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王旭的收藏工作室,猶如置身一個光影世界。倉庫裏來時“灰頭土臉”,形如塑料垃圾的底片,經過清理、放制、裝裱等環節重新大放異彩,無聲訴說着舊日故事。

走進王旭的收藏工作室,猶如置身一個光影世界。

2016年,王旭所藏底片數量就已達到驚人的30萬張。他期待,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建立一座影像博物館,讓更多的人通過老底片2021年1月23日《北京新聞》。

留住回憶

底片中的孩子們已過花甲

最近這一年,王旭大部分時間都埋首於大興一處僻靜廠房裏的工作室。他將近幾年始終沒空整理的好幾箱底片細細挑選了一番。“成效顯著!”他樂呵呵地拍拍身邊十來個鋁製文件箱,它們堆成半人多高,裏面妥善安置着新近放大出來的影像圖片。

箱子打開後,時光隨之流轉,1955年的北京先農壇體育場出現在眼前。主席臺上方,懸掛着“全國第一屆工人體育運動大會”巨型牌匾,臺下依稀可見一支二三十人規模的樂隊;鏡頭一轉,第一機械和公路運輸足球比賽如火如荼……

全國第一屆工人體育運動大會。

“我在網絡上搜索了各種資料,沒有發現過第一屆工人運動會的影像。”王旭略顯激動地表示,這批運動會的底片,記錄了開幕前、開幕後以及運動員與學生的遊園活動。連同1955年閱兵的底片一起,總共多達300餘張。

除了放制照片外,王旭還常將有意思的底片分享到朋友圈。一組展現“北京紅十字會衛生活動”的底片中,四名來自當年和平里四小的學生斜挎紅十字方形小箱,身後是兩層高的教學樓。此外,還有佩戴紅十字袖標的小學生逐桌爲同學檢查指甲、全班集體做眼保健操的場景。“照片裏的孩子,如今應該都已過了花甲之年。”

衛生員爲同學檢查指甲。

若問所藏年代最早的底片,王旭抻出一張放制完成的大幅黑白照。七八匹馬錯落站位,十餘人有的騎在馬上,有的站在旁邊牽繩。根據人物的辮子、服飾等,他判斷照片應攝於19世紀末。“那時候相機要事先支好,看他們分散得隨意,其實是認真擺拍的,很有儀式感。”

人物後方,兩棵旁逸斜出的松樹映襯着牌樓,這是哪兒?王旭發動圈內同好“羣策羣力”,還真給找着了——現今的門頭溝區文物保護單位“蘆潭古道”(戒臺寺至石佛村段)。有騎行愛好者親自走了一遭,發現松樹還在原地,就連形狀都和上百年前別無二致。

二次創作

老照片重現百餘年時空

粗略算起,王旭的底片收藏始於2003年,那會兒很少有人對收藏底片有興趣或行動。

參加工作後,辦公室裏王旭年紀最小,拍攝日常活動、管理相關器材等,領導都交給他,漸漸地,攝影真正成爲了他的生活方式。而拍多了京郊風景、蝴蝶蜻蜓,王旭也在思考,影像的意義除了遊客照風光照,還有什麼?

北京馳名商品“鹿牌保溫瓶”。

老家定州一次攝影協會活動上,他結識了當地知名攝影師席成。對方家裏有個三層小櫃子,不少底片打着卷兒塞在裏面。見到那些曾經被鄭重定格,如今卻殘破不堪的膠片,王旭被觸動了。“就覺得有股衝動,想把它們好好保存。”

繼收藏這第一批底片後,王旭2004年欣賞了一場影展,舊時光的魅力令他對老照片、老底片更有興致。2005年起,他常去大柳樹、潘家園閒逛,開始大量收藏底片。或許那會兒叫“收留”更爲合適——正值數碼相機迅速普及,許多家庭甚至單位,認爲保留底片不再有意義。伴隨搬家及城市變遷,底片被大量遺棄,像垃圾一樣裝在編織袋裏,被當做塑料賤賣,或者回收了去提煉白銀,買上一大袋只要幾百塊錢。

上百年前的蘆潭古道。

十餘年間,埋首於成堆影像“垃圾”成了王旭一大樂事。五年前,他的藏品數量即已達到驚人的30餘萬張底片、3萬餘張老照片,縱跨約130年曆史。

影像資料浩若煙海,通常一批底片到達,王旭會連同包裝內的紙片、信封、筆記本等重要解讀線索共同置於小倉庫的一處,然後會將同內容底片整理爲一冊,藉助觀片器挑選感興趣的底片,在暗房使用傳統銀鹽工藝進行手工放制。

這是他最享受的環節,通過調整明暗反差、曝光時間,將影像裏最好的或自己最想表達的地方呈現出來。幾十甚至上百年後的“二次創作”,重現底片中幾十甚至上百年前的人物或場景,常令人有與時空對話的奇妙感慨。

助力研究

用舊影像印證真實歷史

在梳理影像資料、翻查相關背景過程中,王旭對有價值的影像資料甄別獨具慧眼。

王旭在暗房觀看底片。

2015年,王旭將珍藏多年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西藏和新疆人民生活的照片及底片、東方紅劇照及底片共1000多張無償捐給了國家博物館。2016年5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捐《北支派遣紀念》照片集,百餘張原版照片出自一個名叫“騰島泰男”的日本侵華士兵之手,真實記錄了日軍在南京多處屠殺我同胞、屍體堆積如山的慘烈場景。

這本照片集,便是王旭在尋找日軍侵佔家鄉定州時期影像時意外發現的。“當時館長打電話聯繫我,希望過來看看。他們一行五人到了我這兒,一眼看到這些照片就非常激動。”王旭明白它們對紀念館的重要意義,當即同意讓對方帶走。後來紀念館辦了一場捐贈儀式,他依照允諾,將相冊正式捐出。此後,他繼續將日軍侵華相關底片和照片按地域歸納,已形成東北、華北、華南等多個系列。

開國大典、女性、兒童……在王旭已成規模的收藏主題中,大有大的厚重,小有小的情懷。“各種主題對不同的人來說,都是有意義的。”他饒有興致地談起,自己曾發佈了一張日用化工廠照片,有兩位同學在工人中驚喜地找到了各自的媽媽。另外一張老底片中,一羣兒童穿着花衣服,身背腰鼓,裏頭的一個小女孩居然後來成了王旭的妻子。“去年我們發現的,那是她10歲時參加活動。她不知道世上有影像記錄了當時的模樣,興奮之情難以言表。”

近20年收藏生涯,王旭沒有做過大規模展覽或開發商業用途,反倒有越來越多的各地政府、博物館做研究時找來,他也竭力提供幫助。“開始就是喜歡,漸漸就覺得確實是一種責任。看到特別重要的東西,如果不收,會擔心它去了哪兒,能不能得到妥善對待。”

轉發:北京晚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