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下體檢建議:

經常會有剛剛參加工作的90後小夥伴問我,要不要每年做一次體檢。

我的意見是你若是35歲以下,沒有必要非要每年做一次體檢,這當然並不意味着說你對你自己的健康不重視,年輕的時候我的建議是:有異常不適的時候隨時去醫院做檢查,而沒有必要走進體檢中心,每年給自己做一次胸片、超聲、抽血。

年輕的時候,身體出現異常情況的概率是很低的,普遍篩查的價值並不太大,當然你要是非常惜命,也不嫌麻煩,那麼就去。

35歲以下婦科檢查建議:


婦科的檢查我是建議在有性生活之後,每2-3年做一次例行的宮頸刮片檢查。

30歲之後可以做宮頸刮片和HPV的檢查,若兩個都陰性,可以每3年一次檢查;35歲之前也沒有必要每年一次超聲檢查婦科。備孕之前,女方若是有條件,做一個例行體檢瞭解下身體的基礎情況即可。

35歲以後體檢建議:


35歲之後,建議是每年進行一次常規的例行體檢,體檢的項目也不是說越貴的越好,我建議的基礎檢查可以包括:肝腎功電解質(含空腹血糖)、血脂(超過60歲)、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加潛血、肝膽胰脾腎臟超聲、甲狀腺超聲、子宮附件超聲、宮頸刮片+HPV、心電圖、乳腺超聲或鉬靶。

胸片的檢查我個人認爲意義不大,真的要是胸片可以看出來的情況,要是腫瘤就太晚,要是炎症什麼的基本上也會有症狀,45歲以上我建議是考慮每年做一次肺CT檢查。

50歲以上體檢建議:


50歲以上,每5-10年可以考慮進行一次結直腸鏡檢查。

腫瘤標記物,我覺得基本上是一個雞肋,查出來高,不等於腫瘤,查出來正常,也不絕對就排除你沒有腫瘤,我們經常遇到女性查到CA125高的,就緊張得要命,實際上大多數都是良性疾病的問題,不值得擔心。

體檢套餐項目所以並非是越貴越好,合適就好。有些土豪被騙着每年做一次PET-CT,其實典型屬於人傻錢多,PET-CT我們臨牀上通常是用於隨訪惡性腫瘤病人的復發情況,其實小的腫瘤呢,PET-CT也看不到,太大的時候,其它手段也可以檢測出來了,這東西而且是有輻射的,不宜用於常規的體檢。

以上是我個人意見,有別的專業醫生有什麼別的意見歡迎補充。

附:教你看懂宮頸刮片報告

以前傳統的宮頸刮片的方式是用一個小角板在宮頸上刮一下,然後塗在玻璃片上,固定液固定了以後由病理科醫生讀片看結果。

現在用的是薄層細胞塗片的方式,是改用毛刷在宮頸上刷,然後在保存液裏面把細胞洗脫下來,通過離心機把細胞均勻地塗在玻璃片上,這樣的改進措施可以提高片子的可讀性,降低漏診的幾率,通常大家在醫院裏面聽到的是叫“TCT”的檢查,它是Thinprepcytologic test(薄層細胞塗片檢查)的簡稱。

傳統上,宮頸細胞學的結果,用的是巴氏分級方法,用的是1-5級的分類方法。

巴氏Ⅰ級:正常或炎症;

巴氏Ⅱ級:核異質細胞;

巴氏Ⅲ級:可疑癌;

巴氏Ⅳ級:高度可疑癌;

巴氏Ⅴ級:癌;

從2010年前開始,改用了新的TBS分類體系,所謂TBS是the Bethesda System的簡寫,因爲在華盛頓附近的Bethesda討論形成的一個分類體系,因此有了TBS。

我們下面重點來幫大家看懂TBS的結果。無論是哪個廠家出的結果,大概都會在TBS報告裏面闡述幾個問題:

刮片的質量:通常是用滿意不滿意來描述,細胞率大於40%是刮片滿意的標誌。若是刮片質量不滿意,可能是有炎症,或者刮片的時候取的細胞量不夠,讀片的醫生不能幫着給一個結論。若是出現報告不滿意的情況,可以考慮在炎症好了或者必要的時候重複刮片。

