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到底要不要返鄉過年,成爲了牽動人心的熱門話題。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春節返鄉需持7日內核酸陰性證明”的消息一出,即成關注焦點。1月21日凌晨,針對公衆疑問,國家衛健委再次明確,“返鄉”指的是返回農村,時間是從1月28日春運開始後實施,至3月8日春運結束後截止等。

春節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也是遊子思歸、闔家團圓之時。可如今,全國多地零星散發疫情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考慮到與返鄉過年需求伴生的人員流動、聚集場景不可避免,要防止疫情擴散,還得拿捏好“鼓勵就地過年”與“保障返鄉過年的強烈需求”的平衡。

在此背景下,對春節返鄉人員提出前置條件,指向性很明顯,就是要降低春節期間的人口流動規模、密度與頻次,防止疫情借春運之機反彈。這其實是顧及返鄉需求與健康安全兩端,降低返鄉人員的交叉傳染風險,也給觀望者提供了“是回是留”問題上新的決策參考系,讓他們基於更復雜的利弊權衡剋制回鄉意願。

單從當前形勢看,疫情反彈的情況,也不斷強化着“就地過年”與“能不動就不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比如,1月19日,河北固安在例行篩查中,檢測出一例陽性無症狀感染者,而此前連續9次檢測均爲陰性;1月20日,北京大興新增2例陽性病例,病毒源頭不明且與在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同源,其傳染性增加70%……從多地流調情況看,新冠病毒確實“藏得很深”,且就在我們不遠處。

而無論是近段時間以來全國每日確診數動輒達數十上百,還是病毒被發現秋冬季節在物品和環境上存活時間延長,被證明可以“物傳人”,抑或是病毒變異株在國內“現身”,都提醒疫情防控不可懈怠。尤其是春節前後,疫情形勢複雜嚴峻,且仍在發展之中,防止人口大規模聚集與流動,就是防止病毒大規模傳播的關隘,不容疏忽。

隨着春節越來越近,回老家還是留原地,成了一個現實命題。“返鄉核酸檢測”的要求,的確會改變人們在“留”和“回”選項上的參考考量因素,卻也表明了春節時期防疫工作的兩大着力點:

首先,要更多地鼓勵人們就地過年。在這方面,國家層面此前就已有倡議,不少地方、企業也已拿出了具體辦法。如,北京大興就針對該區當前的防疫形勢,鼓勵企業發放“留崗紅包”“過年禮包”,倡導相關單位提供房租減免等服務,以留住更多人就地過年。這些切實有效的舉措,爲員工不回家也能過個“溫暖年”提供了保障,讓他們能安心於“身在異鄉亦吾鄉”。而春節過後,也可適當安排年假、調休等,讓身在他鄉的人們,除了春節也有機會回家看看。

其次,對於那些“非必要不返鄉”之外的回鄉人羣,通過已有的防疫手段確保他們安全回家,避免疫情藉機抬頭,也很有必要。交通運輸方面預計,2021年全國春運期間發送旅客17億人次左右,日均4000萬人次。置於防疫語境中,將返鄉人口流動跟防疫要求“接合”,不可避免。

在此之前,無論是冷鏈工作人員例行核酸檢測、境外回國人員核酸檢測,還是考研核酸檢測、出省核酸檢測、出租車司機定期核酸檢測,例行核酸檢測像是一張密網,承擔了發現感染者的“哨子”作用。這次對春節返鄉提出相關要求,也有此考量。

某種程度上,“返鄉核酸檢測”要求,也是對就地過年的反向催促。對所有人來說,春節前後減少流動與聚集,都既是對自身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而對務工者而言,儘量就地過年,也是眼下更安全、穩妥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