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教育和體育局

德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二級巡視員 張書鵬

會議對全省教育高質量發展做了全面部署,目標明確,措施有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提振士氣、鼓舞人心,爲我們做好2021年教育工作指明瞭方向和路徑。

2020年通過改革創新,全面提高育人質量。

加強家校合作育人,出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家校合作育人”工作意見》等,促進家校共同營造良好育人環境;紮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全市共有24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7所省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中小學心理學專業或持有心理諮詢相關證書的教師388名;推進招生考試改革,全市860餘所義務教育學校全面推行網上報名和陽光分班;深化教師“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改革,11個縣市區的教師職稱評審權劃歸教育部門;所有縣市區均建立了後備校長、校長培養培訓和定期交流機制。

2021年將緊盯“六個關鍵”,提升教育服務能力。

一是大力建設公辦幼兒園,不斷提升保教質量。

二是建立大班額化解長效機制,落實好居住區配套學校建設,進一步深化實施中小學“網上報名”和“電腦分班”制度。

三是高中教育圍繞擴充優質學校學位總量,實行多樣化、特色化發展。

四是職業教育搶抓部省共建機遇,拓展高等職業教育規模,對接國賽、省賽打造一批優勢、特色專業羣,爲全省職教高地建設提供基地、試驗田。

五是高等教育深化與中北大學的合作,深化與德州學院校城融合,在人才匯聚、產業對接、科技園攻堅、文化引領等九大方面共享共用。

六是解決好學生午餐配餐、冬季取暖、廁所革命問題,抓好四點半學校建設和困難學生資助,辦好特殊教育。

威海市教育局

威海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徐東暉:

會議回顧工作全面客觀、分析形勢科學透徹、部署任務精準務實,在“十四五”起勢開局的重要時期爲教育工作者們“撐腰鼓勁”,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指導意義,是兼具民生溫度的“完美答卷”和擔當力度的“教育藍圖”。

(一)項目名稱:“三項舉措”深化“一校一品”學校黨建品牌創建,提升黨建與教育深度融合水平。

一是細謀劃。將“一校一品”學校黨建品牌創建專項列入市委教育工委2020年度黨建工作要點,印發《關於加強全市中小學校黨建工作“一校一品”品牌創建暨黨建創新項目建設的意見》(威教工委發〔2020〕3 號),明確主要目標、方法步驟等,引領學校黨建品牌建設與教育教學共融相通。二是優指導。召開多輪工作推進會議,組織典型學校進行經驗交流和示範培訓,“一校一案”指導改進實施辦法。三是提質量。2020年11月,開展全市中小學校“一校一品”黨建品牌評選活動,累計評出一等獎6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4個;通過通報、媒體等渠道廣泛宣傳,引導各校認真學習借鑑先進經驗,推廣一批“叫得響、立得住、可借鑑、可複製”的中小學校黨建工作品牌。2020年,我市2所學校黨組織被市委組織部評爲“紅色引擎”黨建示範點。

(二)項目名稱:建立技術技能型人才中高職貫通學制和校企雙主體協同培養機制。

2020年,以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爲抓手,創新施策、壓茬推進,各項重點任務取得突破性進展。威海市作爲代表在全省教育改革發展專題研討班上交流發言,向全省交流展示我市職教高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一是統籌規劃全市職業院校發展方向,研究制定《威海市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實施方案》,出臺了《威海市落實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實施方案》《威海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管理實施細則》等5個配套文件。

二是提升人才培養層次,通過職教高考、中高職貫通培養等多種形式,拓寬學生升學渠道,2/3以上的中職畢業生升入高等院校繼續學習。

三是深化產教融合,全市18個企業獲得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認定,列全省第2名;新遴選中職現代學徒制項目4個,新組建教職集團5個,建設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20多處。

四是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承辦了1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中職組賽項和3項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賽項;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2項,綜合成績位居全省前列。

2021年,我們將緊扣新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威海百姓對更優質教育的期盼,以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爲總抓手,固基礎、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加快實現威海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學前教育重點突出“幼有優育”發展,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7所,新增學位1560個;深化城鄉薄弱幼兒園結對幫扶機制建設,爭取率先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評估驗收。

二是義務教育重點鞏固“優質均衡”成果。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任務,鞏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建設實施成果,抓好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範區建設,全面落實校外培訓機構整治系列任務,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育人模式,促進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和近視率“一升一降”。