非特異性的發現:宮頸刮片檢查對於陰道內的感染也是可以有幫助的,若是在刮片內提示有念珠菌、滴蟲、細菌性陰道病的情況,那就需要針對相應的炎症的情況進行治療,也有些特殊的病人,報告會提示放射治療後改變或者萎縮的情況。

是否有內宮頸管細胞:若是在刮片內看到有內宮頸管細胞,說明標本取材還滿意,有些女性在絕經後不太好獲得內宮頸細胞。

分類:這個是一個最重要的信息,所以前面的不太會看也沒關係,就看這一個結果好了。大概會給出以下的幾個可能的結果:

a. 正常:恭喜你,這個結果說明至少在你的刮片細胞裏面沒有發現不好的細胞。

b. 非典型意義的鱗狀細胞ASC-US(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有些地方又稱爲“未確定意義的不典型鱗狀細胞”,出現這樣的結果的時候,是有些不確定性,細胞學醫師無法判讀這個結果的含義,但是又有些不放心,因此標記爲ASC-US。臨牀醫生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可以有兩個選擇,要不就在3~6個月以後複查刮片,要不就是查HPV,若是HPV陽性,那麼建議下一步要做陰道鏡檢查取病理結果,若是HPV陰性,就可以觀察下去了。

c. ASC-H( Atypical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SIL)不典型鱗狀細胞傾向上皮內高度病變:這個細胞學的醫生提示臨牀我雖然不確定它的意義,但是傾向於不好,因此這樣的情況下,通常是需要陰道鏡檢查和活檢的。

d. 低度鱗狀上皮內瘤變LSIL (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出現這樣的一個結果,提示發現有異常的細胞,需要進一步的陰道鏡檢查和活檢的。

e. 高度鱗狀上皮內瘤變,HSIL(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出現這樣的一個結果,提示發現有異常的細胞,比起LSIL更進了一級別,預示着不好,這樣的結果是需要進一步的陰道鏡檢查和活檢的。

f. 不典型腺細胞:這一個結果提示子宮頸、子宮內膜、輸卵管或者卵巢的來源的腺細胞腫瘤的可能性,通常情況下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來了解這個不好的細胞來自於哪,此時往往需要超聲、宮腔鏡、刮宮來進一步明確。

g. 鱗狀細胞癌或腺癌:若是報了這個結果,那就不是好結果了,直接找醫生看去吧。

宮頸刮片的結果是一個篩查,不是最終的診斷

即便結果不好,也只是提示問題,下一步的處理,通常是需要通過陰道鏡檢查和病理活檢來明確的。若是CIN1(LSIL),病變程度還不太嚴重,可以隨訪觀察;而進一步的病變如CIN2或者CIN3(HSIL)則是癌前病變,此時你需要做一個LEEP或者錐切切除部分的宮頸,若是切除乾淨,以後也就可以繼續隨訪就可以。若是切除出來是浸潤癌,那麼下一步就需要進一步的處理了。

刮片結果正常不等於你絕對正常,受技術方法的限制,宮頸刮片是有一定的假陰性的比例的,親自經歷過幾個宮頸癌的病人,手術之前半年刮片結果正常。所以這就是龔大夫爲什麼最近在強調若是有條件,30歲以上的女性,可以同時聯合HPV和TCT的兩項檢查以降低假陰性比例的機會,參閱《30歲以上女性重視HPV篩查》。

感謝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細胞學實驗室程雪梅老師對本文[教你看懂宮頸刮片報告]的審覈。


龔曉明,婦產科自由執業醫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原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8年自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後一直在北京協和醫院工作期間,主要從事普通婦科、婦科泌尿的相關專業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2013年底,加入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科團隊,擔任婦科副主任、微創組負責人,主要從事婦科微創、婦科泌尿和婦科整形相關的臨牀工作。2015年2月開始,成爲自由執業醫生。2016年3月聯合國內90多位婦產科專家創建沃醫婦產名醫集團,2018年在全國多地建立沃醫子宮肌瘤微無創治療中心擔任首席專家。

擅長疾病: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的微無創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