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萬華董事長揭祕:中國利潤最高基礎化工產業鏈是怎樣形成的?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種昂  煙臺報道 化學,無處不在。

萬華化學集團董事長廖增太是一個有着近四十年從業經歷的“老化工”。在他眼裏,多種要素組合、反應產生新事物的過程就是化學。

在萬華,時刻發生着兩種化學反應:一種是在嚴格保密的廠區內,在一個個碩大的金屬化工釜中,幾十種工業原料相互作用,不斷產生出MDI(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聚氨酯、石化產品與精細化學品的過程。這是中國最具價值的一條化工產業鏈,憑此,萬華化學在2019年滬深兩市325家基礎化工上市公司中淨利潤排名第一。另一種則是在六邊苯環外形的辦公樓裏、在歐洲小鎮風格的研發基地內,讓廖增太更加看重的“企業化學”。他向《經濟觀察報》列出了萬華獨有的化學方程式:以“技術創新”和“卓越運營”爲原料,以“優良文化”爲催化劑,推動萬華不斷突破關鍵技術、持續擴大產業規模。

關鍵技術的研發過程均是“慢節奏”“長週期”,可在“企業化學”的催化下,萬華頻頻突破技術與市場的瓶頸,獲得遠高於行業水平的“超額利潤”,呈現出“高速度”“持續性”的增長。2021年1月5日,萬華化學(600309.SH)總市值達到3001億元,成爲中國化工行業389家上市公司市值僅次於中石化、排名第二的公司。

近日,《經濟觀察報》專訪了萬華化學董事長廖增太。他向記者詳述了萬華40年來技術創新驅動高速發展的曲折經歷。

由於不掌握核心技術,整整10年無法達產

“在中國卡脖子的新材料中,百分之二三十是金屬品,百分之七八十是化工品。中國最急缺的,就是高端化工新材料。”這是廖增太時常對員工、來訪者反覆唸叨的一句話。

1983年,廖增太從華東理工大學畢業,加入萬華,成爲車間的一名技術員,致力於高端化工品的技術突破,也見證了這家化工企業近40年的發展。“萬華的成長,就是不斷突破關鍵技術過程,如今技術創新已成爲萬華最重要的戰略能力。”

一切還要從40年前說起……

萬華的前身是煙臺合成革廠,誕生於1978年。那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萬華成立的初衷是“讓老百姓穿上皮鞋”。

當時,萬華從日本引進了一套年產300萬平方米合成革的生產裝置,配套一個年產1萬噸的MDI裝置。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在項目批示中寫道:“應當把它作爲重點建設項目,因爲人們太需要了。”當時,購置這套裝備耗資近5億元,相當於當年中國財政收入的4‰,是當時全國最大的輕工項目。

當年8月,合成革與MDI裝置投料成功,中央領導專程到現場剪綵慶祝。可洋專家一走,設備就不靈了。

原來,日本公司賣給中國的這套MDI生產線,是60年代從英國進口的,技術過時,設備老化,物料堵塞、泄露時有發生,現場常常聞到刺激性氣味;設備運轉極不穩定,一個月停車三四次是“家常便飯”,每次最少搶修3天。多年來,這套裝置就在不斷的“運轉—停工—搶修”中切換,直到1993年MDI產量只有8千噸。

廖增太至今難以忘記那段艱辛:由於不掌握核心技術,斥巨資從日本購買的設備一直修修補補,整整10年無法達產。

後來,國內企業爭相生產合成革,市場競爭逐漸激烈。可隨着中國市場對皮鞋、服裝、冰箱等產品的需求猛增,原本只是配套的MDI市場需求,卻井噴式增長。

時任煙臺市市長的俞正聲對萬華廠長說,“合成革廠有個好產品——MDI,趕快擴大產能啊!”可廠長爲難道:“我們的技術還沒有掌握。”“那你去引進技術!”

