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卻遭到質疑,死後12年被證實

“猴子最討厭什麼線?——平行線,因爲沒有相交(香蕉)。”

這個腦筋急轉彎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小編當年第一次聽到還是咱數學老師說的,用來讓我們理解何爲“平行線”。

公元前3世紀左右,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把人們公認的幾何知識進行了整理和研究,推導出了一系列定理,並且組成了演繹體系,寫出《幾何原本》一書,形成了影響世界的“歐式幾何”,由於裏面大部分涉及的是平面上的幾何,所以也被稱爲“平面幾何”。時至今日,它仍然是幾何學中的權威定律,其中便包括“歐幾里得第五公設”(即平行公設)。

然而科學的發展,就是讓人不斷推翻的,1826年,一位俄國數學家公開宣佈: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此言一出,震驚全球,然而可惜的是,這位科學家直到死去,都沒能讓大家相信他的言論。

1792年,一個健康的男嬰在俄羅斯呱呱墜地,父母爲他取名爲尼古拉斯·伊萬諾維奇·羅巴切夫斯基,這個孩子從小便天資聰穎,對數學尤其感興趣。15歲那年,羅巴切夫斯基便輕鬆考入喀山大學,19歲便獲得物理數學碩士學位,24歲成爲學校教授,35歲被推選爲喀山大學校長,由此可見,羅巴切夫斯基的能力是多麼非凡。

對數學如此喜愛的羅巴切夫斯基自然早早拜讀了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並且一一驗證了裏面的定理,然而唯獨“第五公設”無法證明,其實不止羅巴切夫斯基,從公元前3世紀到19世紀,全球無數數學家嘗試了各種方法,都沒能證明“第五公設”,於是羅巴切夫斯基大膽地認爲——其實“第五公設”根本就不存在!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年裏,羅巴切夫斯基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證明它不存在的驗證上,這一驗證,就是10年。

1826年2月23日,時年34歲的羅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學物理數學系學術會議上,鄭重地宣讀了他人生第1篇關於“非歐幾何”的論文——《幾何學原理及平行線定理嚴格證明的摘要》,這篇論文的出現,標誌着“非歐幾何”誕生,即“不同於歐幾里得幾何學的幾何體系”。

羅巴切夫斯基提出:“假設兩條平行線無限延長時,它們會在無窮遠處相交,即兩條平行線可以相交;三角形的內角和也可以不等於180°”。

羅巴切夫斯基不但沒有得到同行們的認可,反而遭到了“傳統”數學家的反對甚至譏諷,認爲羅巴切夫斯基根本是“莫名其妙”,甚至會後羅巴切夫斯基主動找他們討論,大家都冷漠地拒絕了他。如今想來,這是一件多麼可惜的事情,大家的“傳統守舊”讓一個跨時代的概念被迫推後。

但是羅巴切夫斯基沒有放棄,他回到學校後繼續探索“非歐幾何”的奧祕,並於3年後發表了《幾何學原理》一論文,結果當年著名的數學家奧斯特羅格拉茨基院士看完後直接挖苦、指責、攻擊羅巴切夫斯基,認爲“羅巴切夫斯基校長的這部著作謬誤連篇,因而不值得科學院的注意,恐怕他是想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

更有甚者,在雜誌上公開指名對羅巴切夫斯基進行人生攻擊,羅巴切夫斯基最後被迫離開自己喜愛、奮鬥一生的工作崗位,精神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後來他的愛子還病逝了,從此羅巴切夫斯基一蹶不振,很快便離開了人世。甚至到他死後,那些“同行”都還在嘲笑他的發現。

轉眼間12年過去了,1868年,意大利數學家貝特拉米發表了“非歐幾何”的論文,再次引起了數學界的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研究“非歐幾何”、“超空間幾何”,羅巴切夫斯基終於“沉冤昭雪”,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大家紛紛讚譽他是“幾何學中的哥白尼”。只可惜他再也不能親眼看到這一切了,真是令人扼腕嘆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