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闻

寻找北京的枫桥经验

原标题:寻找北京的枫桥经验

怀柔栖美园小区改造后居住品质明显提升

跨区平级吹哨,交界违建被拆除

海淀区万寿路街道“民情驿站”,物业人员详细记录居民诉求

西城区西交民巷社区菜站解决居民买菜难

东城“小院议事厅”互动共治,为居民解决疏通下水管道

2019年4月,物业企业向红庙北里社区居民进行推介

大兴区通过启动应急管理流程,提前为漏雨户修缮顶棚

北京基层治理报告 中篇 制度手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建议把“城市治理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新时代的枫桥经验,矛盾溯源、多元调解、人民主体参与等成为其鲜明的特点;而在搭建“四梁八柱”的北京基层治理体系中,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对众多实践案例的梳理发现,从小切口解决民生“痛点”出发,通过向街道下沉和赋权、让群众共同参与协商共治,以“眼睛向下,力争上游”的工作方式,北京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矛盾预见、矛盾化解、矛盾处置的基层治理机制,并且正在实践中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套制度的最终目标,是补齐民生短板,换来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一部分

矛盾预见制

基本涵义

矛盾预见制是指在基层治理中,各类矛盾尚处于隐患阶段时就及时预见其可能性、爆发期与危害性,使矛盾完全消解在隐患期的一种制度安排。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这种制度对应着不同的实践举措。

制度综述

慧眼预见“痛点”在 矛盾未成型时抓

“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矛盾的预见制度,就是要在矛盾还未产生之前先行介入,牢牢掌握主动权。北青报记者在梳理采访中发现,在首都的基层社会治理的前端环节中,很多案例都蕴含着这一朴素的智慧。

矛盾预见制始于“网格化”。如果对矛盾的预见制追根溯源,应该说是源于北京东城区的网格化管理探索。早在 2004年,东城区实施了万米单元网格管理,将路名牌、井盖、垃圾站等16万余个城市部件按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并为每个部件编了一个8位代码。如有居民举报,只需说出这些城市部件的地理位置,监督中心即可指派相关人员到现场处理。2010年,东城、朝阳、顺义全面开展网格化试点,到2018年底,全市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已经实现16区全覆盖。网格化为矛盾预见制初步奠定了管理基础。

设立“街巷长”使矛盾预见制趋于成型。网格化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大而全”,随着2017年街巷长和小巷管家的出现,将责任落实到人,使基层治理变得“精而深”。2017年3月,北京市委主要领导在对“城市病”集中的背街小巷明察暗访之后,提出建立“街长”“巷长”制度。街巷长由街道、社区负责人担任,在定期巡视街巷过程中,及时对街巷存在的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并监督整改,实现责任到人。同年4月,东城区龙潭街道首创“小巷管家”制度,由辖区居民担任,辅助街巷长开展街巷治理。“小巷管家”的出现,既是一种基层的首创,又为群众广泛参与社区基层自治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北京各类居民自治主体近两三年来应运而生。

从网格化管理到街巷长、小巷管家,这种点面结合、纵深发展的体系,在为基层治理中的预见矛盾并提前解决矛盾创造了必要条件。街巷长特别是小巷管家对街巷熟、人头清,所以对日常的大小矛盾的“苗头”摸得准、抓得稳,一方面做到露头就打;另一方面,还可提供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的解决方案。

北青报记者发现,在基层实践端,矛盾的预见方式百花齐放,不仅充满了智慧,更是彰显了首都基层治理方式的“绣花功”:有西城西长安街街道用大数据助力化解堂子胡同停车拥堵,有朝阳区八里庄街道老旧小区试点物业服务先尝后买避免纠纷,有怀柔驻村干部主动吹哨提前消除小区环境隐患……这些基层治理实践的本质正在于:慧眼看出“痛点”在,矛盾未成型时抓。

