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斗膽預測下 2021 年的創投市場,這 11 條你覺得哪些能中?

來源:IT桔子

作者:Judy

當下的世界正處在高度不確定性中,這其中有政治博弈帶來的貿易、經濟波動,也有病毒帶來的對人類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影響。

2020 年內發生太多影響創業與投資的大事件,其中一些甚至會對創投形勢帶來長期深遠影響。

到了 2021 年,雖然人們期望‘翻過 2020 這一頁就好了’,但世界運轉並不是地球成功環繞太陽一圈、撕掉一頁日曆就會真的進入全新的狀況——

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控制、國內疫情也在‘常態化’偶發出現;

新當選的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是否會發生變化,中美貿易摩擦將更嚴峻還是得以緩和,這仍是一個疑問;

國內方面,政府針對互聯網巨頭的壟斷監管也必將對當下的互聯網格局產生影響……

2021 年,全球或將進入到更高層級的‘不確定性’中。但是,風險投資,本身就是要學會與‘不確定性共舞’,在不確定性中尋找機會。

在 2021 年初的節點,我們基於當下全球大國博弈、國內政策趨向、創投市場情緒,以及 IT 桔子現有數據所反饋的信息點,再次謹慎、樂觀的對未來一年的中國新經濟創業、投資、募資形勢做出預測——

1,2021 年新增創業公司數量將持續低迷。

2020 年成立的新經濟創業公司數量環比下滑 54%,這已經是持續 5 個年度的下降。在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戰、資本寒冬、高度不確定的大環境中,創業的風險再度被提高,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創與反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出發創業不會是太好的選擇。

2,未來一年仍會有‘光環創業者’勇闖危機出來創業,並獲得資本追逐。

在新經濟領域,純粹的草根創業依然艱難,但有‘光環’、容易得到資本加持的創業者將更希望在危機中尋找契機。所謂創業光環包括但不限於:BAT 華爲京東小米美團等互聯網科技大廠的高管;大型線下零售、家居、餐飲等領域的高管、區域負責人;醫藥、芯片等領域學術大拿、技術專家;連續創業者等等。

3,一線城市仍然相對是創業活躍高地,同時三四五線城市的活躍度將會有顯著提升。

一方面,互聯網規模性機會減少,在各個地區有所沉澱的各行業創業者都有機會從‘解決地區性問題’出發而開始創新創業。當深處一線城市的巨頭們想進軍‘下沉市場’時,‘地頭蛇’可能會更先嗅到機會;另一方面,創新創業的政策扶持,在近兩年才真正傳遞到三四線城市。互聯網創新空間、稅費扶持、招商引資,正在進一步的落地在更低線的城市中。政策的傾斜始終顯著的影響創業與投資的動作。

4,一級市場投融資交易數量或進一步縮減,但交易金額將增長。

創業公司數量在減少,意味着可投的池子變小,少數值得投資的公司會被踊躍爭搶。市場資金將密集進入少數初創或已較爲成熟的公司中。這種已發生的狀況在接下來一年或不會改變。

5,新消費品牌、醫藥、產業智能化將成爲熱門投資方向。

疫情的不穩定性讓線下餐飲等受到很大影響,但得益於直播帶貨、私域流量運營、社羣傳播等線上營銷、售賣渠道的成熟,新的消費品牌仍有大量機會——中國當下的互聯網足以支撐新品牌們在線上完成用戶觸達、認知、消費下單的全流程;

醫藥研發創業進入泡沫期。在政策鼓勵、疫情催化、科創板的寬鬆退出渠道幾方面作用下,未來一段時間仍會有大量新增醫藥公司出現。但醫藥研發已經出現魚龍混雜、爲了追逐資本而創業的現象,值得業界警惕;

立足於傳統產業、將互聯網當作底層支撐的變革機會將成爲新的創業機會點。工業、零售業、農業等數字化、智能化創業公司已開始萌芽,並有不少得到資本支持,2021 將會有更多創業者與資本進入產業智能化;

