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5年的辦學歷程中,“中山醫”人始終肩負着“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家國情懷,形成了“三基三嚴三早”的優良教學傳統和“基礎厚、能力強、後勁足”的人才培養特色和優勢。

中山大學羅俊校長曾說過,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而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七院”)是用最優秀的老師培養更優秀的學生。

中山七院毗鄰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從建院起就是臨牀教學的主要基地,傳承“三基三嚴三早”教學傳統,構建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有機銜接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名醫搖籃和醫學人才“蓄水池”。

作爲中山七院創院院長,消化醫學中心學科帶頭人、首席科學家,何裕隆教授同時擔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通外科(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牀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外科主任、胃腸外科中心主任。深耕胃腸腫瘤診治數十年,何裕隆教授率領團隊在該領域達到國際領先地位,將胃癌患者根治術後5年生存率提高到了61.4%。

名醫,是名醫培養出來的醫生。

何裕隆教授至今還記得他的恩師——有“胃王”之稱的我國胃腸外科專家王吉甫教授對他的言傳身教。

王吉甫教授從醫62載,在普通外科、胃腸外科等領域都取得了創造性的成就與貢獻。在國內率先通過腹腔動脈造影成功診斷胰島細胞瘤;在國內首先成功實施連續16例無死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國內最早報道了J-pouch治療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病,在10000例門診和住院患者中成功篩選甲旁亢患者及成功定位其染色體;在國內報道消化性潰瘍臨牀治療例數最多的醫生,僅胃疾病手術就做了逾5000例。

2016年2月12日上午10時02分,王吉甫教授走了,享年88歲。

何裕隆教授深切懷念恩師,他說:“一個醫生在一生中只要有一個‘第一’,就足以讓世人矚目,而王教授的多個‘第一’不僅推動了醫療技術進步,更給許多病痛中的人們帶來福音。他是當之無愧的‘胃王’。”

據王吉甫教授的弟子們回憶,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王吉甫教授每天都是最早來查房,最後一個離開;在查房時,他對病人的每個問題都要追根問底,絕不放過。而且,他經常在凌晨被叫回醫院做手術。那個時候,中大校區宿舍的鐵門已經關閉,於是王教授就經常翻過鐵門,趕回醫院爲病人做急診手術。他覺得找人開門會耽誤病人時間,他是一刻也不想耽誤。

在那個沒有呼吸機的年代,王教授曾經徹夜守候在大手術後的病人牀邊;遇到來自貧困地區,身上財物只有大米、地瓜和幾十塊錢的病人時,他又不遺餘力地爲他們爭取醫療費減免。

“王吉甫教授總是設身處地、儘自己所能爲病人着想,讓病人感受到溫暖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在他的心目中,病人沒有貧富之別和貴賤之分。”王吉甫教授的高尚醫德,弟子們無不佩服,並在他們漫長的從醫生涯中始終傳承。

王吉甫教授還是我國傑出的醫學教育家。1986年,他成爲全國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導師,先後培養碩士生、博士生50餘人,可謂桃李滿天下。他的弟子均已成爲各大三甲醫療機構的業務骨幹或學科帶頭人,包括中山七院院長何裕隆教授。

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何裕隆教授也將恩師“對待病人一視同仁、對待學生高標準嚴要求”的理念傳承下來。

緊張的工作和科研之外,何裕隆教授對門下的弟子也毫不放鬆。工作、生活、學習、做人,方方面面都要求很高,常有人笑談,做何裕隆教授的學生應該是被“罵”得最多的。

不僅嚴,更用心。他手把手地教學生和年輕醫生操作胃腸鏡,在全院贏得了“比翼雙飛”的稱號;查房時要求醫生脫稿彙報病史並熟記各項檢驗結果;手術檯上值得注意的問題,即便是過了午夜12點,他也要打電話給學生詳細說明,督促學生學習;學生寫的病歷也會一頁頁地檢查,把錯別字都仔細地一一改正過來。

30多年來,何裕隆教授堅持擔任臨牀醫學教育各階段教學工作,深受師生愛戴,取得無數教學成果和獎勵。他是全國“百名實習生心中的好老師”,獲評“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是“南粵優秀老師”,更連續6年被評爲“中山大學優秀指導老師”,2018年獲“全國優秀醫師獎”。

名醫,將繼續培養名醫。

教學生仁術,更啓迪學生的仁心。日常工作和教學中,何裕隆教授始終要求醫生要有同理心。他常常對學生和身邊的醫生說:“如果躺在病牀上的是你的親人,你會怎麼做?”

“你會第一時間想着把問題查清楚,檢查一定選最有針對性的,而不是選最貴的;做完檢查你會想着去追結果;追到結果,你會想着請這方面最好的專家來看結果;最後決定手術還是不手術,你會希望在多學科討論裏得到一個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只要把病人當成親人,你就會自然而然做上面的這些步驟。”何裕隆說,“如果每個醫生都這樣對待病人,那麼醫療質量就上去了,醫患關係也好了。”

細節見真情。30多年來,何裕隆教授堅持每天至少2次到病房查看患者病情、詢問病情變化、檢查呼吸脈搏和腹部體徵、嗅聞引流液的氣味,瞭解各種生理指標和病情變化,瞭解病人飲食。天冷時,他把手捂熱再去接觸病人身體,檢查完畢,他又會細心地爲患者拉好衣服、蓋好被子,並把鞋放到病人最方便的位置…

對於何裕隆教授來說,“把病人當親人”從來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貫穿30多年行醫生涯的行爲準則。他時常提醒醫院裏的年輕醫護人員:病人和家屬心情不好,擔憂焦慮,言行激烈都是人之常情,我們應該多包容、多解釋、多安慰,懷着一顆醫者善心和愛心去面對每一位患者——以這樣的初心面對病患,何裕隆教授也贏得了患者的尊重和愛戴。從醫30多年,何裕隆教授創造了病人零投訴的記錄,並連續多次被醫院職工和病人評爲“醫德醫風標兵”的稱號。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醫師節”暨第二屆尋找 “深圳好醫生”頒獎晚會上,何裕隆教授榮獲“深圳好醫生”稱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天,何裕隆教授帶領他的團隊,將繼續肩負“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家國情懷,用最優秀的老師培養更優秀的學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