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個鐵皮糖盒 感動了很多網友

打開蓋子,裏面整齊放着

四張票據和銀行卡等

總計150萬元

這是89歲的劉杜珍和愛人張良起

畢生積攢的存款

1月19日

劉杜珍把全部積蓄正式捐給了上海交通大學

完成了愛人想要回報母校的遺願

捐出畢生積蓄

完成丈夫回報母校的遺願

劉杜珍的愛人張良起,出身“狀元之家”,194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後他放棄高薪工作,選擇回母校任教。

張良起畢生從事自動控制方面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主持研製我國首臺兩足步行機器人, 填補了中國機器人研製技術的空白。曾任國防科技大學系主任、校長。1988年,張良起被授予少將軍銜。

劉杜珍說,在上海交通大學求學和工作的經歷對張良起影響非常大,回報母校是他一直的想法。

2009年,張良起因病在北京去世。劉杜珍一直記得丈夫生前和她共同的約定,“我們這麼多年的工資積蓄,加上我們身後的餘財全數捐給學校” 。她說自己的精力和記憶力一天不如一天,必須儘快完成這件事。

劉杜珍老人聯繫到上海交通大學,兌現當初和愛人的約定。這筆款項將用於設立張良起獎學金 ,資助品學兼優、具備創新科研精神的博士生。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在劉杜珍的家裏,有張良起書寫的條幅:“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他的生活就如同這幅字說的——簡單樸素、一心從教。

△張良起在上海交大的學生生活調查表

在劉杜珍的回憶中,丈夫平時穿的是軍裝,喫飯都在食堂,幾乎沒有額外消費,攢下的每一分錢,他都說一定要捐給教育事業。 有次從武漢參加完會議回長沙,沒有坐票只有臥鋪,張良起就一路站了回去。

曾與張良起共事的同事也說:“張校長上班的座駕是一輛舊自行車,無論嚴寒酷暑,他都騎自行車穿行在校園。”

劉杜珍回憶,當校長後丈夫的工作就變得更忙了。由於多年超負荷工作,張良起退休後的身體更是每況愈下。最終,他連親自給母校捐款的願望也沒能實現。

2009年,張良起因病離世,他的器官按照本人的意願,捐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做科研教學之用 ,喪事一切從簡。

“我們結婚50多年了,

他的願望就成了我的願望”

丈夫離世後,劉杜珍從未忘記丈夫的囑託,她說“我們結婚50多年了,他的願望也就成了我的願望。”

△張良起劉杜珍夫婦

在劉杜珍老人的家中,整潔的客廳裏,除了一張沙發,幾乎沒有什麼新傢俱。她每天都堅持自己去食堂,把飯菜打好拿回家。認識她的人都說,“她在家也不開空調、暖氣,一年四季也就這麼幾件衣服。”

老人說,“一個人又花不掉什麼錢,而且自己每個月還有退休金。錢對自己來說沒有用,送給學校希望能發揮一點作用 。”

如今,她和愛人的這個心願終於完成了。

網友:永遠銘記,奮發圖強

張良起先生和夫人劉杜珍的精神

感動了無數網友

大家紛紛致敬

“願得此身長報國

白首不忘思源情”

一生節衣縮食

一捐就是全部積蓄 向張良起劉杜珍夫婦 致敬!

本文來源:****(ID:cctvnewscenter)綜合上海交通大學微信公衆號、時代楷模微信公衆號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