境下,共和、民主兩黨鮮少共識,特朗普和拜登更是水火不容,但就在特朗普正式下臺前夕,兩黨卻接連達成一致。

首先是關於拜登就職典禮的安排,特朗普表示將拒絕按慣例出席典禮,而拜登也沒有挽留,反而表示自己對此喜聞樂見。

關於就職典禮的“共識”在華盛頓時間1月20日之後就將成爲過去,但接下來要講的這個共識,其影響恐怕要在拜登上任之後逐漸顯現。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即將在拜登政府中擔任國務卿的布林肯對現任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立場表示支持,並稱將與共和黨人進行合作。

“毫無疑問,中國對美國構成了最嚴峻的挑戰。”他說。

布林肯何許人也?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話說,他是一位“熟練的外交官”,曾在奧巴馬政府內長期任職,在2009年至2013年間擔任時任副總統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於2015年至2017年任副國務卿,並在去年的大選中與拜登再度合作,擔任其外交政策顧問。

從這份履歷來看,布林肯與拜登淵源頗深,作爲資深外交官,他的表態也必將對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國會兩黨的議員們在布林肯出席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有關他的提名確認聽證會時提出了大量問題,而中國問題更是其中的重點。

正是在這場聽證會上,民主黨籍的布林肯做出了一些很對共和黨籍參議員們胃口的表態,例如他對威斯康星州的參議員羅恩·約翰遜說:“從我的角度來看,特朗普政府做了很多超越國界的事情,我會爲其喝彩。”

接着他補充道:“我還認爲,特朗普對華強硬路線是對的,儘管我在很多方面不贊同他的做法,但他的基本原則是對的,這對我們的外交政策很有幫助。”

布林肯這番話也贏得了約翰遜的贊同,後者附和說,特朗普爲大家“打開了眼界”。

“我們可以勝過中國。”爲了鼓舞士氣,他還對參議員們這樣強調。

而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布林肯還公佈了他的行動計劃,他承諾,在提名獲得通過後,自己將致力於修復受損的美國外交關係,以謙遜的態度同盟國共同行動,應對挑戰,而不是像特朗普政府時期那樣單邊行動,經常讓盟友感到不悅。

他表示,美國應基於實力原則而非弱勢立場來與中國打交道,而實力很大一部分源自與盟國的合作和在國際機構中的參與。

布林肯似乎對於美國重新召集盟友的能力很樂觀,以至於說出了“美國仍比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更有能力動員他國爲更大的利益行動”這樣的話,但美國媒體卻並不完全認同這一點。

以美國的重要盟友德國爲例,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年即將卸任,她的接班人將如何處理對華關係近日也引起外媒廣泛關注,《華爾街日報》近日刊文指出,幾十年來,德國外交政策的重點是同時與盟友和對手發展良好關係,以保護其經濟所依賴的出口。幾乎沒有人認爲,這種情況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默克爾卸任後發生變化,而這可能會使拜登建立與中國抗衡的廣泛陣線的計劃複雜化。

彭博社此前在拜登剛提名布林肯時刊發的文章便已分析出布林肯會採取團結盟友的外交路線,但文章同時指出,亞太地區幾乎所有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都是中國而非美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已表態“很少有國家願意加入反對中國的聯盟”。

在1月2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就布林肯在參議院聽證會上涉及到中國問題的一些表態作出回應。她表示,中國的內外政策和戰略意圖是公開透明的,中方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我們希望美方正確看待中國和中美關係,同中方相向而行,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這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她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