制度案例

案例1

胡同治理:“大数据”助力堂子胡同疏堵

西城

在基层治理中,“大数据”的应用让基层治理者们有了一双慧眼,对许多即将产生的矛盾问题有了预判,从而从“全响应”优化为“前响应”。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的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指挥分中心有个大数据平台,囊括了各区域停车位配给、西单商业街人流情况等信息。辖区内“人、地、事、物”等数据都录入在一张通过实景拍摄后制成的数字地图上,有效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汇聚和动态监管。2014年投入使用后,在信息管理、业务受理、人流预警、图像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西单堂子胡同,曾经是较堵的一条街。2018年4月初,街道办事处在大数据平台热力图上发现西单地区的堂子胡同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特别是到了用餐高峰时段和周末。拥堵原因在于这条街有很多外卖餐馆,100多辆外卖送餐车 “叉”在一起,如果不及时疏堵,很容易发生剐蹭和人员摩擦。根据大数据预判,4月10日,街道就为外卖、快递等电动车划出专用停车位,人车一旦各行其道,不再交叉混行,交通环境立刻得到显著改善。 据了解,通过大数据平台,西长安街街道的不少难心事得以前置解决,像2017年,根据大数据平台掌握的实有人口和户籍人口信息;通过热力图表预测未来两年0-3岁幼儿的入园需求,开始提前选址建设幼儿园。

治理流程:

大数据平台热力图告警→通报相关部门→大数据分析、调研告警原因→给出解决问题具体措施→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进一步监控→出现问题再通过各部门微信群发布指令予以解决

案例2

社区治理:物业“先尝后买”避免矛盾

朝阳

针对老旧小区物业“失管”问题,朝阳区八里庄街道于2019年1月开始在下辖的4个社区试点引入物业免费试运行,让居民“先尝后买”。八里庄街道办城管办副科长于焘介绍,当时居民先“尝”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保”,即“保洁、保绿、保停、保安”,基本覆盖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区域卫生、小区绿化、停车管理、小区治安等项目。此外,有的小区物业还结合自身特点提供部分上门服务项目。

于焘介绍,在整个过程中,前期社区会征求居民意见,提供大家认为靠谱的物业公司备选,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确定是否接纳物业公司进驻。物业公司进驻后,先提供免费的服务让居民“尝鲜”,大部分社区在物业公司进驻两三个月后,入户征求居民意见,决定是否同意物业公司转为正常收费运行,“我们要求是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同意就行,实际上基本都超过了80%”。通过分批次推进,在实行物业服务“先尝后买”的十几个小区中,绝大部分小区都在“先尝”两三个月后进入收费服务阶段。首批试点小区进入收费阶段已经一年多,“可以说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了”。

于焘认为,这种“先尝后买”模式,一是让居民有了物业服务的概念,看到了物业服务内容和带来的好处;二是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成本心里有数,价格提前公示,接受起来更容易,也避免了矛盾的产生。

治理流程:

就辖区内相关问题与民共商→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尝试性服务、收集居民满意度→分析居民各类相关建议和意见→逐步扩大服务范围

案例3

村镇治理:驻村干部走访及时对隐患吹哨

怀柔

2020年6月,怀柔区包村干部王瑞良、姜林红在日常走访雁栖镇柏泉社区时发现,该社区的栖美园小区存在墙体外立面脱落、裸露钢筋的问题,他们进一步观察发现,有些楼门的空调外挂机百叶窗也有脱落迹象。二人立刻意识到,如果不对楼栋及小区环境进行整治,这些安全隐患将酿成大患,甚至威胁居民生命。他们迅速将收集到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向镇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反馈,提前对隐患“吹哨”。

栖美园小区是一个建于2005年的老小区,小区中有8栋楼宇,1300余名居住人口。镇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召开会议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明确责任主体,明晰任务分工。不到一周时间,雁栖镇党委书记、镇长、党委副书记、柏泉社区党支部书记以及长城伟业公司负责人就来到现场办公,当场“拍板”维修方案。随后,长城伟业公司向区政府递交资金申请报告,获批了小区维修基金。

2020年10月,栖美园小区维修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粉刷单元门,翻新社区停车场、甬路,补修墙体外墙,更换空调外挂机百叶窗……11月15日,一个个维修项目相继报结,该项目正式完工,小区人居环境得以全面提升。

在这个案例中,驻村干部走访排查成为及时解决隐患的关键点。

治理流程:

