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五天裏,我想跟你說說我和徠卡M10-P的故事

這是我第一次上手徠卡相機,如果能夠被認同,我更願意親切的把徠卡相機稱呼爲“一臺記錄生活的好友”。

在我擁有它的十五天內,我記錄了從廣州到家鄉的點點滴滴。我想跟大家分享,這些天我用它拍攝了什麼。

這就是徠卡M10-P

第一次上手徠卡,我有些緊張,生怕磕碰壞了(一賠可是五位數起步)有點重,我需要雙手握持來獲得最佳的平衡感。

第一眼,我很難看出這就是一臺徠卡相機,它並沒有經典的紅色標識,淺粉色的皮革配上銀色的鏡頭,爲什麼這臺相機可以這麼好看?

它所有的重要信息似乎都集中在頂部的銀色蓋板上,iso,相機型號,快門,拍攝按鈕,包括鏡頭光圈和對焦距離標尺,在頂部也能一眼看盡!

回到機身的正面,它的功能按鍵很少,徠卡簡化了可操作的按鍵,讓我們把精力集中在可以操作的部分!獨特的底部的電池裝卸設計,扣開底部的外殼,裝卸電池,沒有加入當下的充電接口,電池需要額外的充電盒。

熟悉的黃斑對焦,當你撥動對焦環時,再講手指放置在月牙溝拉柄上,透過左上角的取景框,浮現在眼中的是經典,復古的對焦區域,就像在使用一臺老式的相機一樣,徠卡M系列的相機對焦是如此獨特,用經典來形容它,毫不爲過!

每個人對於相機都有不同的習慣和要求,如果你第一次喜歡這種操作邏輯,你會說很好,很棒!如果你難以適應這種操作邏輯,你就會認爲,這是我用過最難用的相機!

如果你習慣一切自動化,對自定義設置快門、iso和對焦環感到焦躁,對畫面沒有預判性,那徠卡M10-P可能不適合你!

徠卡的M10傳承了M系列的經典,它屬於數碼相機的行列,卻繼承了機械相機的復古格調。

當我拿着它,每一次使用,都在進一步的認識它,當你每一次認識它,你纔會逐漸喜歡這個手感,轉動對焦環,拉起ISO的旁軸,很難上手。

我想要掌握它,這種手感難以忘懷,我開始喜歡上用它拍照了,對,我將來有可能想買一部徠卡相機,就像你接觸它時沒有任何的距離感,產生裏親密感。

如果你想擁要一臺記錄生活的最好朋友,不妨考慮一下徠卡M10-P。

未來的任何想象,都構建於記錄的基礎之上

我們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會發展成爲賽博朋克的社會嗎?所有的物質都建構在機械的產物之上?這是一個未知的命題!

而這次衆測的一個主題方向是《未來掠影》,我思考了很多,我是個普通人,喜歡拍拍自己喜歡的景物,我能夠用徠卡M10-P記錄些什麼?大衆能否認可?還是記錄自己喜歡的?

我願意用影像,來替代我的言語表達。

這次有幸去廣州參加了徠卡和愛範兒聯合組織的影像學院,通過徠卡M10-P,記錄了一些廣州的市容市貌。

上午聽完老師Eric Zhang老師的授課,下午來到了廣州 大劇院進行實踐操作。

剛到目的地,就隨手拍了一張,人物隱藏在左上角,構圖是我下意識的行爲

廣州大劇院是一個著名的地標性建築,和Eric老師一起出發,天氣很熱,來這裏拍攝的人們很多,這是我第二次來這裏,太喜歡這裏的一切了,隨隨便便都能拍出一張不錯的照片來,哪怕你去拍陌生人,他們眼中也沒有太強的敵意和防備,可能跟廣州人熱情好客有關。

第一次設置無限遠,剛好記錄同行的朋友正在拍攝廣州塔

這棟建築相當雄偉,我設置的參數不對,後來使用自動檔拍攝

這位大叔後來抬頭看了我一眼,並沒有說什麼,繼續蹲着,我連拍好幾張,選擇了這一張

我對於徠卡相機的操作相當陌生,還沒熟悉對焦,光圈和ISO該如何調配,拍出來的大部分照片要麼過曝要麼過暗,要麼失焦。我請教了同行的朋友,他們對此也一知半解,Eric老師講了基礎操作,但我還沒理解,只能通過自己實操去摸索。

