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方這時候怎麼不提人權了?!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8日再次痛批全球新冠疫苗分配不公,凸顯疫情危機下國際社會面臨的嚴峻現實——當不少西方發達國家爲一些民衆不願接種疫苗、進度不如預期而苦惱時,更多國家則在爲如何獲得疫苗而發愁。然而,不管這種不公的現實如何刺痛人心,很多過去(包括現在)喜歡標榜人道主義和人權至上的人卻充耳不聞,任由“被遺忘的角落”苦苦等待。“疫苗分配就是一面照妖鏡,照出到底哪些國家真正講人權,哪些國家只是把人權掛在嘴上。”一位中國學者這樣說。2021年,“疫苗爭奪戰”會持續多久?全球疫情的“窪地”何時能填平?

一些國家2022年才能拿到疫苗?

“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尼日利亞還沒有買到任何疫苗。”和衆多非洲國家一樣,擁有2億多人口的尼日利亞正飽受第二波疫情的困擾。據美國彭博社報道,由於要考慮價格、物流等因素,尼官員預期1月底會有明確的疫苗購買方案。

實際上,這個非洲大國對疫苗的渴望非常迫切。確診病例逐日增加,超過2600名醫務人員被感染,每一天、每一分鐘都是煎熬,很多一線人員都筋疲力盡了。本週,尼日利亞向非盟寫信尋求10萬劑疫苗,併爲生產得到批准的疫苗撥出2600萬美元。

本來,尼日利亞有機會本月通過世衛組織(WHO)主導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收到10萬劑輝瑞疫苗,尼衛生部甚至高調宣佈,屆時總統、副總統、聯邦政府祕書長等將在電視上直播接種實況,衛生部還公佈了分配計劃,可以說是全國人民翹首以待,但14日衛生部突然宣佈,疫苗將無法於1月底抵達。

突如其來的變故使人聯想到近期美國衛生與公衆服務部宣佈沒有可供分發的疫苗儲備一事,很多尼日利亞人有點摸不着頭腦:疫苗不會出現問題吧!我們被美國忽悠了?“看看他們的國家現在亂成什麼樣子了。再說了,他們老強調‘美國優先’,美國人自己都接種不過來,怎麼可能會給我們?”尼日利亞警察桑達說。“目前看來真的夠嗆。我們不能指望美歐國家,他們已經搶成一團,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中國了!”尼新聞文化部官員奧初庫說。

在非洲另一個大國南非,儘管處於夏天卻仍迎來疫情高峯。南非國會議員安迪洛奇曾通過社交網絡建議稱,“我們應該無論如何先買一支新冠疫苗,然後複製、生產,在拯救生命面前,任何專利以及商業利潤都不值一提”。此番言論雖然迎合民衆心聲,卻在網絡上激起嘲笑。“我們要怎麼複製、生產呢,我們甚至連新冠疫苗的配方都不知道。”有網友說。

從南非疫苗引進實際效果看,由印度代工生產的阿斯利康疫苗並未到位,輝瑞疫苗仍在全球排隊。今年初,南非多家媒體披露,“南非正在爲強生公司生產3億劑新冠疫苗,難道一劑也得不到?”輿論界對政府獲取疫苗的戰略表達出不滿,聲音多聚焦於戰略過於“模糊”,從何處獲得疫苗、接種時間、價格如何等信息無從獲得。

非洲大國尚且如此,衆多小國就更難了。不過也有好消息:塞舌爾已經開始接種中國疫苗,是由阿聯酋捐贈的,埃及即將大規模接種中國疫苗,幾內亞爲25人接種了俄羅斯疫苗。

亞洲有同樣情形。巴基斯坦《新聞報》近日稱,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爲一線防疫人員和民衆接種不止一種疫苗之際,像巴基斯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仍在努力爭取獲得安全有效的疫苗。

18日,巴基斯坦發佈新聞公告稱,批准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疫苗在該國緊急使用。據巴《黎明報》此前報道,該國正在通過COVAX和私營公司兩種渠道獲取阿斯利康疫苗。一位不具名的巴基斯坦藥監局官員稱,“我個人不認爲這一疫苗未來幾個月內在市場上能夠買得到。實際情況是該疫苗在全球範圍內都買不到,這種情況可能要一直持續到今年第二季度末。”

