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經過華晨宇和張碧晨的回應,這下全網都知道他們有一個女兒了。

在所有人都沉浸於失望或者祝福的情緒時,五年老粉的我對於這個消息,最大的感受其實是錯愕。

因爲在我的認知裏,華晨宇不會和“愛情”這兩個字扯上關係,至少不應該是現在。

2013年華晨宇在《快樂男聲》出道,雖然拿下冠軍但賽後的資源卻並沒有非常好。

那是一個極其尷尬的年代,新老交替之下很多才華橫溢的歌手被埋沒,只要華晨宇在上升期走錯一步,後續就很難再絕地翻盤了。

而且華晨宇背後的公司是天娛,一個圈內著名的“吸血鬼”,曾經親手毀掉了數位歌手的前程,甚至算得上是天價合約的初代目。

寄居於這種公司之下,華晨宇的處境其實遠比想象中糟糕一些。

所幸他挺過來了,從《花兒與少年》的罵聲中突出重圍,在新人扎堆崛起的大環境裏站穩腳跟。

不可否認華晨宇早期營銷很嚴重,團隊爲了把他打造成“新生代領軍人”進行了大量炒作,以至於現在仍然有不少人對他嗤之以鼻,認爲華晨宇的成功不過是流量泡沫。

但是當你真正瞭解過這位歌手就會發現,幸好他的團隊懂得營銷,否則以他的歌曲路數想在後浪不斷的歌壇冒頭,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從有樂壇這個概念起,情歌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不論什麼類型的音樂只要“談情說愛”,就能輕易收穫一大批聽衆。

溫暖的情歌讓人心情愉悅,悲傷的苦情歌讓人撕心裂肺,這種人類基礎情感永遠是話題,也永遠是藝術形式裏的常見元素。

但華晨宇偏偏反其道而行,在他的作品裏你幾乎找不到愛情的影子。

一個不唱情歌的vocal,想要憑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主題,在華語樂壇裏走到頂點,這個想法簡直不切實際。

不論華晨宇唱功有多麼優秀,腦袋裏有多少奇思妙想,營銷纔是拯救他的關鍵要素。

所以我向來不反感適當營銷,只要合理只要推出來的這個人配得上。

五年前華晨宇加盟《天籟之戰》,幾場改編直接刷新了我對他的印象。

不知從何時起,《花兒與少年》裏那個極度需要照顧的小屁孩,已經逐漸蛻變成了舞臺上的大魔王,那股爆發力是我在其他歌手身上不曾見過的,尤其是90後的新生代裏能夠與之抗衡的寥寥無幾。

如果非要從華語樂壇近十年找一位代表,那麼這個人非華晨宇莫屬。

而華晨宇始也終貫徹着自己的音樂理念,先後在《歌手2018》和《歌手當打之年》裏綻放光彩。

在《歌手2018》的比賽裏,華晨宇唱《齊天》《孩子》《雙截棍》《山海》,各種類型都在嘗試,但唯獨缺了愛情的故事。

到了《歌手當打之年》華晨宇開始唱《寒鴉少年》《鬥牛》《新世界》《降臨》《荒野魂鬥羅》。

除了翻唱《我們》又是清一色的“花式歌曲”,似乎在華晨宇的創作理念裏,愛情永遠都和他不相關。

事實上早在快男階段,華晨宇就說過自己的創作裏幾乎沒有情歌部分,除了偶爾的幾次舞臺合作過情歌外,他對此諱莫如深。

也正是因爲這樣,我從最開始粉上華晨宇就沒想過他會陷入“愛情”,至少在他還維持特立獨行的風格前,從來沒想過這種可能性。

這些年華晨宇曲風沒變,卻突然被曝出和張碧晨育有一子,唯有錯愕一詞可以形容我的心情。

其實我也知道明星存在“人設”這樣的概念,但是作爲音樂人我更清楚情緒對於歌手創作的影響。

絕大多數情況下,戀愛前後的心態都會有很強烈的變化,再木訥佛系的歌手也會因爲受到愛情滋潤而不自覺寫出“甜蜜歌詞”。

只能說還是草率了,花花徹底把生活和音樂區分開了,兩者互不打擾。

最後我認爲有必要強調“未婚先育”的問題,這絕對不是正確選擇,還請粉絲們切勿盲目模仿。

但同時也對華晨宇和張碧晨的事情表示祝福,兩位當紅藝人受限於各種條件,能夠有這樣一個處理結果已經很不錯了。

希望二十年後華語樂壇能夠迎來一位名叫“華迎辰”的天后,延續華晨宇今日的輝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