包村干部日常巡查发现隐患→向镇里反映→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与分管单位多方沟通→解决资金等各类问题

案例4

区级治理:提前修缮千余漏雨户

大兴

2017年,北京共经历了5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最长的一次持续了66个小时。那一年,大兴几乎每个街道都有社区的维修热线因漏雨而占线。其实,大兴的老旧小区的顶层和平房区漏雨问题已经绝非个例。

一套全新的应急管理流程,成为大兴雨季来临前“未雨绸缪”的重要手段。2018年5月,雨季来临前,大兴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在“接诉即办”调度指挥系统平台中,以“房屋漏雨”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将两年来未解决的1760件相关居民诉求全部提取出来进行预判、分析,最终“锁定”了1076户漏雨隐患点位,并形成专报于当年5月底报区政府。

这份“诉求”引起了区长王有国的注意,亲自督办。在全区重点工作基础联席会上,他“点名”各个单位“一把手”要联合参与专项治理工作小组。随后一个月的时间,区住建委、区财政局、区城管局、街道等纷纷各就其位“补短板”。6月底,1076户漏雨隐患房屋的问题全部解决。2018年整个汛期,通过12345热线反映大兴区房屋漏雨问题较2017年同期下降79.84%。2019和2020年的雨季,房屋漏雨诉求率仍在逐年递减,该区还建立“回头看”机制,每年雨季来临前,对既往居民反映过的房屋漏雨进行复查。

治理流程:

大兴相关区级部门合署办公→进行数据整合、分析,提前风险预判→“派件”处理,高频诉求和突出问题向区政府呈报→书记、区长直接向镇街主要负责人交办→问题解决→回访复查,巩固成果

第二部分

矛盾化解制

基本涵义

矛盾化解制是指在基层治理中,矛盾问题虽然产生,但仍处在主要矛盾点未发酵、投诉者也未拨打12345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即时发挥各类基层社区平台的自治作用,主动“接诉”,让矛盾化解在社区和12345投诉派单前。矛盾化解制是“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关键一环。

制度综述

居民尚未投诉时 社区平台先“抢单”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草厂四条“小院议事厅”考察时指出,“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社区平台的基层组织形式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实际上,与“小院议事厅”类似的平台在北京基层社区里还有很多,“老街坊议事厅” “民情驿站”“法官联系点”“物业议事党支部”……这些平台体量也许不大,但却犹如满天星,用自己独特的光亮给老百姓的急难愁盼点明解决路径。这些平台,是北京基层治理中“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关键一环。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平台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织补短板,为具有首都特点的基层治理体系平添了不少亮色:石景山区的“老街坊议事厅”,通过老街坊之间的互动议事显示“商量”的力量;东城东花市街道“花伴儿”APP,则搭建起智能平台,共建共享的同时还为居民平添了一份便捷;海淀区万寿路街道“民情驿站”,则直击物业方面最核心矛盾,在居民投诉前率先“抢单”……

上述这种对矛盾的化解机制,就是一种未诉先办。“未诉”,即矛盾已发现,但仍未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先办”,即各社区平台率先“抢单承办”。

制度案例

案例1

院落治理:“小院议事厅”互动共治

东城

早在2012年,东城区前门街道草厂社区的“小院议事厅”就已经诞生了。借助这个议事平台,各方均可就居民话题共同参与治理、化解矛盾。目前,小院议事厅共有10余名成员,主要由社区常务会委员、社区居民,还有小巷管家组成。

2020年12月24日晚,草厂社区横胡同3号院的居民何永祥向小院议事厅副厅长、草厂横胡同的小巷管家李彩仙反映,说家里的下水管堵了。李彩仙当即前往查看,原来不止老何一家,整个院子的下水道都不通。她马上给社区管片主任孙博亚打电话反映,后者立即联系前门房管所解决。第二天经过7个小时的排查,找到堵点,很快下水道就疏通了。

作为小院议事厅副厅长、小巷管家,李彩仙也是草厂社区的老居民,在她的手机里有两个责任胡同的居民群,一旦有任何诉求,居民不用拨打12345,而是可以直接联系到这位“副厅长”便能帮助快速化解。

