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星郑爽的“代孕弃养”事件发酵迅猛,很少去关注娱乐八卦消息,今天想来谈谈这场舆论纷争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内容要点:

1.全球代孕产业的现状

2.代孕涉及的法律与道德的碰撞

3.科技能跑赢黑产吗?

全球代孕产业现状

开宗明义,商业化代孕是指代孕者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将与代孕者无遗传关系的受精卵植入子宫内并最终由委托方获得孩子的抚养权的行为。

具体哪些人有代孕需求?

一般是不孕不育者、失独老人、同性恋者、有钱但是不愿意自己生育的家庭、单身男女。

目前,允许代孕的国家有美国(部分州)、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荷兰、印度、泰国、俄罗斯等国,而瑞典、加拿大、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则立法禁止代孕行为。

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对于代孕是否合法这个问题争议还很大,实施的规范程度也不同。

在代孕最为“先行”的美国,Facebook、Adobe、PayPal、哥伦比亚大学等公司和机构的官网上都明文显示自己提供代孕补贴相关费用福利。

星巴克甚至为小时工和一线员工提供生育福利。

美国上市公司公司Progyny,专门做冻卵、试管婴儿、代孕、领养等一条龙服务,如今市值已达到40亿美元。

Progyny拥有80多个企业用户,覆盖了150多万员工,其中最大的前三位客户是谷歌、亚马逊和微软。

根据财报,其2019年的使用率是1.3%,乘以基数150万,也就是大约有2万人使用了他们的服务。

这与美国当下不育症比例提高,非传统生育方式的费用较高有莫大的关系。

看了这些财报数据,大家会觉得美国对于代孕的态度显得十分多元且包容。

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美国50个洲里,截至目前,代孕完全合法的州数量仅为11个。

持完全非法意见的州有3个,其余的洲都有严格的限定和细分保障

,引导对生命的敬畏心和责任心,即使如此,在实践过程中经常面临着各种纠纷。

大洋彼岸的泰国,相比之下代孕成本更为低廉,约为2.5万美元。

她们大多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妇女,根据《人体交易》一书中的描述,产妇们挺着大肚子,10个人挤在一间只有铁架床和电风扇的屋子里,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

最后收费中也仅有1/6到1/3落入了代孕妇女的口袋里。

2016年,印度出台了一部禁止地下代孕的法律草案。一刀切的后果是灰色的印度代孕彻底变黑,就只能越发隐藏到更深的地下。

在印度之外,柬埔寨这两年成为了新的代孕圣地。

因为只要有需求在,就总会有供给。

需要明确的是,代孕行为在我国被明确禁止。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在评论郑爽风波时表示,“作为中国公民,因为代孕在中国被禁止,就钻法律空子就跑去美国,这绝不是遵纪守法。”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代孕产业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以“代孕”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发现,自2012年来,共能搜到400多宗与代孕相关的纠纷判决,且近两年来呈快速增长之势。

被明令禁止的私人代孕纷纷转入地下。

在地下市场,始终活跃着代孕客户、代孕中介、代孕妈妈以及实施代孕技术的医务人员或诊所等。

“90万就能成功包生男孩”“top2学历捐卵报价40万”“十年诞生一万名宝宝”……

这条产业链背后,一头连着无知无畏的无子父母,一头连着贫困地区委曲求全的妇女。

法律与道德的较量

其实郑爽的行为真正激怒大众,是在伦理和道德上触碰到了传统观念的“逆鳞”。

我国相关法规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的买卖配子、合子和胚胎,更严格禁止各种代孕行为。

但是仔细看规则就知道,限制的是违规从事代孕业务的个人和机构,并不能依据这个规则去追究代孕妈妈和委托代孕的人,所以中国公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代孕,至少在中国是不能直接因此追责的。

代孕的相关机构都处于地下,使用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也无法得到保障。

为保证胚胎植入成功率,代孕者要不断地打针吃药,甚至每三、四个月就要尝试一次;包生男孩代孕者怀上女孩要被强行打胎。

反复移植、流产、减胎等手术操作,代孕者的健康和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婴孩的人权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代孕还会造成孩子拥有生物学和遗传学上两位母亲,对传统母亲的定义提出了挑战,进而会带来法律伦理上的问题。

因为国情原因,国坚决不能代孕合法

接下来一起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生育权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吗?

第二、人本身是一种商品吗?

支持代孕合法化的人一般以自由为理论支撑,他们认为人的自由选择权神圣而不可侵犯,用存在即合理解释一切。

在理论里,交易双方可以基于自由选择。

但回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她们真的是自由选择吗?

在贫困的催逼和金钱的诱惑下,处于底层的穷人真的能自由选择吗?

具体的场景里,很多选择都是别无选择。

不加限制的自由,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和霸凌。

这些年,我们渐渐被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侵蚀,只要是自愿且不违法,金钱可以买卖一切。

假如外貌、身高、学历、器官被明码标价,一个个生命将成为商品冰冷地生产,冰冷地买卖。

“商品”质量出来不好呢?是否会被要求退货?

如果“生产机器”因为生产商品时坏了甚至报废了,应该是谁的责任?

甚至只要是缺钱了,最亲密的家人都可能会对你说:“去代孕吧!”

我们真的准备好进入一个一切都待价而沽的社会了吗?

亚当斯密说过:“法律天然具有一种道德理性,在其形式的外壳之下,流淌着伦理的血液”。

道德、伦理的共识,是维系我们这个社会共同体的基石,如果任由以自由之名横行无忌的市场价值观摧垮这样的基石,整个社会一定会陷入混乱与动荡。

韩国电视剧有部电视剧《Kill it》,讲的是韩国财阀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培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这些小孩用来做什么呢?财阀们不抚养不教育,被代孕妈妈生下来的孩子,丢在孤儿院,吃的不好穿的不好,没有名字,每个人只有一个数字代码,他们的用途只是为了培养他们体内的器官,以防财阀老了器官病变,直接可以移植。

如果代孕合法后,那克隆人是不是也有合法化的空间呢?

这是都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也是艰难的抉择。

科技与黑产的赛跑

乱象丛生的代孕黑产,我们呼吁法律与道德的完善,也应该意识到,或许科技才是狙击黑产的有力武器。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

我们是否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清理和屏蔽,更加精准打击违法广告?

我们是否可以严格监控医院药品耗材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我们是否可以让海关检测更加高效化?

从需求端来看,辅助生殖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才是解决生育难题的终极药方。

前瞻性的重编程技术、人造子宫、3D打印等技术的出现,或许能够解决很多人的无子难题,自然也就不需要铤而走险了。

不过技术始终是有周期的,切实对乱象重拳出击才是眼下当务之急。

想要客观公正地探讨代孕的利弊,需要考虑伦理道德、社会现实、法律规章、医疗发展,乃至于社会阶级、贫富问题等诸多矛盾。

或许只有根据前人经验总结出一套完美的制度规定,或者医疗科技再进一步突破,我们才能彻底解决这一“世纪难题”。

但利益驱动的背后,最终受伤的只有产业链的最底端,等到真正失去,一切就来不及了。

我们呼吁用科技和人性之光照耀那些处于弱势的群体,明确不是什么都可以买卖,尤其是珍贵的生命。

最后,也八卦一句,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作为明星偶像,用最低标准来要求自己,合适么?

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