從1988年開始,萬華在4年裏到處買技術。他們先找到原來轉讓技術的日本公司,可對方明確表示:“只能考慮轉讓舊技術,技術軟件費17億日元,產能最多提高到1.2萬噸。”

天價的轉讓費使萬華望而卻步,只好又與少數掌握技術的歐美企業談判,提出用市場換技術,最終均遭拒絕。其中一名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直言:“除非有一天我們日沒西山了,否則絕不可能出賣技術。”

後來,一家跨國公司突然提出,萬華如果能提供中國市場調研報告,可以考慮合作。當萬華組織近80多人、花費巨資、耗時半年,跑遍大江南北,將調研報告送到對方手中後,換來的卻是這家外企在中國自行建廠的決定。

滿是屈辱的技術引進之路,讓萬華人深切明白了一個道理——先進核心技術是買不到的。

構建全球最大產能

多年前,MDI生產技術一直被巴斯夫、拜爾、亨斯邁、陶氏、三井等少數化工巨頭掌握,高技術門檻使這一市場形成了寡頭壟斷格局。

一位行業權威人士解釋,MDI生產過程中需要涉及苯、硝基苯、氫氣、氯氣、一氧化碳等幾十種原料進行化學反應。這些原料無法長距離運輸,只能現場生成,生產MDI須“一串”工廠環環相扣,任何細小紕漏都會導致“一串”工廠全部停工,損失巨大。“MDI工廠一百次停工就有一百個不同的原因”,這句話形容MDI工藝的複雜性。但是,這種化工新材料下游產業鏈延伸空間巨大。據測算,MDI工廠每僱傭一個工人,下游就能產生出一百個就業機會。MDI項目讓化工業界愛恨交加。

技術引進希望的破滅,讓萬華堅定了自主創新之路。從1993年起,萬華開始與國內高校建立技術合作,對引進裝置的瓶頸逐項分析、覈算,拿出改造方案。

廖增太回憶,當時萬華組建起一支10人科研小組,對工藝流程和複雜的化學反應進行研究。在青島化工學院的支持下,建立起了部分MDI工藝過程模擬和核心化學反應數學模型。 直到1995年,萬華MDI生產首次突破了1萬噸,初步消化了引進的技術。

此後,萬華繼續對MDI技術升級改造,擴大產能。經過兩年多籌備,獨立設計的裝置眼看即將投入生產,又陷入管道堵塞、反覆停產的困境。

第六次失敗後,員工也失去了耐心,衝上來一把揪着站在設備旁邊的技術改造項目經理的衣領,指着一堆堆廢料吼道:“你知道每次花多少錢嗎?你們到底行不行?”

原來,這套裝置產能升級後,每停產一次就要損失500萬元。試試停停10次,5000萬打了水漂。技術創新,不僅需要智慧,更考驗定力。“可以允許創新失敗,但決不允許不創新。這就是萬華的理念!”萬華歷任董事長都是技術出身,有着突破技術的執念。

經歷了試驗—失敗—調試—再試驗—再失敗—再調試……直到第11次試驗,終於取得突破:MDI單套設備由1萬噸到1.5萬噸、2萬噸,直至2002年底擴展到10萬噸。萬華終於完全掌握了MDI技術與工藝。

2000年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MDI市場的爆發,吸引了巴斯夫、亨斯邁、陶氏等紛紛搶灘中國。一方面,大量MDI產品湧入中國,2001年半年間就達10萬噸;另一方面,外資巨頭紛紛開始在上海投資建廠。

爲了守住本土市場,剛剛上市的萬華,計劃在寧波建設16萬噸的新工廠。廖增太正是這一項目的負責人。

此時,萬華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此前都是在原有裝備基礎上改造、提升,新建裝置能否產出合格的產品;企業年獲利能力不足5000萬元,淨資產只有6.5億元,16萬噸的項目卻要耗資25億元,與外資近戰能否收回投資……一位業內同行甚至如此形容:“萬華與跨國公司競爭,就像在五星級酒店旁邊搭個棚子炸油條。”

從2003年8月8日開工到2005年11月24日,廖增太帶着項目部人員在寧波海邊風餐露宿、加班加點,硬是比外資巨頭的上海項目提前9個月建成,十多套裝置全部一次投料試產成功。萬華搶佔了市場先機,也具備了知識產權產業化的能力和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