与东城前门街道草厂社区的“小院议事厅”类似,2017年石景山区建立起覆盖151个社区的“老街坊议事厅”。在“老街坊议事厅”里,聚集着辖区内多方力量,同样是一个解决居民难心事、揪心事、烦心事的平台。石景山八角街道景阳东街第二社区“夜间噪音污染”问题,正是在自己的“老街坊议事厅”里得以解决。

治理流程:

居民向议事厅反映问题→议事厅汇总、分类问题→召集多方参与协商会议,整合多方意见→由相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案例2

社区治理:“花伴儿”APP智能化解矛盾

东城

2019年5月居民专属“花伴儿”APP正式上线,这是东城区东花市街道的基层治理平台,从此后,许多让人头疼的问题,居民只需一键发帖就能获得反馈和化解。原来,该街道相关科室、社区及物业负责人都在线上随时“恭候”,居民帖子里的问题立刻会派单给所属社区,社区研判后,调度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2020年11月4日早上8时许,来自广外南里社区的何静云在“花伴儿”APP发了一个“吐槽帖”:“车太多了,有关部门想想办法,居民出行都不方便了。”帖子一发,后台运营人员马上把单子派给对应的广外南里社区,社区专员李海涛马上联系辖区物业,快速打通这条“生命通道”。从何静云发帖求助到最后清理完车辆,只花了一个半小时。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花伴儿”APP上线以来,注册量已经达到16237人,覆盖整个东花市街道8个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涉及家庭需求、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公共安全等等,均与社区家园建设有关。这种“智能”自治平台的方式,矛盾快速化解,也让矛盾不出社区。

治理流程:

居民发现问题后在“花伴儿”APP上发帖→运维人员派单给所属社区→社区研判甄别调度相关部门着手解决→48小时内向居民反馈,不能解决的要予以回应

案例3

社区治理:“移动办公桌”补短息诉双功能

西城

2019年7月,西城区西交民巷社区党委在便民菜站支起办公桌,居民有啥要求当场提。从最初收集“菜品”意见,到后来这张菜站办公桌慢慢“增容”,成了居民表达各种诉求的“窗口”。于是社区决定:将“移动办公桌”长期设置,在方便居民“菜篮子”的同时,还同时负责收集居民“家长里短”的诉求,切实办好百姓家门口的事儿。

2020年12月,部分居民买菜时反映附近一个施工工地噪音很是影响休息,这个意见经“移动办公桌”反馈到社区后,西交民巷社区党委书记谭道亮与同事们马上行动:调整水箱位置,远离居民窗户三四十米;进行技术改造,想方设法降低电机分贝。不到一周,噪音销声匿迹。社区还进一步在工地上建了临时党支部加强各方统筹,到目前为止施工期内还没有接到一起12345投诉。

治理流程:

居民买菜时反映意见→移动办公桌收集民意→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开会→相应多部门实地调研→与意见方对接、达成共识

案例4

乡镇治理:“法官联系点”化解矛盾

平谷

2020年初,平谷开始铺设“法官联系点”, 平谷法院将61个员额法官全员派驻,对接全区18个乡镇街道,在各村、社区设立法官联系点69个,法官到村里“上班”、说事评理,化解各式矛盾。

2020年7月份,西樊各庄村因一户不愿腾退占道的“羊圈”,村委会向该村法官联系点的对接法官李晓明咨询,准备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李晓明及同事立即下村入户了解情况、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农户一个月内拆了羊圈,这起矛盾并未走上诉讼。

数据显示,平谷辖区乡村的案件数量,由近十年来的新收案件年平均增幅13.5%降低到2019年的4.7%。 2020年迄今为止,各法庭收案数较去年同期降低34.2%。从这些数字中也可以看出“法官联系点”的作用与价值。

治理流程:

村民到法官联系点反映问题→站点法官综合研判→咨询类问题(如法律合同、司法疑问等)给出答案;矛盾事务类实际走访→结合前期调研制定方案→与双方沟通,解决矛盾

第三部分

矛盾处置制

基本涵义

矛盾处置制是指在基层治理中,不仅出现了矛盾,而且已经升级到拨打12345寻求解决的阶段,但在12345的派单和转办的过程中,通过“接诉即办”的制度,让矛盾不蔓延、不爆发,把矛盾带来的情绪、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在这方面,北京基层已经作出了丰富多彩的探索。

