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发怀念锤神周扬青了。

工作日早上9点,所有人舒舒服服吃完早饭,喝着咖啡,一篇信息量极大,但行文流畅,逻辑清晰,篇幅适中,甚至连情绪都拿捏得当的小作文翩然而至。之后锤小三也是干脆利落。

那瓜吃得,有笑点,有共鸣,有节奏,不噎人也不会觉得没吃到位。

到郑爽这瓜,今天第三天,已经有些些张不开嘴。想说那句话:凉透吧,赶紧地,累了。

真的有太多人,太多条线搅和到了里头。男方这边,张恒在说,张恒的甲乙丙朋友在说,张恒的律师在说。女方就更可怕,郑爽说完爽爸说,爽爸说完郑爽说。

郑爽说的话,读10个字比读800字还痛苦。然后她还有N多个似真似假的小号在鸡叫。就整个感觉乌泱泱的,脑袋嗡嗡的。

而且你们那些录音、判决书、毫无意义的吵架回应什么的,能尽量控制在晚饭前搞完吗?昨晚都十点了,张恒又放出第二波录音——存心不让老郑家睡觉?fine!

新录音,郑家三口继续发光发热。女儿说,孩子送人是给没孩子的家庭弥补遗憾,何况以后想要,受精卵备着呢,如果就想要这俩孩子,也行,张恒给钱,我卖他。

妈妈负责煽风点火,大人没感情了,孩子送人,不也是想让孩子有好的归宿么,现在不送,以后入园入学(费钱还麻烦)。爸爸负责直击重点,眼下工作就是让张恒弃养。

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一家三口开一档类似《与卡戴珊一家同行》的真人秀,指不定有多精彩。至少内娱圈,一个明星,与父母关系咬合这么紧,仿佛全家组合出道的,就他们老郑家。

爽妈还有丢丢想得通。她是出了名的梦想当明星,会唱会跳,可惜生错了家庭,母亲没有丁点儿栽培她的意识,任由她长大。在****《郑爽与母亲的漫长战争》里,她评价自己是“啥也不是”。

典型的家长霸凌思维就产生了,我没实现的梦想,我的毕生遗憾,必须由我的孩子替我完成。于是郑爽的童年在各种兴趣班度过,没有空闲时间,也几乎没有玩伴。

但爽妈给她的安慰是,“跟其他小孩一起表演不也是玩?”

腾讯稿里记录的这件事也特别可怕,说郑爽才上幼儿园,爽妈就为她量身制定了“考北影十年计划”。郑爽算超额完成,16岁,一气儿拿到北影、中戏、上戏录取书。17岁,又得到《一起来看流星雨》女主的大饼,且一炮而红。

郑爽成名后流泪感谢父母,“他们觉得当演员可以去好多地方,很有意思。”却忘了更重要的事是,不要他们觉得,要我觉得——当然,等她明白过来的时候,她又把“我觉得”执行得过分彻底,像一鼓作气让没爽到的全部爽回来。

在郑爽不爽的阶段,爽妈是很爽的。记者来家里采访,曾经啥也不是的家庭妇女终于扬眉吐气,把女儿红艳艳的奖状证书铺了一床,挨个展示。就连说起打女儿也是一种苦尽甘来的快乐,挥舞着挠痒棒,“这是我的道具。”

记者问,你喜欢军事化管理?爽妈笑得很大声,“我喜欢。”在妈妈的喜欢面前,女儿的喜欢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比如小时候的郑爽喜欢给洋娃娃梳头打扮,爽妈不准,说这东西是在浪费你的学习时间。

但爽妈也不是完全不care女儿的想法。她喜欢洋娃娃这件事,当妈的一直记着。在她成名后,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后,爽妈奖励给了郑爽人生中第一个洋娃娃。郑爽接了过来,脸上毫无表情。17岁少女就算喜欢娃娃也不会是这种低龄的玩具。

爽妈可能也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女儿在一天天地长大,错过了她今天的长大,到明天、后天、将来,她怎么还会站在原地等你用原来的方式做补救呢。

