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冥王星做錯了什麼?爲什麼會被剔除“行星籍”呢?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顆行星,從古至今保留着它的神祕感。

最遠距離太陽74億公里,太陽光照射到這裏都要6個多小時,在冥王星上,太陽只不過是一顆明亮的星星而已。所以,在地球上很難觀測到它。

但是,在19世紀40年代,勒維耶通過經典力學分析天王星軌道的攝動後,預測出海王星的存在。

這一招同樣用到了“冥王星”上了。

到了19世紀末,許多天文學家發現,可能有其他行星攝動天王星軌道,因此有人認爲這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圖爲:帕西瓦爾·羅威爾

其中就包括富有的波士頓天文學家帕西瓦爾·羅威爾。這個人大家可能不會太陌生,他在我之前介紹火星的文章裏出現過,就是發現火星運河的那個。

羅威爾將這顆行星命名爲X行星,不過直到他去世,都沒有真正找到這顆行星。

直到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經過1年的搜尋後,找到了這顆傳說中的X行星,並將其命名爲冥王星。

從此太陽系有了九大行星,很多人小學初中都還要背九大行星的順序。

不過冥王星的故事纔剛剛開始,而且比我們想象的要精彩得多。

圖爲:冥王星傾斜的軌道

最開始對的爭論就是它到底是不是這顆X行星,隨着旅行者2號飛掠海王星時傳回的數據,發現之前的計算是錯的,事實證明X行星根本不存在。

冥王星就這麼陰差陽錯地被發現了,但是接下來就是它到底能不能被稱爲行星!

結果就是,在2006年它被踢出行星籍,降級爲矮行星,總共當了76年的行星。冥王星公轉一圈要90581天,248個地球年多,它從發現到被剔除都還沒有公轉一圈。

圖爲:克萊德·湯博

那麼,爲什麼會這麼急着把它踢出行星籍呢?

很簡單,它不符合行星的定義。

但是有意思的是,它的出現重新定義了行星,可以說,這個新定義就是針對冥王星的(冥王星:我做錯了什麼)。

從冥王星的發現開始,人們就對冥王星質量進行了估算。

最早人們認爲這顆行星質量是地球的數倍,在之後的觀測中,冥王星的質量一降再降。

圖爲:冥王星和卡戎

直到1978年,人們觀測到冥王星的一顆天然衛星——卡戎,得益於它,冥王星的質量被精確計算出來,結果只有地球的500分之一,比月球都小許多。

不過,之後又發現了幾顆冥王星的衛星,當時的人們認爲只有行星才配擁有天然衛星,所以冥王星就一直被當作行星看待。

2005年的時候,當時的觀測數據顯示,在柯伊伯帶有一顆體積比冥王星體積大1.6倍,質量大13%的天體,並命名爲鬩神星(隨着之後觀測的深入,其實鬩神星並沒有比冥王星大)。

按照慣例,鬩神星就是第10大行星,但是要知道柯伊伯帶比鬩神星更大的天體多了去。

如果不重新定義行星的話,那麼不久的將來,太陽系可能有幾十大行星了。

最終,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投票決定將冥王星剔除行星籍。

同年,NASA的新視野號發射,經過九年的長途跋涉,到達冥王星,這讓我們第一次有機會看清這個遙遠的世界。

毫無疑問,這裏十分寒冷,表面溫度只有-223攝氏度,主要大氣成分是氮氣,在這個溫度下,氮氣已經凝固成氮冰。

不過有意思的是,冥王星的內部卻是一個高溫世界,因爲和地球內部一樣有着許多放射性元素,衰變帶來熱量,這讓它內部可能擁有一個深度達到100公里,充滿水的海洋。

新視野號並沒有進入冥王星軌道,所以我們現在對冥王星的瞭解並不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