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後衛的職責無外乎三點,佔領制空權、門前排險、控制禁區前沿的正面防守。這就要求擔任中衛的球員具備強壯的體魄、清醒的頭腦和穩定的心理素質,高度的責任感和忘我的犧牲精神,正因如此,一個優秀的中後衛不僅可以作爲後防線上的定海神針,更可以是一支球隊,甚至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領袖。

遠古時代

但在最初的足球比賽中,技術運用與比賽規則都比較簡單,沒有場地和人數的限制,只要拿到球就往前踢,根本不懂得組織進攻,防守當然更是一塌糊塗,所以也就沒什麼後衛的概念可言。到了1863年,在英國倫敦成立足球協會,並制定足球規則,同時也由於足球運動的發展,技術也提高許多,場上出現了分工合作,足球比賽的原始陣型也隨之產生。最初的比賽陣型爲1-9,即9鋒1衛,9名前鋒進攻1名後衛防守,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當時那個在場上唯一一名負責防守的角色幾乎和門將一樣特殊和尷尬。

隨着早期越位規則的產生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球場上的防守球員開始增多,在1870年,英國人又創造了235陣型(兩名後衛三名前位和五名前鋒),整體防守的概念也開始成型。1925年,英國人對有關越位的規則作了重大修改,這成爲了足球比賽從無序狀態到有序發展的里程碑。以前的越位規則是當一名球員在對方半場比對方的三名球員更接近底線時,就會被判越位,這一規則被一些狡猾的球隊濫用,特別是紐卡斯爾聯隊,該隊的後衛將越位玩成了藝術,他們總在前場活動,這樣對方的前鋒很容易陷入越位陷阱。

WM陣型的興盛與消弭

新的越位規則出臺之後,阿森納的傳奇教練查普曼最先喫透規則的精神,他將已經沿用了幾十年的235陣型改革,將原來的中前衛後撤之後兩名後衛之間,將兩名邊前衛內收,變成三名後衛、兩名前衛、兩名內鋒和兩名邊鋒和一名中鋒的陣式,這就是著名的WM陣型的由來。

WM陣型的精髓在於三後衛的防守,在當時,後衛一詞在英文中的拼寫是“full back”,望文生義,他們在WM進行中全職防守,很少助攻,這種功利戰術不僅讓讓阿森納隊成爲英格蘭的足球霸主,更讓英格蘭在世界足壇帶來25載的領先優勢。那時不單英國足壇幾乎清一色的採用WM打法,即使是戰術革新活躍的意大利人也不過是將它進行微調。1938年世界盃,傳奇教練波佐在戰術上採用了狙擊手戰術,大獲成功,而這種意大利式的WM陣型又被奧地利人拉恩進一步發展,他要求三名中衛的分工更明確,一名盯住對方的中衛,另外兩人則在對方中鋒向兩側分球時堵住對方的內鋒突擊。這種防守思想已經依稀帶有現代足球的痕跡。

四後衛的興起

如何攻克三後衛的防守,在當時成了世界性難題。50年代中期,匈牙利人大膽變革,他們將WM陣型中的中鋒後撤,然後將兩名內鋒突到前面形成四前鋒。這種革命對於WM陣型的打擊是致命的。1953年10月25日,習慣了盯人防守的英格蘭隊在溫布利球場迎戰匈牙利的時候,驚奇發現他們的三後衛體系在面對四前鋒的進攻時,毫無還手之力。尤其是中衛哈利,他從來都是緊盯對方穿9號中鋒,但這場比賽卻被對方的位置回撤希代古提若即若離的跑位折磨得死去活來。本場比賽英格蘭儘管派上了斯坦利馬修斯、莫滕森等傳奇攻擊手,但還是雪崩一樣垮了下來,以3:6慘敗。一年後,決意復仇的英格蘭回訪布達佩斯,結果以1比7再遭匈牙利人羞辱。此役後,英式足球徹底和WM陣型絕緣,而意大利人方全面更新自己的戰術思維,朝着後來被稱爲“鏈式防守”的方向狂奔而去,曾經靠三後衛雄霸天下的WM陣型於是徹底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在1958年的瑞典世界盃上,將一名前位後撤,形成四名後衛,從斷代史的角度,這是區域防守的開端,這一創造性的思維至今仍方興未艾。但這種陣型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弱點是中場的空缺,於是在四年後的智利世界盃,巴西再次變革,爲了加強中場力量他們撤回一個內鋒到中場擔任前衛而形成了更加平衡的433。而在有些時候,爲了加強防守,433陣容中的三個前空中會回撤一個擔任前衛,這便是442陣型的雛形,而這種變化又被英式足球廣爲採納。

至此,世界足壇徹底進入了四後衛的防守時代。而隨着這種防守體系的迅速完善,所謂“中後衛”的概念也漸漸浮出水面。

清道夫與自由人

在四後衛戰術體系穩步發展的過程當中,受固守穩攻的戰術思想影響,“拖後中衛”的概念應運而生。尤其是在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上,很多球隊爲了加強防守,於後衛線後面安排一個隊員,位置更加靠近名將,執行單一的補位防守任務,“掃清”攻到本方球門前的來球,因此拖後中衛又被形象地稱爲“清道夫”。

在1966年世界盃之後,清道夫戰術迅速散佈到歐洲。但聯邦德國隊逐漸發現,由於自身實力強大,經常能夠制敵於對方半場,這樣一來就使得清道夫經常遊離於全隊之外,處於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於是在70年代初,他們大膽地將清道夫進行位置變革,創造出1333陣型,而這裏的“1”絕不是拖在最後保護大門的後衛,而變成了一位沒有位置界限,既能協助防守,也能組織進攻,還可以伺機插上的“自由人”,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貝肯鮑爾。

