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磁铁融化时会发生什么?这个现象已经被现代科技很好地利用

所有金属都会融化,只要温度足够,铁的熔点是1538摄氏度,在这个温度下铁就会变成液态。银白色的纯铁是非常漂亮的,但是它绝对没有黑色的磁铁神奇。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磁体有很多种,如钕铁硼磁体,铝镍钴磁体,铁氧体磁体等,但这些磁体一般都是工业产品。

天然的磁体一般是指四氧化三铁(Fe3O4),它存在于铁磁性矿石中,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它被叫做“磁铁”吧。

它被开采出来就带有磁性,呈灰黑色,不过这种天然磁体的磁性普遍不强。它同样有自己的熔点,四氧化三铁的熔点是1594.5摄氏度。

不过,无论什么磁体融化了都和其它物质一样,只是变成了液体而已,不会出现特殊现象,唯一可能发生的就是失去“吸引力”。

关于居里点

对磁铁的好奇,让我们想看看他融化后会怎么样,早在19世纪,一位科学家就已经这么做过了,它不仅融化了磁铁,还发现如果把磁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它就会失去磁性。

这位科学家就是皮埃尔·居里,所以当磁体失去磁性时的温度就被称作居里点或居里温度,你可能不认识他,但你肯定认识他的妻子——居里夫人。

居里温度和熔点不是一个概念,其实四氧化三铁的居里温度只在480到550度之间,距离它的熔点还是有点远的。

为什么磁体在高温下会失去磁性?

当磁体被加热时,金属晶格的热运动影响到磁体内部的顺序、磁畴和磁矩,然后磁畴会被高温分解,磁矩也会变为零。磁性转化为顺磁性物质,或者说磁性就消失了。

这里可能有点难以理解,但是如果你知道它们为什么有磁性的话就很好理解了。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组成原子的则是电子和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周围运动,电子的运动就会产生磁性,之所以一般的物质不会有磁性,那是因为它们原子核中的电子运动杂乱无章,相互抵消。

但是磁体原子中的电子却不一样,它们在不同运动方向上的电子数不同,所以相互抵消后还存在一部分可以产生磁性的电子运动,并且从混乱变成有序,从而被磁化并产生磁场。

但是温度让电子的有序重新回归混乱,因此也就失去磁性。

最后:居里点的运用

当然,这不是一个没有用的发现,它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有时候被我们忽略而已。到达一定温度就会失去磁性,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利用的特性。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电饭煲,电饭煲之所以知道饭煮好了要停止加热,就是因为在发热板里有一个磁体。

当受热时,锅内的水开始沸腾,但是常压下水的温度没法超过100摄氏度,等水烧干,或者说饭煮好之后,温度就会开始上升,只要这块磁体的居里点在100度出头,那么它很快就会失去磁性,然后停止加热,这时候饭刚刚好,非常香。

电饭煲的保温其实是另外一套系统,这套系统在饭煮好后介入就好了。

不得不惊叹发明家的聪明才智,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归功于很早很早以前科学先驱的努力。

再往远的讲的话,现在很多看似没有用的论文在不久的将来可能都会派上用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