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講述了傳統文化如何破圈,我們邀請到了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媒體評論員,石述思和主持人海峯一起走進今天的《數說北京》。

當下,將傳統文化和創意設計結合的服裝,越來越受大衆喜愛,這也成爲不少服裝設計師的設計方向。

1989年出生的蘇玉,是一名年輕的服裝設計師。從小蘇玉就非常喜歡書法和國畫,經常把這些文化元素加入到自己的設計當中。

格雷時尚設計師 蘇玉:自己特別喜歡傳統服飾再設計、再創造,就想把這種傳統文化的精髓去傳承下去,想讓更多的人去發現中華文化的美。我就一直開始做這種傳統文化在服飾上的研發。

但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何保證圖案和款式使用正確?設計師又是怎樣結合現代人審美需求與穿着習慣進行改良呢?

申文廣,北京市一級工藝美術大師,2004年到現在17年時間以來一直從事景泰藍工藝設計行業。2020年嘗試在短視頻平臺上發佈作品和直播。

北京工藝美術大師 申文廣:我覺得直播特別好的一點,它讓對於技藝或者對傳統工藝不是瞭解的人,慢慢地去了解它,慢慢地再喜歡上它,這個是很有意義的地方。

傳承一份傳統工藝,絕不僅僅是潛心多年鑽研一門技藝就可以,其背後的傳統文化和精神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口述相傳,方能歷久彌新。互聯網世界傳播迅速,可以爲傳統文化插上了一雙飛得更快的翅膀,也能爲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強勁的帶動作用。

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北京市“文化+互聯網”領域實現收入3247.6億元,同比增長21.6%,佔文化產業收入的比重達55.5%,同比提高12.1個百分點。

上百件我們熟知的國寶文物,正通過整體交互設計緩緩露出真容,觀衆根據指引揮動手勢,開始啓程“穿越之旅”,這不是超現實夢境,而是一場無實物數字展覽。這是怎麼做到的?

北京黑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 藝術總監 王志鷗:全息光影、VR、AR、大型機械變化,機器人,無人機等等,所有新的光影藝術手段都是我們的畫筆。小到身邊的一個文物,大到整個城市畫卷,都是我們用新媒體藝術,或者是我們現在的光影手段可以去表達和展現的。

當下科技助力傳統文化不斷活化創新,科技也在助力文物保護,以嶄新面貌活躍在我們的生活中。科技持續爲傳統文化注入動能,離不開北京相關企業加大投入研發。

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北京市大中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研究開發費用1603.7億元,同比增長1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