制度综述

接诉即办处置矛盾 织密为民服务网络

矛盾处置制,就是“接诉即办”。近年来,本市关于街道层面的制度设计压茬推进,“大部制”设置扁平化,赋予基层执法权, “月度点评会”“吹哨报到”“双反馈”“三率”等制度设计使得矛盾处置机制带点成面,举一反三,逐步织密解决群众诉求的网络。这些,都在传递着“急”“即”“稳”“深”等遵循系统观念、解决基层矛盾的思路。

2017年9月,北京市将平谷区关于基层治理方面探索的经验做法总结提升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向16个区选点推广。2019年2月,本市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街道启动“大部制”改革。2019年,《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历经多次审议后出台,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本轮街道工作改革的重要特点是向街道下沉赋权,街道设立综合执法队后,对涉及多部门协同解决的事项,可以得到市、区相关部门的配合,真正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本市近年来大力推行的接诉即办,更是解决市民诉求的直接保障。制度设计上有“月度点评会”“吹哨报到”“双派单”和“三率”兜底,每个月市级层面开会通报接诉即办的响应率、解决率、满意度排名靠后的街乡镇,层层传导压力。这些制度设计,以“赋权、下沉、增效”为重点,固化党建引领。可以说,矛盾处置制度是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终端环节,这个制度的成熟与成型将意味着北京基层治理体系真正形成 “良性闭环”。

制度案例

案例1

社区治理:“双派双考”效率高

石景山

2020年12月16日11点22分,石景山鲁谷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接到一个派单,居民反映家属院的停车位上有人私装地锁影响停车,处置中心立刻通过“双派双考平台”把这个诉求单同时派给了街道城管办和社区物业。

接单后,街道和社区、物业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街道城管办协调物业拆除地锁。社区干部则负责向居民解释相关规定和执法依据。街道、社区双双“接单”处理问题,让本来在两三天才能完成的“单子”一天内就完成,缩短了接诉即办时间,提高了效率。

当天下午,除了拆除地锁,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街道城管办把该社区居委会和物业聚在一起,召开了协调会。最终,编制出一套符合小区实际的停车管理方案,包括将社区内的公共车位变成共享车位,通过街道工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挖掘周边空间潜力变为夜间停车场等。这套方案将会在征求社区居民意见后实施。

治理流程:

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接12345单

派单给街道→召开协调会提出解决方案

派单给社区和物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询问情况

共同处理,街道协调、物业实施

最终解决问题

案例2

村镇治理:书记乡长夜访“听”噪音

怀柔

2019年7月11日,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收到来自怀柔区喇叭沟门乡喇叭沟门村缪女士的诉求件,反映自家附近的污水处理设备夜间运转影响休息。出单后,该乡专班工作人员迅速将单分派给乡环境办和缪女士所在的喇叭沟门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于春利也于第一时间在派单上签下“接诉即办”字样。

不到一小时,乡环境办的“接单”员和村干部到现场了解情况。经了解,缪女士反映的噪音问题来自镇村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工程,施工单位的工作时间符合国家规定。同时经测量,该设备已进行降噪处理,不属于噪声污染的范畴。但该工地距离缪女士家仅10米距离,设备运转声影响到了其家人的休息。当晚9点50分左右,时任该乡党委书记孙逊与于春利一起敲开缪女士的家门,当场表示:“明天一早就对设备进行再次降噪。”第二天一早,施工单位对机器进行了二次降噪,解决了缪女士的实际问题。

治理流程:

接到群众诉求→街乡镇专班人员与诉求人建立联系→同时呈报“一把手”批办→转交主管单位现场解决 →对于主管单位解决不了的紧急事件、疑难问题,街乡镇“一把手”现场办公

案例3

区级治理:

西城、丰台“两不管”地界变“两都管”

西城 丰台

西城广外街道和丰台太平桥街道分属不同地域,却因“跨区吹哨”机制,让两个街道有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合作源于正好“骑”在西城、丰台两区交界的一栋二层违建。