此後,萬華寧波基地不斷升級迭代,在MDI裝置佔地面積幾乎未增的情況下,產能由最初的16萬噸倍增到40萬噸。“萬華不僅建立起全球最大的MDI產能,還大大提升了效率和質量,降低了能耗與成本,最終打造成爲亞太地區最有競爭力的一體化綠色生產線。”廖增太說。

萬華產業鏈的形成邏輯

掌握了MDI技術,萬華完成了從0到1的突破;將產能擴至全球最大,又實現從1到N;此後,萬華以MDI爲核心,開始向上下游拓展,衍生出諸多石化品與新材料N1、N2、N3……

在萬華苯環六邊形的展廳內,陳列着上百種化工品,琳琅滿目,但彼此之間有着清晰的產業路線。

“萬華的產業鏈是慢慢地、自然地走出來的。”回憶起中國這條“最具價值”的基礎化工產業鏈的形成,廖增太解釋了其中的邏輯——生產聚氨酯有兩大原料,一個是MDI(俗稱“黑料”),一個是聚醚(俗稱“白料”)。突破MDI技術和產能後,萬華缺失的就是聚醚。2007年,萬華收購了廣東一家聚醚工廠,補齊了原料的缺角。可生產聚醚需要環氧丙烷、生產環氧丙烷又需要丙烯作原料,於是又上馬了75萬噸丙烯裂解裝置。等到整個產業規模擴大後,萬華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生產瓶頸——MDI副產品鹽酸無從消化。爲此,萬華新建100萬噸乙烯產能,用乙烯與鹽酸做成市場暢銷的PVC產品……逐漸的,萬華構建起石化業務,既確保了聚氨酯板塊的生產原料,又解決了副產品消化,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閉環,同時爲精細化學品拓展奠定了基礎。

根據萬華化學2019年年報,聚氨酯系列收入318.6億元,約佔總收入的46.82%;石化系列收入201.02億,佔29.54%。

化工的魅力在於產業鏈長、化工產品多。有人說,進入化工業就像踏足一個有着不同分支岔道的巨大寶藏,任何一個線路只要突破道路阻隔、找到鑰匙,都能打開對應的寶藏之門,獲得豐厚的回報。這誘惑着化工從業者窮其一生去探尋。

“此前,萬華是一個基礎化工企業,生產大宗化學品;近年來開始轉向產業下游,將精細化學品、新材料作爲戰略主攻方向。可是,下游細分市場衆多,每個市場所需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性能,更需要技術的持續研發。”廖增太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講述了萬華向下遊產業佈局的兩個曲折故事。

ADI(肪/環族異氰酸酯)是製備高端聚氨酯的核心材料,被譽爲“聚氨酯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廣泛應用於飛機、高鐵、高端裝備等塗層。70多年來,全球能生產的,只有區區4家企業。

1999年,剛剛突破了MDI技術的萬華,便抽調技術骨幹、組建團隊,着手技術研發。可他們在實驗室鑽研了好幾年,連產品的影子都沒看到,實在無法繼續,只好解散。

後來,萬華開會討論,一致認爲,不能就這麼認輸!萬華可以允許創新失敗,但決不允許不創新。於是,組建了第二支隊伍,經過4年研發,剛出成果,課題組長卻被德國公司開出近十倍年薪將其挖走。第二次嘗試,又以失敗告終。

很快,萬華又組建了第三支研發團隊。前後經歷了16年,終於突破了這一“卡脖子”的化工技術。2015年,6萬噸裝置終於實現穩產。萬華成爲全球第5個ADI供應商,產能規模排名第二。

尼龍12是一種應用於高端製造領域中的工程塑料,被認爲是最好的3D打印材料,此前只有德國一家公司掌握。

“研發尼龍12的過程太難了。”廖增太回憶道,生產尼龍12有四個主要技術環節,萬華組建了一支由十多人組成的研發團隊,單單一個環節就耗費了5年時間。等到中試裝置建成後,前後6年才實現產業化,設備調試兩年才正式投產。經過13年的持續研發,萬華終於成爲全球第二家擁有尼龍12全產業鏈的公司,也爲企業開闢出一片新市場。