一個好的自由人爲了完成自由人戰術所賦予他的場上職責,必須具備充沛的體能和相當全面的攻防技術。他既該有中後衛的沉穩,亦應該具備前鋒的向前意識;一方面能在後場左右封堵,及時補位,另一方面能夠看準時機,單槍匹馬從後場突然插上便給對方致命一擊。一名稱職自由人在場上體現的實際上是拖後中衛和“b2b”的雙重職責,擔任這個位置的球員必須在根據場上情況及時,合理地完成角色轉換,所以這對球員審時度勢,把握戰局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仔細研究一下貝肯鮑爾以及西德隊在1974年的戰術,我們就會發現,作爲自由貝肯鮑爾確實沒有被指派什麼明確的任務,既不用盯人,也不用在防守時退到什麼位置,但進攻時更是除了邊路幾乎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無論是四後位防守體系還是早期的三後位防守體系,都是以中路佈防結合兩側盯人爲根基。但隨着足球紀律性和戰術素養的提高,防線的層次感越強,中路進攻變得極爲艱難。而正是在這種大時代的背景之下,邊路進攻以其機動性、靈活性和強大的穿透力,逐漸成爲世界足壇的主流戰術並愈演愈烈,其中最具說服力的戰術革命就是442陣容在歐洲的繁榮昌盛——顯而易見,這樣的佈陣不僅能夠讓左右兩名邊前衛實施邊路突擊。原本拖在後面的兩名盯人中衛也搖身一變——由邊後衛與邊前衛形成的套邊進攻是442陣容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事實上,也正是在明確了邊後衛的位置分工之後,現代足球中的中後衛概念才得以清晰地浮現出來。

在現代足球的四後衛體系中,兩名中後衛可以有明確分工,即一名居中保護,另一名遊動盯人。不過清道夫戰術受制於邊後衛大幅度助攻,已經逐漸消亡,而由貝肯鮑爾開創的自由人戰術也已經被後腰位置覆蓋。在近年來,兩名中後衛的分工也日趨淡化,一般來講中路的防守任務都是由兩名中衛共同完成的,至於盯人防守和保護防線的分工,完全憑藉兩個人的戰略關係和相互默契來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由WM陣型衍生的三中衛體系也沒有消亡,在1982年世界盃之後,丹麥人在皮昂特克的教導下嘗試改革,他們認爲平行四後衛缺乏縱深,而且四名後衛防兩名前鋒太浪費資源,因此只留下三名後衛——兩名盯人,一人拖後保護,而原來的兩名邊後衛則被大大解放,成爲肩負攻防雙重角色的“翼衛”,中場的三名球員成爲保護三名後衛的屏障,這便是足球352陣型的基本模式,與442的靈活機動相比,352的特點是位置分工非常明確,在球場中央具有局部優勢,同樣的,強調高位進攻的343陣型以及3412、3421陣容也是以三爲體系爲根基。

偉大的中後衛:(巴雷西,貝肯鮑爾在前面專門寫清道夫和自由人的文章中介紹過,在這就不多言)

最完美:博比·穆爾

英格蘭國家隊隊長精通中後衛一切的防守技術,卡位精準,爭頂出色,摩爾比貝肯鮑爾差的就是縱向突破和得分能力,其他的屬性在同位置球員中都是歷史前三,中長傳精度和場面洞察力放到現在也是教科書級別。在1966年世界盃上,穆爾帶領全隊力克羣雄,第一次捧得世界盃。1970年世界盃上,穆爾與球王貝利的對抗中,貝利很難得到機會,連貝利都稱讚穆爾是後衛中的典範。英足總授予他英格蘭終身名譽隊長稱號。

最優雅:內斯塔

身材高大、速度快、位置感強,對球落點判斷準確,一對一防守能力非常強,他防守動作規範而隱蔽,球風勇猛而不乏文雅,曾被認爲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中衛,也被羅納爾多稱之爲意甲最難對付的後衛,是人望而生畏的後防大閘。

面容俊朗的內斯塔總是表現得非常優雅,舉手投足間透着大將的風度,雖然在防守中不乏兇狠的剷搶,但他總做得乾淨利落,不會去傷害對方球員。當拉齊奧陷入經濟危機的時候,來自意大利的米蘭毫不猶豫地以3000多萬歐元的天價將其購入。加盟米蘭後,內斯塔經歷了短暫的低迷,但很快融入球隊,幫助球隊在0203賽季奪得歐洲冠軍盃和意大利杯的雙料冠軍。

成就最高:卡納瓦羅

作爲防守球員,他獲得的榮譽,可以說前無古人,後面也很難有來者。2006年在帶領意大利奪得世界盃後,卡納瓦羅以意大利隊長的身份獲得了世界足球先生和歐洲金球獎,就此成爲世界上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防守球員。此後的這10多年中,再也沒有防守球員能登上卡納瓦羅曾經站過的地方。

技術特點方面,卡納瓦羅雖然身高沒有優勢,但靠的是意識和下腳速度,還有不錯的傳球技術。他的身體能力出衆,彈跳驚人,下盤很穩,加上不錯的防守意識,是頂級的中後衛。而他不知疲倦的盯人防守和高難度解圍,已經成爲他的註冊商標。但這種技術特點決定了,年紀大了的時候狀態會直線下滑,所以在06世界盃到達巔峯後,卡納瓦羅之後在皇馬水平嚴重下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