这栋违建,是西城广外街道执法队排查邻近的农贸市场隐患时发现的。找经营者谈,说属于丰台,不归西城管,而当紧邻的丰台太平桥街道来检查执法时,经营者用的也是同样的伎俩。对于西城执法部门来说,把整栋楼都拆掉,显然属于越界。2018年初,广外街道和太平桥街道协商,决定以“跨区吹哨”、两街道执法部门共同报到的方式,推动违建整体拆除。从2018年年初到5月份,双方7次联手,共同依法约谈相关产权单位和公寓负责人。最后,两个街道的城管执法人员一起动手,将违建全部拆除。据了解,从2018年至今,跨区吹哨机制,使得西城、丰台两区交界处群众反映的店外经营噪音、污水、违建、游商、黑车等集中投诉得以联手解决。广外街道两“区”问题解决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下的各方参与、合力攻坚。据悉,广外街道下一步将与西客站联手,对非法运营黑车、黑摩的进行跨区吹哨整治。

治理流程:

接到涉及边界线问题举报→接诉方街道召开接诉即办会→向另一涉及地域跨区“吹哨”,要求召开联席会议→被“吹哨方”组织多个相关部门人员前往联席会议会场→双方确定联合“出手”时间、地点、分工→双方人员现场解决问题

案例4

区级治理:跨市区两级“吹哨” 破解18年烂尾楼问题

大兴

2002年,大兴区果岭假日小区的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这个小区成了烂尾楼,214户居民交了全款却无法拿到房子。由于历史原因复杂,办理难度极大,一时难以解决,在没有验收交房的情况下,居民们一边入住无暖气、无天然气、无市政电的三无“半成品”房屋,一边拨打12345反映问题,还有的居民多次到市区两级信访投诉。至今18年间140余人拨打12345反映烂尾问题。

虽然小区属地在大兴,但问题的处理牵扯市区两级多个部门、国企、单位等,仅大兴区级层面很难将这些部门“聚”在一起解决,也只能束手无策。得益于2019年“接诉即办”“吹哨报到”机制落地大兴,解决烂尾楼问题也有了希望。

当年9月,由区长王有国“吹哨”,“吹”来了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规划委、区住建委等部门,市区两级共同推进工作。区住建委协调各设计单位出图、开发企业向市燃气四分公司及区供电公司申报。经过前期准备,2020年3月30日现场正式开工。11月17日完成工程验收,正式向居民交房并入住。

治理流程:

接到12345热线转单→区政府向市级部门吹哨→联席制解决问题→由区政府出面协调相关资金等问题→涉及的企业执行处置问题

内存

北京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沿革

本市近年来对基层治理工作非常重视,从政府规章到地方性立法频出新招,多处制度创新,为街道赋权,为基层撑腰,破解基层治理中的难题,解决群众诉求,基层治理的制度安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

2019年2月26日,本市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意见》可以说是近年来加强街道工作的“总纲”。《意见》在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街道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街区更新、社区治理和保障机制六个方面,提出30条改革措施。《意见》提出,街道一般设置党群工作、民生保障、城市管理、平安建设、社区建设、综合保障等六个内设机构和一个街道综合执法队。

《北京市街道办条例》

2019年6月,《北京市街道办条例(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7月、 9月、11月,《条例》历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后正式出台,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本市在实践中探索的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正式入法。《条例》为街道赋权,街道办可统一领导区政府派出机构;为街道撑腰,建立工作人员容错纠错机制鼓励作为;为街道定责,清单外事项不接受“甩锅”;为基层减负,不得违规要求社区填表报数。

《北京市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职责规定》

2020年11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公布《北京市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职责规定》,全文105条,为全市一百多个街道理清条块事权、理顺职责关系提供权威依据。《规定》有点有面,细化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六大类职责。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林艳 李泽伟 蒋若静 王斌 解丽 武文娟 蒲长廷 刘婧 制图/潘璠

图片来源(由左至右):怀柔区雁栖镇供图、西城区广外街道供图、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供图、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朝阳区八里庄街道供图、大兴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供图

责任编辑:刘琰(EN0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