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澆灌,產業節節躥起,予資本以高額回報,資本再反哺產業,資本和產業一次次交互賦能,向產業更高點發起一輪又一輪衝擊。而產業與資本蓬勃發展帶來的,便是所在區域的高質量發展。

2020年,作爲北方第一省,山東全年GDP達到73129億元,較2019年GDP增長了3.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山東GDP逆勢跑贏全國的背後,資本的力量不容小覷。

A股IPO排隊企業數量井噴、新增A股上市企業17家、全年過會36家……2020年山東企業也在加速佈局資本市場。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魯股市值千億俱樂部大幅擴容,共有7家企業躋身,凸顯魯股發展強勁的動力。

毫無疑問,山東培育、引進上市企業的背後,所體現的資本力量正悄然改變着山東經濟走向。

齊魯財研社第70期

撰文/©徐佳

審校/©博雅

2020年山東上市公司

市值百強榜出爐!

見微知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資本市場。

其中,作爲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地區的實力代表,又對區域經濟發展造成影響。

拿山東來說,作爲北方第一省,2020年山東全年GDP達到73129億元,較2019年GDP增長了3.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在GDP逆勢跑贏全國的背後,資本的力量不容小覷。

過去一年,山東企業加速佈局資本市場,A股IPO排隊企業數量井噴,全年過會36家。此外,還新增了17家A股上市企業,截至2020年底,山東共有A股上市公司227家,總市值達到3.4萬億元,比去年2.27萬億元,增加1.13萬億元,同比增幅近50%。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魯股市值千億俱樂部大幅擴容,共有7家企業躋身,凸顯魯股發展強勁動力。

7家企業躋身千億俱樂部

哪裏是資本青睞之地?

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資本市場的逐步壯大,我國上市公司由最初的幾十家逐步變成了如今的千家盛景,市值規模也在逐步擴大。

作爲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對區域而言,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數量多少、質量高低、發展快慢及可持續性,對區域內的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等具有重大而直接的意義和貢獻。

正因如此,上市企業往往成爲區域經濟的“晴雨表”,代表各省份發展潛力以及抗風險能力,是體現後續發展後勁的風向標。

在2020魯股市值百富榜上,共有7家企業躋身千億俱樂部,分別是萬華化學、海爾智家、中泰證券、歌爾股份、濰柴動力、青島啤酒、中航沈飛。其中,萬華化學以2858.43億元的市值奪魁,海爾智家與中泰證券則以2421.75億元、1289.20億元分列二、三位。

此外,市值排進榜單前十的還有山東黃金、華熙生物、華魯恆升三家企業,其中,山東黃金的市值達到了959.11億元,距離千億俱樂部只有一步之遙。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魯股千億俱樂部實現大幅擴容,相較上屆榜單新增4家企業,分別爲中泰證券、歌爾股份、青島啤酒以及中航沈飛,行業涉及券商、電子製造、食品飲料、國防軍工等多個領域

以細分市值區間來看,7家千億俱樂部企業之外,有4家企業在500億-1000億的區間內;300億-500億的有13家;100億-300億的有47家,50億-100億的有49家,30億-50億的有56家,10億-30億的有50家。

此外,還有一家10億以下的“袖珍”上市公司,來自濟南的化學原料藥企業ST金泰的市值僅爲7.85億元。這家企業曾經以42個漲停板而聞名,近些年一直在爲“保殼”而戰。

分區域來看,山東16個地級市中,目前青島市上市企業數量最多,爲44家,煙臺市緊隨其後,以2家之差居第二,省城濟南位列第三,總共有34家企業上市。而濰坊市與淄博市位列第二梯隊,分別有24、23家企業上市。此外,上市公司數量過10家的還有威海市,剩餘城市數量均在10家以下。

但市值方面,排序與企業數量排序並不重合。煙臺雖比青島少一家企業,但卻以8130.86億元的市值奪魁,青島則以7276.68億元的市值屈居第二。細分來看,雖然青島擁有2家市值過千億的企業,煙臺只有1家,但因爲魯股龍頭萬華化學在煙臺,且擁有較多百億以上的企業,所以煙臺成爲魯股市值聚集地。