這張其實原圖過暗,索性黑白處理,讓大家的視角落在人物上,我摸了好一會參數

原圖人物的臉基本上全黑,但廣州塔的曝光確實正常的,通過屏幕,我當時也沒搞清楚是否曝光正確

黃斑對焦中虛影和實體兩者重合,這樣拍出來的照片纔是對上焦的,但對焦框內的數字和標識我還是非常陌生,我按照我以往電子相機M檔位的來設置參數,發現拍攝出來過曝和過暗的照片還是很多,很難得出一張準確曝光的圖片,看到同行的人們都拍攝出滿意的照片後,我開始焦慮,煩躁,爲什麼徠卡相機這麼難上手?我以前這麼拍沒什麼問題啊?因此,我開始認爲徠卡M10-P相機難用的結論。最後採用了自動擋拍攝,在暗光環境下,畫面又糊掉了,白白浪費了不少電量。

我開始學習使用黃斑對焦,只有圖2對上了,其他均爲失焦作品,反而凸顯了孩子天真快樂的一面

暗光環境下,自動擋手持拍攝,圖1手抖了一下,黑白處理後有些抽象的意味,圖2我將相機固定拍攝,記錄下店裏的人

我不得不停止拍攝,開始思考,怎麼樣才能拍攝到一張正確曝光內容不錯的照片呢?直到我聽到同行老師們的交流,哪怕你拍出來的照片是錯誤的,那也是合理的,照片通過量來積累的,從錯誤中得出你認爲正確的照片,它就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在想,我拍攝的那些錯誤曝光,失焦的照片,是否也有自己的意義和價值呢?我用它記錄了廣州塔的城市,人文,哪怕是錯誤的,但我喜歡,有人喜歡,它是不是可以得到正確的解讀?

我跟着大家一路同行,尋找各種角度進行拍攝,和大家開始交流,在光影交錯下來回尋找着,那些還沒有記錄下的,我認爲精彩的照片!活動轉眼到了尾聲,一位女學員主動當大家的模特,在光影交織下,讓我們記錄她此刻的容貌,非常漂亮的一位女生,很高興認識了彼此。

主動當模特的小姐姐,人很活潑,也很健談

一位對徠卡影像課程夢寐以求的小哥哥,很幽默,非常積極的用相機捕捉每個精彩瞬間

當未來的某一天,我翻看我過去記錄的精彩瞬間,孩子們在嬉戲,路人主動配合我們的鏡頭,留下歡聲笑語,廣州塔周圍人來人往,在未來的我,也許看不到孩子們的笑容,大家面無表情,像機器人一樣,冷漠的行走的路上,攝像頭無處不在,拍攝也被稱爲一種侵犯行爲,廣州塔周圍已經建立了圍欄,人們只能遠遠的觀望!讓我想到未來科幻電影的深層映射,有可能,這就是將來呢?過去記錄的精彩,說不定就是將來我們苦苦尋找的……………

影像課程上,我很好奇怎麼拍出慢快門的效果,沒想我手持拍攝到了,仔細看,可以看到右側紅燈下等待的人,和飛馳而過的汽車尾燈形成有趣的對比,帶着一點科幻的影子

當天晚上,我和同行的朋友一起去嚐嚐本地特色之一陶陶居,不得不說,味道真的一絕。一路上,或多或少的聊了拍攝的事情,廣州的夜晚的確很熱鬧,走到哪裏都是燈火通明,我用它記錄行人,和路上看到的一切;不少行人橫穿馬路,紅綠燈也不看,也有在廣場上跳廣場舞的,美團外賣小哥穿行在人羣中間........

哪怕是紅燈,大爺大媽們照樣穿梭在紅燈禁止的車流中,圖1虛實相交,魔幻甚至是在別人眼中就是一張廢片,結合圖2來回看下圖1呢,大家會有怎樣的想法?

我最喜歡最後一張,冷暖自然的對比,而對比的顏色下,都坐着等車的人

我很少外出,尤其在夜晚拍照,但徠卡夜晚的畫質真的沒話說,牽手的情侶,聊天的路人,等車的行人,洗衣店裏等拿衣服的人,構成了夜色生活的精彩瞬間,無論是黑白還是色彩,不放大的情況下,你很難發現畫面中存在的噪點,這些圖片我沒有做任何降噪處理

我很喜歡後面的幾組圖片,燈光的映襯下,將人物的輪廓逐漸勾勒

夜晚對於相機的要求更高,手一抖,畫面就糊了,對我和朋友而言,都是一次考驗。一邊拍,一邊聊,好在陶陶居不遠,趕緊休息休息,喫飯!喫飽喝足後,什麼拍攝,都被飽腹的慾望填滿了,腦子裏很難想象未來和現在的生活有什麼關聯,拍攝的有什麼關聯,索性不拍了,自己又不是什麼大師,拍出來的照片說不定發出來讓別人笑話……………嗯,這就是我當時的想法!記錄也是一種主觀的想法,當我對畫面失去了觀察的興趣,想象和成就感,也就喪失了記錄的信心。

