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2021年1月20日,由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以下简称,北大血研所)主办的主题为“破万为新生,创新因使命”活动在京举行,以纪念该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数超过一万例。

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人一旦患上了白血病,就等同于生命走到了尽头。作为一种恶性血液疾病,白血病位居儿童恶性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成人恶性疾病死亡率的第六位。而研究表明,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俗称骨髓移植)。北大血研所被视为白血病患者的新生之地,这里是中国最早迎战白血病的地方。

1964年,“中国骨髓移植奠基人”陆道培院士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完成亚洲第1例、全球第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一位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士得以新生,创造了世界骨髓移植存活时间最长纪录;1981年北大血研所成立,同年成功进行了我国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创了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先河。

2004年以来,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传承并带领团队创建首个非体外去T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被国际同行认可的“北京方案”,该方案成功突破移植禁区,解决了供者来源匮乏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由此,骨髓移植的供者范围从直系血亲扩大到叔表亲属,进入了“人人都有移植供者”的新时代.如今,“北京方案”已经覆盖中国95%、全球50% 以上半相合移植病例,成为目前全球治疗白血病的主流方案,造福全世界的血液病患者。年移植例数,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个位数,逐渐递增,到2019年增至千例数,再到2021年初完成第10000例骨髓移植。

黄晓军说,2018年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获批成为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直以来,北大血研所半相合移植的患者生存率在全球名列前茅,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达70%—80%,非恶性血液病患者达80%—90%。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白血病终将被彻底攻克,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