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娛樂形式的多樣化,尤其是智能手機的高度普及,央視春晚的受關注度已經下降很多,不再像過去那樣總成爲全家人期盼的年度大餐。不過每到春節之前的一段時間,春晚還是會成爲一個小熱點。

比如這一年誰將會上春晚,誰與春晚無緣,又有哪些流量明星能夠登上舞臺。另外由於語言類節目每年都受到關注,因此現在就有人提出來,春節晚會能不能少安排些歌舞節目,多安排大家更爲喜歡的語言類節目呢?過年不就圖個樂呵嗎?

咱們今天就主要說說這件事。

01

首先從節目單來看,語言類節目到底是多是少。其實這些年語言類節目的數量並不少,只不過由於春晚關注度降低,大部分語言類節目精彩程度降低,加上笑星不夠耀眼,才顯得語言類節目變得少了。

拿2020年春晚節目單來看,整臺晚會四個多小時,共有八個語言類節目,其中一個是相聲,其餘是小品。這樣的數量,平均到每小時有兩個語言節目,每個持續十分鐘左右,可以說他們佔去了大概1/3的時間,可以說並不少。

再看歌舞類節目,這類節目顯得喜慶熱鬧,數量當然也是多的,而且由於歌舞相對語言類節目顯得更爲細碎,而且時長比較短,因此也就顯得多了很多。對於大部分觀衆來說,歌舞類節目中的歌曲倒還願意聽一聽,而涉及到純粹的大型舞蹈類節目,就沒有太多看頭了。

可以這麼說,這些年舞蹈類節目每年都安排那麼多,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恐怕還是很多年前的《千手觀音》。那還不能說是精彩,簡直可以用震撼來形容。

02

然後我們再來看,語言類節目還能不能增加?恐怕是很難的。

一方面是創作難。相聲和小品本來就不容易創作,而春晚相聲和小品就要加一個“更”字。這類節目本來是要逗大家笑的,但由於春晚需要反映的主題太大,需要顧忌的問題太多,因此創作者和演員一般只能畏手畏腳完成,束縛住手腳完成的作品斷然不會十分精彩。每年春晚能出現六七個新語言類節目,已經算是勉爲其難。

另一方面是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安排。即使有更多的語言類節目被創作出來,春晚也不可能全部安排,因爲春晚最難辦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全面平衡,要照顧到全中國的各個方面,各種人羣。我們能夠看到,每年的春晚都要安排一個雜技節目,這樣的節目當年讓人驚歎,如今到底還有多少人感興趣?但多年的習慣沿襲下來,可能真的有人是會看的,因此也要儘量照顧到。

除了常規節目,每年還要介紹全國道德模範,安排戲曲和魔術等節目,其他的節目沒有辦法壓縮,因此即使有更多語言類節目,也安排不下。

03

更進一步說,哪怕整臺春晚都安排成語言類節目,做成相聲小品晚會,在其他限制都不變的情況下,你能確保自己看到的肯定比一臺拼盤晚會更精彩嗎?想想曾經那麼精彩的《歡樂喜劇人》,那還不都是相聲和小品,如今還一直追看的忠實觀衆還剩下多少?

對於春晚,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如今只能抱着平常心來看待。節目不夠精彩不要緊,至少你還有其他選擇,對不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