喫完飯後,手抖拍攝的唯一一張圖,後面大部分圖片都虛掉了,而虛化是個·不可逆的過程

第二天我去見了廣州一位知名的攝影師朋友,我向他取取經,怎麼用徠卡相機拍照?他初上手時也有點懵,不過他有很豐富的商業拍攝經驗,很快就摸清了徠卡相機的操作邏輯,經過溝通,探討,和摸索,我開始逐漸瞭解它的性格和脾氣了!當你熟悉它,瞭解它時,你會開始轉變對它的看法,它更像是身邊的朋友,人對於不瞭解,不明白,不習慣,不接受的新事物,都會保持陌生的安全距離,而突破這層障礙,會讓你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我喜歡這樣……………

廣州早上堵車非常嚴重,我在這個天橋停留拍攝了20分鐘,堵住了,就動不了了

早起出發去找朋友前,被高德地圖繞暈在酒店附近這座天橋,就像這繁雜的人流,無法辨明前進的方向

後來我索性關了地圖,在橋上看準一個方向,走過去,再開地圖,橋上記錄車流中上班的人們

好在我的直覺挺準,下橋就找到去地鐵站的路

偶遇一位英國的小哥,在他附近時聽他打電話的口音很像,在他毫無察覺時,按下了快門,無論是黑白還是彩色,都有種德味

路上的點點滴滴,權當記錄,這座鋼筋聳立的城市,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人流在大廈的腳下來來回回,也沒抬起過頭,看看大廈的真實高度

這位大叔相當有趣,糾結要不要還車坐地鐵,又糾結用車時間不長,而我在慌亂中,倉促的拿起相機,沒想到焦點剛好落在大叔身上

這盞燈,指明瞭地鐵的方向

地鐵上隨處可見的低頭族,將社交統統轉入小小的屏幕裏,面對面也只有眼神無力的接觸

地鐵到站,貨車修理廠的兩位大哥吸引了我的注意,他們對於我的拍攝並沒有過多牴觸,自然而然的開始彼此的交流

我緊接着去見了我的表弟,中午一起喫了午飯,他看着我手中的徠卡相機,試探性的問了句:哥,我能玩玩你的相機嗎?我遞過去時開玩笑說:小心點,萬一掉鍋裏,煮的可是6位數!我們兩個相視一笑!我將我理解的操作方式教給他把玩,他也尋思着怎麼拍,在電池耗盡前給了我,說:哥,這麼高大上的相機我真玩不轉,我聽說現在不是都流行觸屏對焦嗎?就像手機一樣,點哪裏就對哪裏,爲什麼還有這種相機,要手動對焦呢?我對這個問題,也不知所措,對於德國人而言,也許他們認爲只有這樣,才能傳承他們一直堅持的東西吧!

喫完飯,計劃去廣州塔附近拍拍照片!路上發現了幾個隱藏操作,徠卡M10-P也可以使用峯值對焦的!打開Liveview功能,實時在屏幕上查看畫面對焦和曝光情況!我和弟弟拍了不到一個小時,電池就快見底了…………喫飯時充到了80%電量,一個小時左右只剩下35%了,伴隨着底部的發熱,無奈只好再找地方充電續命。

江邊風景很好,下了一場雨,不少人騎行在街頭

我注意到的是大叔,弟弟說一般不會讓撿破爛,收廢品的人隨便進入這裏,畢竟是高檔的消費區.......

弟弟提議坐電車去看看廣州塔,然後再去趕飛機吧!

這也算是廣州的特色景車了,這裏的建築我很喜歡,電車緩緩駛來,將我們載向夢想的遠方,禁不住想到未來的那種電車,速度超快,甚至來不及欣賞窗外的的風景

電車很快抵達了終點,江邊毫無疑問是情侶的聚集地,我慢慢的開始熟悉徠卡的操作,失焦,曝光過度的頻次開始減少.........這跟我開啓了峯值對焦和LiveView屏幕顯示有關

爲此我去問了下具體什麼情況,得到的回覆是:買得起徠卡的用戶,應該也不差多買幾塊原裝電池吧…………找到一家奶茶店,一邊充電一邊聊弟弟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他想留在這座城市,他覺得這裏適合他,能夠到處闖蕩,見識各種有趣的人,比如哥哥來一趟,就讓他見識到價值十萬的徠卡相機,我們哈哈一笑。

充了一會電,在奶茶店附近捕捉到的一些畫面,莫名最愛圖2,石像戳中了我內心的萌點

充電過程中,我通過網絡搜索發現,原來徠卡相機還可以將照片導入到手機裏,通過WLAN的形式。充電後我趕緊試了下,不過我有些鬱悶,iOS設備可以直接傳輸jpg照片,但傳輸DNG圖片要訂閱會員,但安卓手機傳輸我DNG就不用…………傳輸不僅費時,還費電,一旦傳輸中斷,之前的照片都沒有傳過來……………相當心累!