戰略轉向:從基礎化工品衝進精細化學品

“萬華從上游轉向下游、從大宗化工品轉向精細化學品後發現,上下游市場環境完全不同。”隨着萬華轉型的不斷深入,廖增太深有體會。

上游基礎化工品,如MDI、聚氨酯、石化產品,屬於大宗化工品,批量化銷售,市場所需要的服務相對較少;轉戰精細化學品領域後,下游細分市場衆多、涉及各行各業,所需精細化工品與新材料的性能各異,呈現出多批次小批量的生產特點,需要大量市場銷售和服務人員。

2007年後,萬華收購廣東一家較小的聚醚工廠,憑藉聚氨酯開始打入下游冰箱市場。聚氨酯發泡後可作爲保溫材料填充在冰箱四周。此前,萬華技術人員認爲,只要聚氨酯質量達標、發泡均勻,確保保溫效果即可。可一旦進入到冰箱自動化生產線,才第一次發現,聚氨酯發泡的市場應用還有一個重要的時間指標。

最初,萬華將聚氨酯填充在冰箱模具內,發泡填充時間爲320秒,可國外競爭對手只需260秒。時間縮短,就能大大提高冰箱工廠的生產效率,縮短交貨週期。市場倒逼着萬華不斷進行技術攻關,目前已將發泡時間縮短至80秒以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坐上一輛轎車,車主或許不會注意到,除了玻璃、金屬、木頭、真皮材質外,車內內飾、座椅等幾乎都是聚氨酯材料製成。汽車生產對更換原本成熟的供應商向來十分謹慎,萬華進入這一市場,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生產大宗化工品是以廠家爲導向的,而精細化學品市場完全是用戶爲導向的。廖增太介紹,汽車內飾對新材料有着舒適、環保、壽命長等特殊的要求。一個產業新進入者想要說服廠家試料,往往就要耗費很長時間。一旦試驗中發現問題,就要趕緊回去攻關、調整。試料會影響汽車廠家的正常生產,第二次試料還要再次長時間的溝通、等待機會。萬華耗費了五六年,才批量應用到汽車產業,可一旦進入,就會形成長期穩定的市場關係。

2008年,萬華開始進入冷藏集裝箱。由於集裝箱在海上長期運輸、路途顛簸。這對產品保溫的可靠性有着嚴苛的要求。以前,中集、馬士基等均與國外品牌長期合作,爲擠入這一市場,萬華與大型船運公司反覆溝通,尋求試料的機會。有時試料因一點瑕疵無功而返,等到技術改進後再次尋得機會,一年就過去了。直到2018年,萬華用了整整10年才真正在這一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萬華向精細化學品的細分市場轉型,一方面推動着前端技術與後端市場貼合的更加緊密;另一方面,使企業需要更多的市場銷售與服務人員。2013年至2017年,萬華營業收入從202億元增長到531億元,銷售人員基本維持在250人左右。而2018年,萬華銷售人員突然翻倍增加到552人。

與此同時,萬華組織了一次內部大討論,經過爭論,職工達成“公司進入競爭性更大的精細化學品產業領域”“研發的新產品需要儘快得到客戶的認可”“全體員工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爲內外部客戶創造價值”等基本共識。

儘管進入下游市場需要大量的投入、漫長的週期,但廖增太堅信,這一市場技術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價格更穩定,市場前景也更加廣闊,也是全球手握MDI技術的幾個化工巨頭普遍的技術路線。儘管萬華與佈局數十年的外資巨頭尚有一定差距,目前新材料與精細化學品雖然只佔總收入的約10%,但未來必將超越其他業務,佔據主導地位。他也坦言,隨着企業戰略轉型的加速,他本人也面臨着從技術向市場的轉型。

目前,萬華化學已在下游進入到了人們的衣(氨綸)食(冰箱、冷庫)住(建築保溫材料)行(汽車),與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企業化學