受到國家政策扶持,芯片相關公司也將會成爲創投市場小熱點,但這類公司更多集中於少部分相關產業集團周邊,大衆難以參與其中。

6,中國資本出海腳步將放緩。

2019 年下半年時,中國 GP 形成的一大共識是出海投資——一方面是投資北美科技、醫藥企業,另一方面是投資東南亞、印度等新興市場。

但隨着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對中國資本在美投資的限制,成功‘勸退’了不少中國投資者——創新工場關閉美國辦公室,BAT 在美投資總金額下降 84%;

2020 年 4 月份,印度商務部推出了新政策,聲稱要阻止‘國外資本投機主義收購印度企業’,政策要求,來自印度鄰國的所有外國直接投資(FDI)都必須得到政府多個機關的批准。新政策直接影響了中國資方對印度的投資:中國對印度公司的投資從 2019 年上半年的 12.3 億美元下降到 2020 年上半年的 2.63 億美元。

而在東南亞、非洲等地,雖然沒有政策限制,但在疫情的衝擊與區域封鎖之下,對於創業公司發展和投資交易本身的進行都有很大的考驗。

7,股權投資市場的 GP 機構或將進一步出清。

一方面是募資難,一方面是好項目爭搶難,GP 市場的馬太效應也愈發顯著。

IT 桔子數據顯示,2020 年內至少有出手參與過 1 次投資的天使機構有 274 家、VC 機構 1650 家、PE 機構 434 家。這些天使/VC/PE 加起來約佔機構總數量的 30.8%——這意味着,有接近 7 成的機構在 2020 年沒有參與任何投資事件。

而在這有幹活的 3 成機構中,其中的 78% 在 2020 年出手投資次數在 5 次以內。如果把每年 5 次以上出手投資算作‘活躍機構’的門檻,那麼 2020 年市場上僅有 6.6% 的活躍投資方了。

經緯中國張穎在近期的媒體採訪中直言:‘好項目能投資進去的就是那不到十家的的頭部機構,很多腰部的機構可能都沒有機會參與搶奪。’

8,國家隊出資仍爲主要 LP 來源,但或將更加審慎。

在人民幣募資艱難的 2019 和 2020 年中,政府直接出資或引導基金出資成爲市場重要活水。不過,政府管引導基金的思路是和社會化母基金不一樣的是,政府引導基金出資人有特殊的利益,比如說招商、服務,這些利益必須被滿足出資人才更願意提供支持。未來財大氣粗的政府引導基金也會進一步規範出資流程、方式、關注投資方向、投資收益等。

9,險資或將成爲繼國家隊資金外另一大募資活水。

2020 年 11 月,銀保監會發文《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取消對險資在財務性股權投資的限制。

通知強調可以運用自有資金和與投資資產期限匹配的責任準備金,表明監管有意對投資的穩定性加碼;與此同時,成長期早期項目被允許投資,考驗風險厭惡型險資風控水平。近 20 萬億資本蓄勢待發,利好創投募資。

10,外資加速佈局中國資本市場,美元基金或更加興盛。

2020 年 4 月 1 日起,中國金融市場全面開放,期貨、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紛紛取消。4 月 14 日,銀保監會也取消了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 10 億美元總資產的門檻要求。整個金融業對外資准入的限制已全面取消,頂級外資巨頭加碼中國市場的大幕已經拉開。

回首 2020 年的募資市場,成功完成大額募資的基金,接近 90% 都被美元基金所佔據。

不論是從穩定性、回報性而言,押注中國是海外投資者的必然選擇。

11,反壟斷法的推出或將遏制 BAT 等巨頭企業的投資併購節奏。

2020 年 11 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對涉及協議控制(VIE)架構的經營者集中、平臺基於大數據和算法實行差異性交易價格、‘二選一’等敏感話題均有涉及。消息發出時,美團、騰訊、阿里等相關公司的股價都大幅下挫。

近些年,互聯網巨頭通過投資併購不斷擴張邊界,他們已經成爲大衆生活、工作中的基礎設施,在某些領域形成實質性的壟斷。壟斷會遏制創新。

當監管盯上巨頭的業務邊界問題時,或許給了更多創業公司獨立成長、發展壯大的機會——在一些新的業務領域,巨頭或將受到約束,不再像此前幾年一樣自如的聚集資源砸進去,而輕鬆碾壓創業公司。

此外,巨頭的戰投、併購節奏也或將放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