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鄭爽“代孕棄養”上韓國熱搜!流量時代怪現狀:偶像失控,流量失格

代孕、棄養、錄音,一系列爆料讓網友再次見證互聯網時代明星坍塌的速度。此次風波之後,鄭爽可能會徹底與熱搜和頂流“告別”。華鼎獎也在20日宣佈,撤銷鄭爽“第19屆華鼎獎中國近現代題材電視劇最佳女演員”“第13屆華鼎獎全國觀衆最喜愛十佳電視明星”榮譽稱號。但另一個值得關注和反思的問題是,從18歲那年鄭爽憑藉《一起來看流星雨》走紅的12年裏,關於“鄭爽失控”的新聞不斷增多,爲何她能越“黑”越“紅”,甚至成爲所謂“新一代頂流女明星”?某種意義上說,鄭爽成爲演藝圈的一面鏡子,她的“長紅”也折射出這個流量時代怪現狀。

被結束代言,上韓國熱搜

事件的爆發,源自鄭爽前男友張恆18日在微博上爆出自己與孩子的照片和出生證明文件,解釋之所以滯留美國未歸,並非因詐騙和逃避借款,而是爲了照顧他與鄭爽的孩子。這兩個孩子是他們在美國通過代孕所生,而代孕行爲在我國是被明確禁止的。更令人驚訝的是隨後曝光的錄音,其中鄭爽父親明確提出“棄養”當時未出世的孩子,鄭爽更是抱怨“打也打不了,我都煩死了”,引發輿論憤慨,紛紛指責鄭爽“太自私”“沒人性”。照片和錄音曝光後立刻登上微博熱搜榜,網友除了對鄭爽一家“有錢買上億別墅,沒錢養倆孩子”的不滿,更關心地下非法代孕產業對女性和嬰兒的傷害。19日,鄭爽在個人微博上的公開回應中,並未解釋媒體和民衆更關心的代孕問題,只是在強調男方詐騙、出軌,且行文混亂、缺乏邏輯。鄭爽之後再度發了兩條微博,也並未對孩子的來歷和未來做出表示,而鄭爽父親則公開之前與張恆的法律糾紛文件,但仍未解釋代孕行爲。

19日晚,剛在本月11日宣佈鄭爽爲代言人的意大利奢侈品牌普拉達宣佈終止與其所有合作關係。鄭爽代言的腕錶品牌、美妝品牌以及剛拍攝的《時尚芭莎》等雜誌也紛紛撤下她的大幅海報和封面照片,從商業利益和品牌形象角度與鄭爽果斷切割。對此,新加坡《聯合早報》20日跟蹤普拉達與鄭爽解約一事,指出該品牌在疫情期間營收下滑,歐洲和日本客源不足,而中國市場則有增長52%的良好表現。雅虎網站轉載國際時尚媒體《女裝日報》的評論稱,普拉達作爲國際知名品牌,本就不該和拍攝“肥皂劇和真人秀”的鄭爽合作,其近期一度股價下跌很可能就是受到鄭爽醜聞波及,“普拉達目前的遭遇雖然在業內人士看來值得同情,但更要當心別像2018年的杜嘉班納(D&G)在中國遭到抵制那樣,產生長期影響”。香港《南華早報》則指出,“這場名人案件之所以震驚社交媒體,主要是因爲引發關於是否徹底禁止代孕的激烈討論”。

幾年前,鄭爽憑藉《微微一笑很傾城》在韓熱播以及與韓國男星李鍾碩合演《翡翠戀人》被韓國大衆認識,並收穫一批韓國粉絲。因此,此次事件受到韓國輿論廣泛關注,19日晚鄭爽還登上韓國最大搜索引擎NAVER實時熱搜榜單第二名。韓聯社、SBS、MBC、以及《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中央日報》等韓國主流及娛樂媒體紛紛對此次事件進行報道。由於“代孕”在韓國也屬違法行爲,韓媒對該事件報道的重點都集中在“代孕”和“棄養”上。韓國網民也在NAVER社區、論壇等平臺就該事件展開熱議,甚至有會中文的韓國網民對鄭爽在微博的發文進行實時翻譯更新,網民回覆的內容大都是對鄭爽所作所爲的失望、震驚以及對孩子的同情。