三是基礎教育重點實現“多元特色”培養,推進8所省級普通高中改革發展重點任務試點學校和7所市級普通高中課程基地試點建設,加大優生培養力度。

四是職業教育要重點提升“高效融合”水平。提升職業院校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爭取1-2所高職院校、2所中職學校進入省級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行列,中高職分別有2個專業羣進入省級高水平專業羣行列;重點建設10-15個急需緊缺專業;深入推進中高職一體化發展和“職教高考”教學管理,2所以上優質中職學校探索開展五年一體化長學制培養;加大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職業院校職教集團參與率達到90%以上。

東營市教育局

東營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孫紅軍:

這次會議緊扣我省教育發展實際,對2021年全省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措施有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爲“十四五”精彩開局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我們將全力以赴、抓好落實。

局長突破項目:東營市全面推進家庭教育,構建家校共育體系

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的重要指示精神,東營市全力推動家校共育工作向縱深發展,着力打造“愛的智慧”家校共育品牌。市教育局印發《全面推進中小學家校共育實施方案》,將家校共育作爲對教育滿意度、教育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將教師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計入工作量。加強“東營市家校共育示範學校”創建工作,評出首批45所示範學校。開展“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全市17590名教師參與家訪。開設“愛的智慧”公益講堂,開展家校共育培訓11期。大力開展家校共育研究,54項課題立項爲省級家庭教育課題。東營市家校共育工作入選山東省基礎教育改革攻堅典型案例。全國“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改革創新研討現場會、山東省“終身學習有家也有我”教育論壇暨家庭教育現場觀摩會在我市召開。

2021年,東營市將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努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堅持超前謀劃,出臺實施《東營市教育設施佈局專項規劃(2020-2035年)》,啓動建設31所中小學、幼兒園。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加快擴充優質教育資源。制定實施第四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確保普惠率保持在93%以上。統籌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加快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達到省定管理標準化要求。

堅持內涵發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的品質。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全面深化家校共育工作,全市40%的中小學校創建爲“家校共育示範學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深化教師補充、交流輪崗等改革,着力培養“四有”好老師。

堅持服務理念,大力促進產教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創新發展,努力在石油化工、裝備製造、文化旅遊等領域重點打造一批高水平專業(羣)。加快推進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建設。

五是堅持安全底線,繼續高標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入開展教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切實做好教育系統維穩風險隱患治理,努力爲教育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臨沂市教育局

臨沂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海玲:

“十三五”期間我省教育面貌發生了格局性變化,這充分體現了省教育廳領導班子崇高的爲民情懷、深厚的教育智慧和務實的工作作風。對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的謀劃,重點突出、措施有力、催人奮進,爲開局“十四五”、建設“教育強省”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基層很受啓發、倍感鼓舞。

2020年臨沂確定了兩個局長突破項目:

全市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全面清零”。臨沂共有中小學生173.5萬人,大班額數量佔全省近1/3,化解任務異常繁重。我市通過“建新校、騰場所、集團化辦學”等方式,進行集中攻堅,投入240.6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511所、幼兒園991所,新增學位56.3萬個;移交騰退機關企事業單位閒置場所57處,全市化解56人以上大班額、超大班額13074個,“大班額”實現史上首次清零。

紅色基因傳承工作經驗全國推廣。以創建全省唯一一箇中小學傳承紅色基因示範市爲契機,市委印發《沂蒙精神發揚光大工作方案》《“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十大行動實施方案》,全面啓動紅色基因傳承工程。2020年7月1日,市人大通過《臨沂市紅色文化保護與傳承條例》,爲實施紅色教育提供政策遵循和法律保障。編寫並免費發放《沂蒙精神教育讀本》84萬冊,開發《沂蒙精神教育》課程,填補了我省高中學段沂蒙精神教育課程的空白。依託豐富資源,建設紅色研學基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目前,全市建有紅色教育國家級營地1個、基地3個,省級基地10個,市級基地23個。2020年11月,教育部組織的全國課改實驗區紅色教育現場會在臨沂召開,井岡山、延安等全國16個實驗區200代表參會,紅色教育經驗全國推廣。

一是科學規劃優佈局。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80所;新建、轉化、提升一批高職院校;將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費縣)搬遷至主城區。二是聚焦質量保民生。啓動第四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促進高中階段教育多元發展,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加快打造臨沂科技教育創新城。三是固本培元強隊伍。計劃補充事業編制教師5000名。制定教師減負清單,實施校長隊伍素質能力提升、教師管理提升和名師引領工程。四是攻堅克難促改革。制定《總體方案》落實工作清單,堅決破除“五唯”頑瘴痼疾,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爭取承辦教育部紅色教育現場會,積極創建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探索育人方式改革。五是系統治理求實效。規範辦學教學行爲,深化教育督導改革,深化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抓好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探索建立校園安全隱患“政府臺賬”。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山東教育衛視《教育新聞》出品

微博:@山東教育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