在離開廣州前的最後三小時,下了一場大雨,我和弟弟去了江邊,輪番用相機記錄了廣州這座城市的一面。隔着一條江,對面不斷建設的大樓,各種建築奇形怪狀,很有視覺衝擊力,也打破了我對於傳統建築的理解,不少人願意爲此買單,未來建築的雛形也許就是以此爲藍本,開始了構想。建築在我的理解中,是很頑強且具有生命力的產物,人類將自己的想象付諸實施,佇立成爲一個地標上幾十年,回看歷史,總有一些被記錄的建築,被展示,被解讀,被想象。

弟弟不喜歡別人拍他,他更喜歡拍攝一些生活中的事物,這些圖是弟弟用徠卡的單色模式拍攝,我後期僅做裁剪和矯正處理

最後兩小時趕往飛機場,地鐵中,我拿起徠卡相機一陣盲拍,大家對於近距離接觸相機,防備的眼神、下意識會刻意的遮擋!

不打開實時取景,需要對畫面進行預判,對焦,光圈,iso,快門,不斷調整。而地鐵的光線很複雜,要不斷的試錯,容錯,下意識的拍,悄悄瞅一眼屏幕,調整參數,接着拍,然後再調整。

這個過程像極了孩子時期我們偷偷的躲在門後面看別人在做什麼,整個過程小心翼翼,不斷的滿足內心的求知慾,認爲它是正確的,是可以被接受的!我就這樣,在地鐵中記錄了來來往往的低頭族,他們或許看到了,但沉浸在手機的世界裏,冷漠的穿梭在這個逐漸失去溫度的城市中,開始映射出將來這個冷漠的社會!

地鐵上拍攝其實比較難,我喜歡用的是峯值對焦,最終我只滿意這兩張,列車員飛速離開和地鐵上乘坐着充滿戒備的眼神

廣州之行很快結束,我帶着徠卡相機回到了家鄉。我的家鄉襄陽是一座三線城市,緊挨着武漢,在湖北省內也算是比較有名氣了。回來後,我開始約朋友出來拍照,看着好友眼中羨慕的眼神,對於一臺價值10W的相機充滿了敬畏和好奇,而我的內心纔開始滿足,儘管,這臺相機並不屬於我!

我的家鄉最不缺的就是人,行走,站立,各種忙碌的姿態,哪怕是週末,大家也沒閒下來

可惜的是,我沒能記錄下朋友看到徠卡相機的表情,動作,把玩相機的那種情緒,這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看到樓下玩樂的孩子們,我有時候在想,內心的想法和做法,爲什麼不能像個孩子一樣的心態,去記錄一些生活的片段

我用剩下的時間,去了我的母校,將相機融進我的工作中,一個人戴着耳機,拿着相機在這座城市中尋找,甚至放棄任何參數的調節,開始盲按,無論拍到的是什麼,不去看,只管按照當下的想法和情緒去記錄。

這幾張都是我盲按記錄下的圖片,當時我認爲拍的太徠卡了,現在看來不過是瑣碎的日常生活而已

直到最後一天,我纔開始翻看我記錄的照片,你會發現,你再也找不到你當時拍攝的那種刺激,興奮,充滿想象力的創作欲。靈感,就像決定性瞬間一樣,在當時的那刻,你記錄了你想要的,當你再回顧時,你找不回你當初想要的感覺了。

這些圖,是我最後一天翻看時,挑選的一部分,我沒辦法找回我拍攝時的那種興奮感,但我很喜歡拍攝的這些圖,我當下的感受是,這些更貼近我的生活了。

未來掠影,記錄源自生活的決定性瞬間

徠卡之父曾說過:我們沒有發明相機,我們發明了攝影。回看照片時,我記錄了很多我認爲光影,畫面比較有趣的瞬間,這些畫面也許很普通,但對我而言,彌足珍貴。

掠影,是我用徠卡相機對生活的所見所聞進行定格,昇華,用我的決定性瞬間,對未來的一種闡述。

如果讓我重新選擇一次,我依然會體驗徠卡相機,因爲我開始熟悉它,開始喜歡那種手動對焦的感覺,甚至是關機依然調整撥輪參數,還有徠卡直出的畫面色彩,濃濃的暗角,我選擇徠卡的理由還是那麼簡單,我喜歡這臺能夠幫我記錄生活的朋友!

最後,將我喜歡的照片展示給各位,希望攝影路上,能夠遇見更好的你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