补救扑了空,说关心女儿吧,好像也老是卡不到点。小郑爽想玩,想休息,爽妈觉得你怎么不争气。郑爽工作了,拍《流星雨》,白天拍完晚上背台词,爽妈又在旁边催她睡觉。

“我就想她快闭眼吧,那台词,我都恨不得替她背。”就很矛盾,这究竟是一个虎妈呢,还是一个溺爱的妈?但可以确定的是,虎妈无论是打是爱是打击是关心,姿态都是我说了算。

这种矛盾而割裂的抚育方式,最终也反作用到了爽妈身上。郑爽给她的感情表达,母女关系,也是矛盾而割裂的。在2009年《背后的故事》上,郑爽母女首次合体亮相。

但场面怪怪的。前半部分,郑爽讲拍戏时多想妈妈,多舍不得妈妈走。女儿在台上痛哭流涕,妈妈在台下一直抹眼泪,搞得观众都跟着哭。

但讲着讲着,郑爽开始抱怨妈妈陪自己拍戏管太多,母女俩一度在片场就吵起来。讲急了,先前流下的热泪还没干,炸毛的情绪已经涌上来。

尴尬的主持人只好安抚她,“这就是代沟,妈妈要的是你睡觉,你要的是工作。”因为妈妈是为你好,是担心你,所以让子女丢下工作去睡觉,就可以判断为正确吗?

首先大前提就错了啊,子女的工作怎么安排,怎么展开,父母没有立场插手包办。一个健康的家庭管理模式应该是各司其职,各自站好各自的岗。但在郑爽家,父母越权已经成为习惯。

习惯到,郑爽一边抵抗,有时甚至是嘲弄父母之命,一边又极度地依赖父母之命。这样矛盾而割裂的关系处理方式,处理出来的结果,自然也是奇奇怪怪。

《拜冰》上,何炅想夸郑爽厨艺好,晒出爽爸的一条微博,内容是爸爸吃了女儿做的麻婆豆腐好幸福。郑爽一句戳穿真相,“那是我爸做的。”

何炅毕竟是以救场见长,不甘心地说,“那也是父母对孩子的彩虹屁。”没用,既然教得了杨幂学乖,也就能让何炅破功,郑爽再补一刀,“是我爸想蹭我热度,希望他低调点。”

《让生活好看》,拍摄艺人的日常生活,郑爽部分的命题就很诡异,拍她如何开始独居。一个29岁的成年人,按时间推算,她的一儿一女快半岁了,却要像小孩学走路一样学习独居。

私采里,她说,“想证明自己可以独立了。”一个人百无聊赖的时候,花字给她配,“今天开始学会独立。”问号脸,完全问号脸。

尤其看到号称独立的第一天,父母还一左一右跟着的时候,能说什么,说不出来。

一家三口进门后那段也是看得人捉急。爽妈对郑爽的管束,已经细微到了脱鞋也要手把手提醒。提醒完女儿脱鞋,又去提醒宠物狗,“小七,你要陪着妈妈哦,给妈妈站岗,保障妈妈安全。”啊小七的狗生压力太大了。

郑爽听了都翻白眼,拽英文冲她妈嚷嚷,“很安全,我很安全好吗!”

但大概郑爽都没察觉的一件事是,从行李箱拿出全家福,她的本能反应是问父母,“这个放哪?”爽妈说放玄关,她乖乖放在了玄关。唯一质疑是,我一个人住,干嘛给我带全家福。

又暴露,连这么个小摆设也是父母在管。既受不了被管,呐喊我要独立我要长大,又在无意识中享受被父母当三岁小孩来管,以致于哪天真没人管的话,就心慌失落迷失自我。

那么,这到底是父母强势的锅,还是子女自私,对爹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表现呢?

不过,也不要小看了这种拧巴的,矛盾而割裂的家庭关系。家里每个人可是在长年累月,吵架和好和好吵架的恶循环中折腾,磨砺出来的。

如果是朋友或者恋人,早闹翻八百回了。但因为是血缘,只能是血缘,让各成员之间在厌恶中亲密,在消耗时得到补偿。所以才处不好但绝对离不开。反倒是给家庭加固了一层粘黏性。

不然怎么这样一家子,好像处处是漏洞,最大一块漏洞是女儿年仅13岁,没得商量就被“为了你好”的父母远送成都求学,长达两年,父母没来探望一次。搞得女儿耿耿于怀到如今。

都难以修复成这样了,三个人不也照样有福同享,一起录晚会上综艺,一起开店做生意,爸爸去女儿的戏里客串,在女儿分手时帮她骂前任,还要负责澄清女儿为什么哭。

然后才能在巨浪打来时,非常顽固地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同仇敌忾——甭管是别人的错还是我们的错,统统算别人的错,就是别人渣,要害我。

“疯爽”疯则疯矣,怎么外公外婆也说得出,弃养孙儿孙女永不再见?不过也不重要了。经此一役,郑爽母女的人生总算达成了互换,这次换妈妈梦碎,女儿实现退圈梦想——然后去成为“啥也不是”的母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