業界皆知,萬華MDI的化學配方在中國基礎化工領域產生的價值最高,憑此在2019年滬深兩市325家基礎化工上市公司中淨利潤排名第一。可在董事長廖增太眼中,卻更加看重萬華另一個“企業化學”的配方。

萬華對MDI的化學工藝嚴格保密、拒絕參觀,但廖增太卻向《經濟觀察報》公開了更爲珍視的“企業化學”方程式:以“技術創新”和“卓越運營”爲原料,以“優良文化”爲催化劑,推動萬華不斷化學聚變,不斷創新創業……

“在萬華,我最看重的就是企業文化,多年來耗費了最多的精力去營造‘優良文化’。同樣是一批人,爲何有些企業最後虧損倒閉,有些企業就能做大做強?”廖增太以化學原理解釋企業文化的作用——沒有催化劑,幾種原料就無法反應或無法充分反應,只有“優良文化”能夠使“技術創新”與“卓越運營”充分作用、實現聚變,釋放出最大的能量。他希望在萬華營造一個“沒有裙帶、沒有山頭、風清氣正”的“優良文化”,保證每個人都能專注、充分的發揮潛能。

爲此,萬華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試圖建立起這種理想組織。比如,多數國企內部都存在“雙職工”“親屬裙帶”,但萬華明文規定,直系、旁系親屬不得進入萬華,除非是企業急缺的人才、並經總裁辦公會討論一致通過。從2007年至今,萬華親屬進入企業的總共不超過十個。

2011年,萬華出臺了一項特別規定,內部幹部提拔必須要通過績效考覈、英語考試、360度考評等。這立刻在內部引發了激烈爭論——有人認爲很難執行,有人認爲這對老職工不公平……可最終英語考試在萬華堅持了十年。有年紀偏大的幹部爲通過考試,把自己關在單位宿舍幾個月,家也不回,天天學到深夜;有的連續考了6次,才達到所在職級的考分標準。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前來考察時很納悶——國企提拔幹部爲何一定要考英語?廖增太解釋道,這是希望營造一個學習型組織。在他看來,成就百年企業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學習型組織,一是創新性文化,二者都是爲了保證企業能夠持續的技術創新。

自2001年上市以來,萬華的“技術創新”,使主營業務從單一的MDI,拓展到聚氨酯、石化、新材料與精細化學品三大板塊;“高效的運營”使企業收入和利潤的複合增速達到了33%和35%,市值累計增長120倍。

“萬華的決策效率高,得益於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股東會、董事會與管理層權責分明、充分授權,決策程序簡潔。比如,董事會授予管理層很大的權限,淨資產10%以下的投資項目,管理層就可自主決策,不用層層審批。萬華淨資產400多億,投資40億以下的項目,只要符合戰略發展,經過可行性論證,管理層就能立即拍板,立即就幹。”廖增太認爲,萬華高速發展的原因,一是企業團隊有着遠大的理想,敢想敢幹;二是有着現代企業制度保障企業高效的運營。

在萬華,處處能夠感受到技術研發對於這個化工企業的重要性——企業集團總部與全球研發中心建在一起,研發中心的規模要遠遠超過前者;每年研發投入已達17億元以上,佔總收入的2.51%;萬華研發人員數量已達2800多人,佔企業總人數的22.4%,未來要增加到四千人以上;甚至歷任企業廠長、董事長均是技術員出身……

如果把技術當作一項投資,萬華與巴菲特的理念相似——並非追求快錢的投機客,相反,關鍵技術的研發過程均是“慢節奏”“長週期”。可在“企業化學”的催化下,一旦突破技術與市場的瓶頸,萬華能夠獲得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超額利潤”,推動企業“高速度”“持續性”的增長。萬華化學在2019年營業收入已達680億元、淨利潤101億元,十多年來企業收入和利潤的複合增速均超過了30%。

不過,廖增太告訴《經濟觀察報》,萬華化學並不會一味追求企業規模,盲目做大,他希望萬華通過持續的研發和創新,在產業下游不斷拓展精細化學品與新材料的技術和市場,使企業變得越來越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