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惜君《硬地之影》发表后才意识到,原来她的《硬地之美》是2019年的作品,一眨眼两年过去了,如今再回头来看两年前的那张专辑,我依然会对刘惜君在硬地这条路上的坚持、尝试与努力感到敬佩。两年前《硬地之美》诞生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声音,其中不乏有质疑的声音,而两年后当《硬地之影》诞生了的时候,我想这就是刘惜君对那些质疑声最好的回答——借着这张“硬地”续曲的发表,表明的是刘惜君在硬地坚持的态度,她并没有因为质疑声而打退堂鼓,走回头路,反而是勇往直前,继续突破自我的框架,就像是暗夜中的一颗星,哪怕不是最闪亮的,但也能划破自己的天际。

当《硬地之影》诞生的时候,终于可以确定刘惜君的“硬地”计划是一个庞大而漫长的旅程,绝不是很多人口中所说的玩玩而已,没有时间、性质的限定,音乐的概念与主题也没有刻意去叠加,能够自成一体的就是坚持与自我,这些已经融入到了音乐之中,每一首歌在调性上的设定,在个性上的呈现就是最佳的解释,她以音乐表明了态度,以唱腔彰显出了任性。

从《如我》专辑开始,刘惜君就一直在调整、寻找一条全新的音乐路线,于是有了如今她在音乐中的定位——独立与流行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一个全新的刘惜君。独立与流行毫不违和,就如同在《硬地之影》所展示的,本质上刘惜君没有脱离流行歌手的定位,她并没有刻意地要撕掉身上的标签,在《硬地之美》与《硬地之影》的过渡阶段中,她还唱了很多具流行性质的新歌,但这并不影响她要在“硬地”这个领域的开拓。而《硬地之影》中的三首作品依然是偏向独立的性质,这一次她还是完全地交给了杨海崧作为主理,在合作模式上与《硬地之美》几乎如出一辙,但表现上显得更为大胆、奔放与成熟,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次刘惜君走进了更深的硬地之境,放飞自我的意识变得更为浓烈。

2017年在听《如我》专辑的时候,也发现了刘惜君的音乐形态发生了转变,不过尚能在她的口吻与语气中找到似曾相似的感觉,是变得更为清冽、孤冷。在2019年听《硬地之美》的时候,感受到了她打破了从前的音乐框架,展现出在硬地中狂野、任性的一面,不过始终觉得当时的刘惜君还是在一个适应性的阶段中。来到2021年听《硬地之影》中的《他们沿着城墙奔跑》的时候,仅仅是一个开头,听到了音乐的前奏,听到了刘惜君的自我的发声,兴奋感油然而生,不只是有浓浓的“硬地味”,更被刘惜君充满辨识度的口气给震慑到,不禁感叹一句,要的就是这个味道,这个感觉。

我一直觉得刘惜君(在音乐中)最厉害的地方是她能够吸收不同音乐人的特质,融合自己的特色变成自己的风格,就像是一块海绵,能够不停吸收。所以,《硬地之美》是一个适应与吸收的过程,当来到《硬地之影》的时候,这种全面性的吸收与融合已经趋向于完成的阶段,成品自然就很是惊喜,事实上歌者的声音、表达与音乐风格的契合已经到了一个高度,这也是听《硬地之影》中的三首歌会更觉得有冲击、尽兴感的关键,那样的感受跳脱出了表象,令人深刻。

《硬地之影》三首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80年代摇滚的气息,或是朋克的结合体,基调上保持了一致,而细节上的呈现各有千秋,当然也很完整地将原创者的固有的风格手法呈现而出,我觉得亮点还是在刘惜君的声音的表达上。《他们沿着城墙奔跑》中急促的鼓点与肆意的划弦带出了激进、狂野、猛烈的感受,刘惜君在这首歌中的声音撇掉了从前的从容感,打破了既定的框架,注入了野性的质感,而那口气的处理自然、利落而干净,毫不做作。

转换到了《记忆和记忆之间》这首歌,整体的节奏相对放缓,刘惜君的吐息起伏有序,音调高低错落有致,断句洒脱,声音状态显得格外松弛,有点复古,也有点迷惑,非常迷人。我最喜欢的应该还是《那些对未来的想像》,初听Demo的时候就有点不能自拔,歌曲自带的朋克风尤为浓郁,刘惜君的表达远比之前两首更如鱼得水,运用鼻腔的共鸣,松弛有度的声线,在迷幻与朋克的调性中行云流水,好不过瘾。

还值得一提的是,《硬地之影》中的三首词作在内容、情怀上呈现出的是对日子、生活的审视,刘惜君的诠释结合了自己的理解,以贴近个人的心境去表达,歌词中的不少字句都是她的心声写照,就像是她在《记忆和记忆之间》中所唱的“就算是在失控的街道上,她也会像是星星,星星一样地闪光”,这就是对刘惜君在硬地(音乐)中的态度最贴切的形容。

在前进与探索的音乐路上,不只是会有赞美声,还有好奇声与质疑声,在各种声音中能够坚持自我的初心,能够保持冷静与理性的审慎态度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庆幸刘惜君的态度很明确,一直没有被动摇,一直在坚持自己,而《硬地之影》交出的这一份答卷,我不敢说有多完美,但是绝对精彩,因为她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提升了音乐的高度,为听众带来了更广阔的耳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