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精短文學》作家專欄:文/李樹偉(河北)

臘月初二,突聽外孫女在唱:“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我禁不住嘆息:日子過得飛快,一晃又到臘八啦。

外孫女跑到面前,拉着手問:“姥爺爲啥過了臘八就是年啊?”

望着外孫女俊秀的笑臉,越看越喜歡地說:“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我的母親,也是你太姥在世的時候,她會在臘月初七的晚上,自己蹲在爐子旁邊熬一鍋臘八粥,第二天早上,讓家裏每人喝一碗。

至今清晰記得,臘八的早晨,天還沒亮,你太姥爺和太姥姥早早起牀,用昨晚熬好的臘八粥,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孩子平安與家庭和睦。

(圖爲作者母親)

你太姥首先搬出她的百寶箱,從裏面請出咱們家的祖宗(用紅紙製作的牌位,上面寫着我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名諱)臘八這天早上,你太姥把他們請出來,擺在供案上,點燃三支香,嘴裏磨叨着:臘八啦,請祖宗回家,喝碗臘八粥。

這時你太姥爺,已經將臘八粥端上來了,畢恭畢敬地放在供案上,每個牌位面前擺上一碗。然後,再端上一大碗,跟在你太姥身後,去祭祀各位神靈,他倆一邊走,一邊把臘八粥灑向門口、戶院、宅角、竈口、井口等地,一邊灑粥,一邊祈禱各路神靈,保佑全家人安康幸福。

據你太姥爺講,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最早開始於宋代。傳說人們過臘八節以及喝臘八粥,是與“赤豆打鬼”的風俗有關。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而咱們家過臘八節,是你太姥在初七晚上讓我們五個孩子圍坐在一起,從扒蒜開始。你太姥說,孩子們圍在一起扒蒜,代表着兄弟姐妹們團結。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早上,你太姥把剝了皮的大蒜瓣兒放到密封罐子裏,泡上醋,醃製一罈臘八蒜,直至除夕啓封時,蒜瓣已經湛青翠綠。

醋味入蒜,柔和了蒜的辛辣,又增添了蒜香。是喫餃子、麪條的最佳佐料。適量喫蒜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維生素B1在胃腸道的吸收率和體內的利用率。

而今的臘八,你太姥爺和太姥姥早已去世多年了,你姥姥完全繼承了你太姥的角色,在寒氣很容易侵襲人們身體導致疾病發生的時候,你姥姥把你太姥的臘八粥,改良成一種食補。因爲我倆也是奔七十歲的人了,在這個年齡段和季節,需要講究滋補養生啦!

現在你姥姥熬製的臘八粥,是在你太姥熬製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點科學養生之道,經常食用你姥姥熬製的臘八粥,可以補血、養心、降血壓,經常食用還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外孫女歪着腦袋問:“爲啥姥姥熬的臘八粥,就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呀?”

“因爲,你姥姥有你太姥熬粥的祕方啊!由於人體進入臘八之後,已成爲冬季進補的關鍵時期,從飲食來說你姥姥熬製的臘八粥,就是很好的‘補品’。你姥姥熬製的臘八粥裏有各種粗糧、豆類,這些食材含有多種膳食纖維具有保健作用。

古人認爲,粥是‘世間第一補人之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粥能益氣、生津、養脾胃、治虛寒,最爲飲食之妙訣也。’

咱們家你太姥的臘八粥,已完全被你姥姥繼承和發揚光大了。由傳統的祭祀、供神、喝粥,演變成緬懷祖先、促進家庭和睦、滋補養生、延緩衰老的一種食療文化,也是對藥食同源最好的詮釋!”

“姥爺,我也想喝臘八粥。”外孫女拽着我的手撒嬌說。

我高興地撫摸着她的頭髮說:“好,明天咱們開車一起去超市,購買煮粥的食材。”

外孫女拍着小手蹦起來喊:“太好啦!我們要喝臘八粥嘍!”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