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

世界上最難的解決的糾紛在哪裏?在社區。因爲在這個物理空間內,人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足點上據理力爭。

當前,基層社區矛盾糾紛不斷增加。而針對社區矛盾的化解渠道,主要爲兩種:一是撥打“12345”熱線,二是尋找社區居委進行調解。“12345”熱線屬於公共服務系統,對於圍牆內的物業糾紛、家庭糾紛、鄰里糾紛等私人利益訴求,解決效率不高;而居委有責無權,調解能力不足,化解矛盾作用有限。

臺盟上海市委在走訪了黃浦、浦東、普陀等區的多個社區後發現,近年的基層社區矛盾糾紛解決還存在過度法治化現象。“基層相當部分的民事訴訟案件起因只是一些小矛盾,這些本可以通過非訴訟調解方式就地解決的矛盾,因爲一些社工、基層民警、街道綜治部門消極應對,引導居民去‘打官司’解決,讓法院成爲了基層社區糾紛處理的‘第一道防線’,大大浪費了司法資源。”全程參與調研的政協委員張錡向記者介紹,居民區上下家漏水是社區的高發問題,也是法院受理的高發案件。很多居民因爲在社區維權困難,爲了幾千塊的小標的去法院打官司,類似的糾紛,應該讓“兩張網”發揮作用。

臺盟上海市委建議把社區圍牆內治理中的“急、特、難、頻”事項,納入街道城運中心,依託“一網統管”,通過流程再造和優化,積極推進問題處置,實現基層矛盾不出社區。

“而要達到這個效果,首先要確保執法力量切實下沉到社區。”以治理上下家居民漏水矛盾爲例,“一網統管”的應用場景,應該是由街道城運中心指揮平臺通過政務微信派發案件,安排城運中心網格綜合處置隊員佩戴執法記錄儀赴一線執法,安排水務專業處置人員上門覈實情況,協調解決後再讓居委跟進。如居民對處理結果不滿意,可再撥打12345,通過複覈案件的形式再次尋求幫助。

若涉及法律問題,則可運用“互聯網+綜合法律服務”技術,在上海基層打造“社區微法庭”,讓社區居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優質法律服務,摸索出社區司法服務“一網通辦”工作模式。

網絡時代,人民羣衆對矛盾糾紛化解也有了新需求、新期待。臺盟上海市委建議打破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局、街鎮等部門的信息壁壘,建立制度以確保各部門不同層級可共享信息,實現多部門實時聯動,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讓糾紛化解從“線下跑”向“網上辦”轉變,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