除去青島與煙臺,剩餘城市上市公司市值與數量基本成正比,濟南以5689.48億元排名第三。第二梯隊的濰坊與淄博分別收穫3441.14億元、2548.39億元的市值。同時,市值過千億的城市還有威海、德州、濟寧,分別爲2122.28億元、1191.90億元、1054.80億元。

市值規模最小的是日照市,該市只有日照港一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爲88.58億元。

作爲工業和製造業大省,山東目前227家山東上市公司中,有177家屬於製造業領域,而這177家制造業企業的總市值超過2.6萬億,在山東板塊的佔比超過7成。而從細分領域來看,化工、生物醫藥、家用電器、電器機械設備、汽車、食品飲料等10大行業總市值均超過千億元。

再對比山東與那些“標兵”省份的上市企業行業分佈,可以明顯發現山東的上市企業偏“重”,製造業或傳統國企是主力軍,民營企業與高新技術企業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山東經濟發展的後勁不足。

事實上,近年來山東也逐漸意識到了中小型企業所具備的活力,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科創型企業開始走向資本市場。同時,國企混改的加速,爲國企引入社會資本,也激發了山東資本市場的內生活力。

“超重”的山東,已經邁入主動“減重”的階段。山東在默默培育、扶持企業上市的同時,上市企業也在慢慢改變着山東。

本次榜單,山東主板市值佔據“大頭”,其中科創板市值達1691億,具體來看,2020年,主板上市公司數量爲109家,總市值爲2.11萬億,佔山東上市公司總市值的62.06%;中小板企業數量爲69家,總市值爲7109.37億元,佔比20.91%;創業板企業數量爲40家,總市值爲4100.29億,佔比12.06%;科創板企業數量爲9家,總市值爲1691.60億,佔比4.98%。

衆所周知,創業板上市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從科技集聚程度更高的科創板來看,本次公佈的魯股科創板市值佔總體市值的比例略高於全國水平,說明在新舊動能轉換之下,成效初顯。但若將山東科創板市值與A股科創板市值相比,得到的數據僅爲4.85%。這一數據遠低於上海、北京,二者的比例在20%以上,同時與江蘇、廣東也有較大差距,這二者的數據均超過10%;此外,浙江也排在山東之前,具體爲6.67%。

縱觀全國,多數省份上市公司的市值排名與該省份的GDP排名在相對區間內有相似之處,上市公司、掛牌企業通常屬於該地區的龍頭企業,其數量和規模大小可以反映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質量。綜合2020年魯企排隊、輔導企業數量,不僅創下近年來新高,以新興產業爲代表的企業更是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成爲帶動山東經濟轉型的“新引擎”。

重數量還是重質量

青島如何揚起資本“龍頭”

隨着城市競爭力範疇與衡量標準增多,城市資本市場競爭力也成爲熱議話題。

而作爲擁有44家上市企業的青島,可以說是山東半島的區域資本領軍城市,但以市值論英雄卻不敵煙臺,要數量還是重質量,成爲擺在青島這個資本“龍頭”面前的首要問題。

當前,青島雖然已經顯現出山東半島資本“龍頭”的態勢,但擁有的市值過千億的上市企業僅有兩家,存在規模不足的問題,不能進一步顯示城市資本競爭力。且在業績方面,雖然多家上市企業逆勢而上,但沒有業績突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存在,缺乏行業領軍企業。回看煙臺,數量上雖不及青島,但因爲魯股龍頭萬華化學在煙臺,且擁有較多百億以上的企業,所以煙臺成爲魯股市值聚集地。

因此,青島需要注重上市企業的質量,培育有競爭力、有帶領能力的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從而讓要素資源更好地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形成產業集羣。

令人欣喜的是,數量驟升的青島上市企業,目前在“質量”上也不斷在提升。如森麒麟作爲國內最早投建4.0智能輪胎工廠中國輪胎企業之一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高測股份產品覆蓋全球光伏硅片產能前十名客戶、海泰新光“領跑”微創醫療器械領域等等,都在推動青島上市企業結構不斷升級。

此外,大力培育後備企業、優中選優、形成企業發展梯隊也是增加青島區域資本佔有率、穩固山東半島“資本龍頭”地位的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