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历史跟电视剧是完全不同的。古代也没有那么多宫廷斗争。接下来我们从从皇帝、妃嫔、历史中具体案例分析,以及电视剧创作三方面分析。先分析皇帝。古代皇帝除非极为荒淫不理政务,心思基本全用于治国理政。只因帝王家从小受的教育以及价值观就是如斯。现代人研究历史一定不能以今虑古。譬如看过很多评论问“为什么皇帝就不可能只爱一个女人?”简洁回答就是:皇帝根本就没有类似的观念。男尊女卑的思想中,男子本就习惯“夫为妻纲”,即妻子遵从丈夫,妻子是丈夫的附属,妾之类的更不用论。古代讲究孝悌忠信,若论皇帝毕生唯独敬爱的女人,那只能是皇太后,即皇帝的母亲。通常情况中,后宫的事,大部分交由皇后处理,管理后宫是皇后的职责。皇帝政务繁忙根本没空理会,更不在意,如果后宫有事,那就是皇后的事,如果请皇帝去裁夺,那就意味皇后失职或失权失势了。

再分析妃嫔。争斗需要缘由,要么由于争夺利益,要么由于利益冲突。妃嫔们于宫廷中本质也只是为君王绵延子嗣的职衔罢了。妃嫔用度根据等级划分的很严格,升迁晋封除皇帝盛宠外,基本遵循惯例。妃嫔想升迁晋封,主要取决于皇帝,而非其他妃嫔失宠。如果皇帝不喜欢你,即便你悄无声息扳倒全部妃嫔,也无法晋封。损人不利己的事,正常人不会去做。更何况,古代入宫的基本是大家闺秀,从小就被教导醋妒可耻,争风吃醋不登大雅,更遑论为由于醋妒争斗。也有观点以为妃嫔之间会由于晋封造成利益冲突,譬如两人争一个位分。仍是前面提到,晋封取决于皇帝。

历史中任何所谓的“宫斗”,表面看是一个女子斗败另一个女子,可真相是其中必然有皇帝的授意或默 许。皇帝早已看惯了朝野诡谲明争暗斗,后宫的小伎俩如何看不出。嫔妃失宠,必然是与皇帝之间出现龃龉,否则任凭其他人挑唆,皇帝也不是智障,当然心知肚明。

具体案例具体分析,譬如之前提到郑袖吕雉赵飞燕武曌武惠妃。郑袖由于史料中记载简单,本已不大真实,针对记载又疑点重重。刘邦生前一直小心翼翼,做小伏低,暗中与人私通以及笼络大臣更装作楚楚可怜演绎设置为被宠妾欺负的大房,勉强护住惠帝太子之位。待刘邦死后才翻脸六亲不认耀武扬威。赵飞燕属于皇帝昏庸的案例,也不属于妃嫔斗争范畴。仔细分析分析武曌与武惠妃。唐朝之前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局势动荡分裂,皇权衰微,形成了很多有权势的宗室家族,形成关陇贵族集团。关陇贵族集团资历深厚势力强大连皇族也不放在眼里,更由于李唐王朝是冒充“陇西李氏”,常常瞧不起皇族。李治即位决意打压关陇贵族集团。

李治后宫中,王皇后与萧淑妃皆属于关陇贵族集团,代表关陇贵族势力。可武昭仪恰恰不同,出身寒门小户,父亲是木料商人暴富,早年由于资助李渊获封应国公。武昭仪又极具眼光,敏锐察觉李治意图,借此与李治成为盟友。李治废后之意昭然若揭,武昭仪又连连炮制公主被杀事件、巫蛊事件。令李治找到合适理由,理所当然废后。王皇后早已失宠,他又想废后,借此打压关陇贵族集团。李治早年仍是很有作为的,奈何中年常犯风疾,犯病中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头痛欲裂,无法理政,故而事物处理常常依赖武后,武后又极具能力,办事效率很高。此时李治与武后早已成为不可分割的联盟伙伴,废后代价太大,故而李治也不可能再废后。

归根结底仍是那句话——历史中任何所谓的“宫斗”,表面看是一个女子斗败另一个女子,可真相是其中必然有皇帝的授意或默许。当然武曌之类的总体而言仍属于特殊案例。如果是家常便饭也不会被史册记录了。现代宫斗剧是针对市场以及观众的。譬如观众喜欢帝王专情就设置成专情,观众喜欢看一群女人互相费尽心思争宠就拍妃嫔争宠。如果拍宫斗想融合历史当然也只能套入此类编造。观众想看主角黑化,可如果主角刚出现就满腹心机到处害人,观众也不喜欢。那该如何设置呢?击,那就合情合理了,即黑化过程。那么“反派”们又为何去害主角呢?理由简单归结于想争夺位分或者嫉妒即可。主角的黑化历程,衍生出剧情走向,以及宫廷争斗的主线,融合汇集就形成了“宫斗剧”。看剧是看剧,主要是情节具备故事性。如果真想研究历史,仍是去读史书典籍,两者不可混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