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國之間關係永遠是國家利益居前,中國作爲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之一,孕育着巨大的商機,也讓很多國家獲得了巨大商業利益,所以,在商業上有很多朋友。

澳大利亞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知道,澳大利亞是天然牧場,天然糧倉,氣候好,環境好,所以,奶、肉、農產品都是世界上出口大國之一。

還有,就是澳大利亞有佔據全球四分之三優質鐵礦石開採地。

但是,澳大利亞國內市場是有限的,與中國的國際交往,讓澳大利亞這些產品有了用武之地,中國與澳大利亞一直有深度合作,中國龐大的市場自然讓澳大利亞受益匪淺。

下面簡要科普一下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面積不小,約770萬平方公里,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人口2544萬。

看看,澳大利亞真正是地廣人稀,資源豐富。

與中國的合作讓澳大利亞喫夠了甜頭,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近幾年,特別是美國特朗普上臺以後,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卻急轉直下,原因很簡單,澳大利亞政府非常感性化,認爲美國纔是真正老大,無論對錯,一定要跟定美國。

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澳大利亞對待華爲5G的態度,美國不用,澳大利亞第馬上跟着美國排斥華爲5G。

爲什麼澳大利亞會這樣?

原因很簡單,中國越來越強大,發展速度之快讓所謂的西方霸權國家感到無所適從。國力增長,軍事實力,科技實力等等都在呈幾何級態勢增長,也成爲歐美國家的“眼中釘”,嚴重威脅到美國的霸權統治。

記得在2018年,2019年的時候,IMF出具的相關預測報告均認爲:在2030年左右,中國的GDP將實現對美國的趕超,上升爲全球第一名。

但近期,IMF調整了發展預期,並認爲:到2024年,中國GDP就將超過美國,躍居第一。比之前的預測,提前了6年時間。

當然,作爲一名清醒的中國人,應該有足夠清醒認識,我們既不能自高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被捧殺者不在少數,前蘇聯就是明顯的例子,最終被肢解,往日的輝煌成爲過眼雲煙。

中國畢竟是世界的中國,開放,融合,共同發展纔是硬道理。

但是,以美國爲核心的西方卻不這麼想。

許多國家加入美國打壓中國發展的隊伍之中。

貿易、技術、物資、經濟各種打壓手段層出不窮,還試圖再次進軍亞太區域,重新構建三道島鏈,牢牢把握住亞太區域國家的命脈,鞏固自己的霸權統治。

澳大利亞就是其中一員。

但是,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國人從來都不惹事,不怕事。

正如習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尤其是中國在波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中的出色表現,確實甩了歐美好幾條街,中國的體制優勢,得到了充分體現,在國際社會地位得到再次提升。

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1月24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2736463例,累計死亡病例263479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136150例,新增死亡病例765例。

美國疫情已經發展成這樣了,但是美國公共聚集仍然沒有明令禁止,醫院不堪重負,醫護人員都已經在超負荷運轉。

特朗普丟掉總統最大的原因當然就是沒有控制好新冠肺炎疫情。

就在今年初疫情嚴重之時,許多國家對中方採取了旅遊禁令和各種停航限制,澳大利亞緊隨美國腳步限制各種對華禁令,致使昔日情誼化爲烏有,兩國在經濟貿易上的合作開始不斷減少。

局外人都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澳大利亞卻反覆雲裏霧裏,基本上對中美兩國處境置若罔聞。

其實,這種表述也不對。

因爲很簡單,美國一直把澳大利亞跟不跟美國走,作爲美澳聯盟忠誠度的考驗。

世界上目前退出《京都議定書》的只有兩家,美國在先,澳大利亞亦步亦趨。

這是明顯的與世界公理反其道而行之,但是澳大利亞就認準了美國這個老大,就是在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在此之前,看重中國龐大市場需求的澳大利亞,和我國在天然氣,鐵礦石,畜牧業,農產品,紅酒,糧食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尤其是乳製品行業更是以質量優良,價格公平,食品安全得到國內市場的廣泛認可。

擁有豐富鐵礦石資源的澳大利亞本來可以依靠龐大的中國市場帶動澳大利亞本已疲軟的經濟

但是現在,卻把這個機會親手讓給阿根廷、巴西,甚至更多國家。

跟隨美國和特朗普的步調走,澳大利亞開始要初嘗苦果了。

據路透社21日報道,WTO證實:澳大利亞已提起對中國申訴

原因和過程是這樣的:

中國在2018年年底立案,於今年5月18日做出裁決,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存在傾銷和補貼,中國國內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且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並決定對其徵收期限爲5年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12月16日,澳大利亞決定就此裁決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申訴。

據WTO網站21日披露的消息顯示,澳大利亞在提起的申訴中認爲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實行“雙反”,違反了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定。

WTO框架下的爭端解決機制解決爭端的程序是這樣的:

WTO成員間一旦發生貿易糾紛,爭議各方首先要通過磋商解決爭議。如果磋商失敗,爭端一方可要求爭端解決機構設立專家小組。路透社在報道中稱,在專家小組成立之前,兩國已進入爲期60天的正式磋商期。

中國做事情從來都是有理有節的。

12月17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對外表示,中方已經收到澳大利亞的磋商請求。他指出,中國商務部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依法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是根據中國國內業界申請,經充分調查後並依法採取相應的貿易救濟措施。他表示,在接到澳大利亞的磋商請求以後,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進行處理。

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此前已明確表示:中國在對此案的調查過程中,已充分保障中澳各方的權利,聽取了利益相關方的意見。

當然,針對澳大利亞提起對中國是貿易申述,我們再來看看兩國貿易申訴的歷史。

根據商務部披露的信息,這是中澳自1972年建交以來,中國對澳大利亞發起的第一起貿易救濟調查。

而同期,澳大利亞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多達100起。

也就是說,雙方的貿易爭端提到WTO,是100:1的關係,當然,澳大利亞是100起,中國迄今爲止才1起。

可想而知,中國方面確實是友好的。

中國人始終是講究仁義禮智信的。

但是不能一味忍讓,一味忍讓就是軟弱了。

來而不往非禮也!

無論澳大利亞對美國有多忠誠,但是國內老百姓是要喫飯的,這是硬道理。

如果中澳關係進一步惡化,中方可能會選擇使用雙邊關係更爲融洽的國家的替代產品取代澳大利亞產品。

如今,澳大利亞先後失去中方乳製品生產訂單,鐵礦石訂單,被阿根廷和巴西拿下。

澳大利亞政府徹底慌了,本來因爲疫情各國經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因牛肉問題事件,旅遊業和教育業受到影響的澳大利亞,在失去中方這兩項訂單之後,29年以來國內經濟首次出現衰退現象。

中國的市場需求太旺盛了,即使是現在,中澳關係處於低谷之際,中國對澳洲鐵礦石的需求也好於預期。但中澳關係的進一步惡化可能意味着,澳大利亞將不再能夠依靠與中國在經濟上的互補性,從而將自己從下一次全球或地區衰退當中拯救出來。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坐不住了,感到事態嚴重的莫里森主動公開發聲:

“期待中方崛起爲地區以及全球的穩定與和平發揮作用,希望通過這種行動,表達對中國緩和貿易關係的誠意。”

被打臉的澳大利亞態度還是很務實的,國內經濟凋敝的後果顯然要政府買單,莫里森當然不願意看到如此後果。

跟美國爲虎作倀還是跟中國和平共贏?

馬克思的話仍然是至理名言:

經濟基礎終究決定上層建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