英國《自然》雜誌稱,由於高收入國家直接從疫苗供應方買下現有和計劃生產的疫苗,中收入國家也在與其供應方談判,導致COVAX可買的疫苗所剩無幾,“一些國家的民衆可能至少要等到2022年才能獲得疫苗”。此外,由於製藥公司的疫苗供應難以滿足需求,疫苗交付不得不延遲。“尼泊爾最快於4個月後獲得COVAX提供的疫苗。”尼泊爾《共和國報》網站18日稱。

對不少窮國而言,疫苗供應只是挑戰之一。由於輝瑞等疫苗需要超低溫冷藏,這讓很多基建條件差的國家無所適從。因此有媒體稱,西方國家不僅搶購囤積疫苗,在疫苗所需物流條件上也根本不考慮不發達地區的需求。

“疫苗民族主義的樣本”

“歐盟欲共享過剩疫苗,”德國電視一臺20日報道稱,歐盟委員會負責衛生和食品安全事務的委員基里亞基季斯表示,歐盟正與成員國討論設立一套機制,在COVAX全面運作之前,與較不富裕的西巴爾幹、北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共享過剩的疫苗。“COVAX已展開運作,但目前爲止仍難以獲得疫苗。”基里亞基季斯表示。

眼下,世界各地都在批評去年走在對抗疫苗民族主義前列的歐洲,認爲它如今和美國一起成了“疫苗民族主義的樣本”。而歐盟及歐盟成員國又把焦點對準德國。德國《明鏡》週刊稱,德國政府在歐盟聯合機制之外,單獨從德國製造商BioNTech處特別訂購3000萬劑疫苗,這引起鄰國不滿。最終,歐盟委員會與德國進行協商,要求德國方面只有在歐盟聯合訂單完成後,才能交付那3000萬劑疫苗。

4.5億人口的歐盟已從6家生產疫苗的廠商處預訂近23億劑新冠疫苗。以每人需要接種兩劑計算,會有不少富餘。但從當下看,讓歐盟將手中的疫苗讓出部分給不發達國家是不太可能的。從時間上看,應該是在今年第三季度左右,即歐盟國家基本完成對本國人員的接種後,纔有比較大的概率與他國分享。

從歐洲輿論的角度看,因目前歐盟批准的輝瑞和莫德納疫苗都是由美國公司生產,歐洲不少專家指責美國採取“美國優先”政策不負責任,而反思歐洲搶購疫苗、佔用資源的聲音極少。此外,歐洲輿論普遍認爲,輝瑞和莫德納等歐美研發的疫苗價格高、儲存運輸成本高,不是貧窮國家的好選擇。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洲專家還煞有介事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歐盟之所以未將中國疫苗納入採購計劃,部分是考量到中國疫苗在不發達國家將有廣大市場,歐盟不願爭奪疫苗資源。

其實,即便是同在歐洲大陸,也能看到嚴重的不平等。“巴爾幹人有種被拋棄感,”美聯社的一篇報道寫道,在疫苗接種進度上,這個歐洲大陸的角落遠遠落後於歐盟地區,他們感到孤獨、被拋棄。

西巴爾幹地區大多要靠COVAX獲得疫苗。由於遲遲拿不到疫苗,它們只好自助和互助。塞爾維亞行動最快,它先獲得少量輝瑞和俄羅斯疫苗,但距離大規模接種很遠,1月16日中國首批100萬劑疫苗運抵貝爾格萊德時,總統武契奇親自去機場迎接。18日,塞爾維亞的鄰國北馬其頓總理扎埃夫宣佈了一個好消息:塞爾維亞將以購買價向其轉出8000劑輝瑞疫苗。

阿爾巴尼亞不甘落後,通過某歐盟國家獲得975劑疫苗,這使得該國本週可以展開接種。據阿總理拉馬講,根據其與輝瑞的訂購合同,下週阿將收到1萬劑疫苗。拉馬還表示,將會給科索沃“象徵性數量的疫苗”,用於一線醫務人員接種。