流量之惡:越黑越紅

鄭爽與這個演藝圈流量時代的第一重“匹配”是:流量蓋過作品。截至目前,鄭爽的演藝生涯最重要的兩個演技獎項提名都出現在20歲之前:憑藉《一起去看流星雨》獲得金鷹節人氣女演員提名(2009年),以及憑《畫壁》獲得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提名(2010年)。然而也是在《畫壁》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鄭爽主演的作品口碑不佳,豆瓣評分最高的《微微一笑很傾城》爲7.0分,其中可能還包括兩位流量明星粉絲打分虛高的部分;與此同時,她依然是流量的寵兒:2013年播出期間佔據收視率榜首的《古劍奇譚》開啓流量時代,2016年她的《微微一笑很傾城》又趕上國內IP網劇熱。與爆款作品相對應的是,鄭爽的演技不但沒有提升,反倒被網友總結爲“一白眼二嘟嘴三賣萌”模式,在《畫壁》之後再未獲得重量級獎項演技類提名。

演技退步的鄭爽爲什麼依然在演藝圈屹立不倒?這正是流量時代的核心矛盾:流量即“正義”。從2019至2020年,鄭爽僅參演一部古裝新劇《只問今生戀滄溟》、客串《劉老根4》,《翡翠戀人》《絕密者》均爲存貨。與此同時,僅2020年她就參加了《追光吧!哥哥》《脫口秀大會》《王牌對王牌》等十餘檔綜藝。2020年全年,鄭爽登上熱搜179次。這種綜藝模式與鄭爽的流量模式互爲表裏:流量和話題效應令鄭爽綜藝資源不斷,大量上綜藝、創造新話題又爲她帶來新的熱度和流量。

巨大流量爲鄭爽創造出商業價值:在2020年騰訊女明星影響力榜中,鄭爽僅次於楊冪、迪麗熱巴、趙麗穎和楊紫;在2020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中,鄭爽位列第82位。雖然其個人收入並未對外公佈,但有媒體調查顯示,鄭爽半年左右的代言費用大概在300萬至400萬元人民幣不等。在影視作品方面,在2019年就有媒體報道稱,鄭爽電視劇單集片酬在100萬元左右,綜藝出場費也在100萬元上下。再加上直播收入,據筆者估算,她在2020年含稅總收入在1億元左右。

甚至在其他領域,鄭爽的“錢路”同樣順風順水。2017年,鄭爽出版《鄭爽的書》定價52元,當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排在她前面的明星作家有蔡康永和白巖松等人。另一則可以作爲佐證的消息是:1月8日鄭爽在個人社交媒體賬號上曬出一張豪宅照片,有網友找出該別墅售價爲1.5億。

當然,按勞取酬本不是問題,不過在巨大流量創造的商業價值下,演藝圈明星失去對常識的敬畏,纔是大問題。在某綜藝中,男藝人魏大勳說起自己最多一次拍戲34個小時,鄭爽說,“爲什麼就不能像我一樣,瀟灑地走開呢?”郭敬明問,“那如果導演說,小爽這場戲我們得拍,那怎麼辦呢?”鄭爽回答了兩個字,“哭啊”。這正是鄭爽流量效應背後的荒誕之處:身爲年輕偶像,因爲一部翻拍偶像劇年少成名之後,擁有一衆忠實粉絲。在這些粉絲眼中,偶像所有的怪誕行爲都能用“真性情”解釋,偶像也在粉絲、流量的裹挾下,變成被寵壞的小公主。整個行業“唯流量傾向”帶來的後果就是,當偶像被批量化生產出來,對偶像的考覈和約束卻日益喪失標準。在正常的環境中,粉絲爲偶像應援,所換得的自我成就感不是應來自偶像業務能力的提升和實際作品嗎?

粉絲們經常義正嚴辭地說,“我們就愛鄭爽,要你管?”其實他們不是在捍衛偶像,而是在破壞生態——當整個演藝圈生態被破壞,一切正常的標準都被顛覆,流量本身就會作惡。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