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持人民至上 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距省道直线距离400米,距居委会360米,距镇政府950米……就在眼皮底下非法生产酸性染料的“小化工”,沭阳县桑墟镇相关部门竟视而不见,县生态环境局有关人员甚至称其“选址相当隐蔽,检查时不易发觉”。如今,这一被省纪委监委“点名”通报的违法违规“小化工”已被拆除,在此住了10多年的村民老仲笑着说:“厂子拆了,刺鼻味道没了,我们住着也安心!”

百姓脸上的笑容,正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人民至上,以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的生动写照。2020年以来,省纪委监委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以扎实举措和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找准“切口”——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徐州市贾汪区应急管理局危化科科长邱德多次违规接受永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吃请,执法检查走过场,被立案调查……”2020年最后一天,省纪委监委第17次公开通报的两起违法违规“小化工”官商勾结典型案例,再次给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我们始终把深化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以小数据形成大决策,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以小制度养成大规矩,深入人民群众,敏锐地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整治,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代主任王常松表示。

安全生产是底线、红线,更是生命线。2020年4月21日,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头镇后黄墩村宏兴研磨材料有限公司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经调查发现,这家企业不在监管目录内,背后还存在严重官商勾结问题。

“江苏安全生产的难点是化工行业,化工行业最突出的隐患就是违法违规散养‘小化工’,查处背后的官商勾结问题,从源头上铲除其生存土壤,是破解安全生产难题的关键切口。”省纪委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我们向省委提交专题报告,建议全面排查摸清违法生产危化品企业底数和严肃查处官商勾结行为,直接推动全省开展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共发现违法违规“小化工”1117家。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移送公安机关的129个违法违规“小化工”,对其设立过程、实际控制人、生产经营情况等逐一过堂,严查背后官商勾结问题,共核查处置相关问题线索220起,立案108件,留置2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0人。

深化专项整治,选准切口、摸清群众痛点至关重要。省纪委监委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先后到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信访局、省市场监管局等单位收集情况,了解群众诉求热点。

让监督沉下去,让问题浮上来。省纪委监委组成3个小组赴苏南、苏中、苏北9个县(市、区)、34个乡镇和村居开展调研,实地察看50多个拆迁安置小区、卫生室、敬老院等场所,梳理出物业服务不到位、农村敬老院财务混乱等6个方面突出问题,为开展专项整治找准了靶向。

物业公司收费多、服务少,小区环境脏乱差,电动车“飞线”“上楼”充电,路灯不亮、下水道漫溢,有的业委会甚至和物业公司勾结串通……在居民日常服务和住房管理两类行业投诉中均位列第一的物业服务很快进入省纪委监委视线。聚焦群众痛点,省纪委监委在淮安、徐州等多地部署开展专项监督,攻坚物业服务难点,以“物业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效,群众投诉明显减少。盱眙县监委向县住建局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向开发商追缴电梯消防维修资金1100余万元,按业主专户分配经营设施等收益6500余万元。

靶向发力——

抓一件成一件,让问题解决见底见效

违规为经济适用房更名审批“开绿灯”,伙同他人骗购、倒卖经济适用房,涉案房产80余套,涉案金额1500余万元……南京市住房保障中心保障管理处原副处长俞枫为此付出沉重代价——2020年12月24日,俞枫因犯贪污罪、受贿罪领刑9年6个月。

“针对住房保障领域案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我们以案件查办为突破推进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保障性住房分配和后续管理方面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南京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已立案查处16人,采取留置措施15人并全部移送司法机关。

推进专项整治走深走实,必须在“精准精细”上下功夫。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分类施策、靶向治理,紧盯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具体人、具体事“小切口”入手,加大案件突破,创新信息化监督,督促责任落实,确保问题解决见底见效。

江阴市顾山镇新龚村瞒报漏报违规出借资金、欠缴租金、欠借款利息,村党委书记郭正平、党委副书记龚斌、村会计顾晓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1月4日,无锡市纪委监委对在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起典型案例公开通报,绷紧基层干部的责任弦。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一直是困扰基层的“老大难”问题。围绕集体资产出租和资金出借、集体资金公款私存及挪用、村级工程建设等突出问题,省纪委监委分别指导无锡、南通、徐州开展专项整治。

2020年5月以来,无锡市纪委监委围绕村级集体资金违规出借和资产出租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推动全市摸底排查、自查自纠,梳理问题线索、对账销号,对209个村(社区)开展巡察。截至2020年底,该市已追回资金16.32亿元,清理问题线索396条,查处问题111个18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44人、组织处理139人。

针对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涉及面广、部门分散等问题,省纪委监委以信息化和大数据为手段,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先后推动职能部门建设阳光扶贫、污染防治、医用(药)耗材、农村集体“三资”等十余个信息化监管平台,将纪委监委监督嵌入平台中,不断提升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去年我们通过价格谈判、以量换价,开展两轮全省带量采购,其中单个医用耗材最高降幅达96.3%,给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药品耗材阳光采购综合监管平台,实现集中采购信息化操作、职能部门全链条监管、纪委监委全流程监督。全省已有3380家医疗机构全面实行网上招采、47.4万种耗材实现在线交易,累计交易药品27万余次、医用耗材25万余次,预计节约资金22亿多元。

标本兼治——

成一件带一片,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隆冬时节,住在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榴园敬老院的83岁五保老人王大爷心头暖意融融,“敬老院环境越来越好,不仅有空调、大彩电、热水器……卫生间里连轮椅都能进去,便后起身还有扶手撑一下,可贴心了!”

王大爷的笑颜,见证农村敬老院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的成效。针对农村敬老院财务混乱、监管缺位、案件多发等问题,徐州市纪委监委在组织开展集中整治、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督促市民政局推动职能部门加大投入,改善“硬设施”,优化“软服务”,建立健全高效护理机制,真正让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深化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整治,不仅要把问题查出来、解决好,更要把漏洞找出来、堵塞住。省纪委监委从源头上摸排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监管盲点和制度漏洞,从个性问题中汲取教训,从共性问题中提炼经验,推进标本兼治,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域。

去年6月,盐城市纪委监委在走访亭湖区便仓镇时发现,全民创业园路面被超载预拌混凝土搅拌车压得破损不堪,雨天积水难行、大风天尘土飞扬,安全隐患极大,群众反映强烈。该市纪委监委通过摸底数、压责任、回头看等一系列动作,推动市住建、公安、交通等部门积极履职、落实整改、长效监管。目前,该市检查混凝土搅拌车6000余辆次、查处超载580余起,“大吨小标”预拌混凝土搅拌车全部淘汰,119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全部纳入源头监管。

扎实抓好专项整治“后半篇文章”,省纪委监委按照地域均衡、样本随机原则,在13个设区市选取26个乡镇街道作为基层监测点,发挥监察员办公室作用,通过监测点了解基层群众对专项整治工作的反映和评价,把整治工作牢牢抓在手中、落到实处。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群众的期盼,就是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发力点。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把群众的痛点难点作为正风肃纪反腐着眼点着力点,通过一个个案件、一项项整治、一件件具体工作,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顾 敏)

(责编:萧潇、唐璐璐)

【来源:新华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