提到發達國家的“擔當”,加拿大更爲典型。前不久,加拿大拒絕了世衛組織捐贈疫苗的呼籲。加拿大訂購的疫苗多達4.14億劑,是其全部人口所需的5倍多。據加《環球郵報》報道,在該問題上,加政府在國內幾乎沒有遭遇來自反對黨的壓力。“我們的疫苗有剩餘嗎?”一名保守黨議員說,“我認爲現在沒有。什麼時候政府會認爲有剩餘,從現在開始兩年後還是三年後?政府這方面的信息應該透明。”

“加拿大人在幫助世界和幫助自身之間‘撕裂’。”加拿大通訊社19日稱,就在渥太華面臨幫助更貧窮國家獲得疫苗的壓力之際,它也因國內各省正要求爲其居民儘快接種疫苗的現實而感到無所適從。卡爾頓大學國際事務教授大衛·霍恩斯比表示,疫情凸顯加拿大已持續多年的“向內看”趨勢,過去25年到30年,加拿大“對國家利益的定義”已從“非常廣泛且具有包容性”,轉向“非常狹隘且主要專注於與加拿大人迫切相關的問題”。

“全球對中俄疫苗的需求加大”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疫苗分配差距巨大,且隨着少數國家開展和加速疫苗施打後越發明顯。”美國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副教授陳希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目前除了COVAX,沒看到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政府間的合作提議。WHO總幹事因而強調這是集體的“災難性道德失敗”。

“疫苗分配就是一面照妖鏡,照出到底哪些國家真正講人權,哪些國家只是把人權掛在嘴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新冠疫情是全球人道主義災難,一貫標榜人道主義和人權至上的西方國家的表現與其原則背道而馳,不僅發生發達國家間搶、囤防疫物資的情況,在疫苗分配上也撕下僞善的外衣,就連本國疫苗接種也先富後貧。而美國等國在疫苗分配上仍然被私人資本所主導,體現出資本追逐利益的自私本質。

這樣的情形不止一次發生過。上一次是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發達國家仗着自己“家大業大”,豪擲千金搶購疫苗。美國在疫苗發佈前期就已撥款至少10億美元,而英國計劃次年初就爲全國至少一半人口接種疫苗。“我們再一次看到財富的優勢。我們再一次看到由於無力購買而得不到(疫苗)的情況。”時任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說。

一位長期在英國交流的中國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疫情暴發以來西方國家的虛僞讓她感受非常深切。“他們對自己本國老百姓都忽視冷待,更別說對其他國家。”這位學者感嘆道,“從心理學上講,關上國門、減少交流後,國家和民族都變得自私和自我。西方一些精英在很多問題上都是雙重標準,並不是真的關心和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力和票子。”

在陳希看來,解決疫苗困境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1。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進行雙邊和多邊疫苗援助,尤其是疫苗預訂量遠超人口數的國家應儘快行動;2。需要多種疫苗研發作爲選項,尤其是適合發展中國家儲運條件的疫苗;3。與主要藥廠集中談判獲得非專利申請,在本國或其他有能力的國家量產,這方面印度很有潛力。

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印度正嘗試通過疫苗出口展現其大國形象和醫療產業供應鏈優勢。有匿名消息人士對記者表示,從20日開始,印度將逐步啓動“疫苗外交”行動,首先供應周邊鄰國,隨後將陸續重點支持數十個中低收入國家。

但有分析認爲,印度既要滿足國內大規模人口接種的需求,又要對外出口,可能後續出現捉襟見肘的情形。等待印度疫苗的國家,可能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收到。印度的病例數僅次於美國,印度政府曾提出爭取在7月底前爲優先名單上的3億人接種疫苗。

“全球對中俄疫苗需求加大。”英國《金融時報》19日稱,隨着各國對新冠疫苗爭奪加劇,中俄製造商發現外國買家對其新冠疫苗的興趣越來越大。該文一方面提到國際買家紛紛簽約購買中俄疫苗,另一方面還不忘強調“各方對中俄疫苗仍有一些擔憂”。

德國《青年世界報》最近批評歐美不願意提供疫苗專利給其他國家,文章認爲,對於越來越多的國家而言,抗疫的成功將不再依靠和服從於西方的主導,而是依靠與中國展開合作。這不僅有亞洲、非洲、南美國家,還有歐洲的塞爾維亞等國。

本報駐外特派、特約記者 /姜宣 鄒松 牛瑞飛 胡博峯 丁雪真 青木 呂歐

本報記者 /趙覺珵 倪浩 丁雨晴 柳直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