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西鎖沙龍、東保綠洲的國營敦煌陽關林場,被指遭遇大面積“剃光頭”式砍伐。據報道,由於萬餘畝公益防護林在刀砍鋸伐中所剩無幾,敦煌防沙最後屏障幾近失守。 

對此,甘肅已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如有違法違規行爲一經查實將嚴查嚴辦。真相尚待還原,但不爭的事實是,畫面中,無論被燒得焦糊的胡楊木,還是砍伐後留下碗口粗的樹樁,乃至稀疏殘破、地表裸露的林帶,都觸目驚心,讓人難抑憤懣之情。

“西出陽關不見林”,這是一場人爲製造的生態災難。從擺脫“風沙攆人走”之困,到建成素有“全國沙區林場建設典範”美譽的陽關林場……歷經數代人心血,好不容易建好了陽關林場,如今卻毀於斧鉞,誰之責?

據報道,陽關林場被砍伐的防護林地全部用來種植耗水量大、需頻繁擾動地表土層的葡萄。爲阻止防護林與葡萄爭奪水分和養分,不少葡萄種植者不惜競相對承包地附近的防護林痛下殺手、斬草除根。如果此說屬實,那麼就需追問,當初是如何拍板種葡萄的?在防護林裏種葡萄並不科學,爲了種葡萄而毀掉林木更是大錯,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陽關林場被砍伐已持續十餘年。這麼多年,葡萄園面積一年比一年大,生態林卻被毀掉一片又一片,監管部門有無履職盡責?

陽關防護林被毀、層層失守的背後,不僅說明當地一些人缺少應有的環保意識,也反襯出一些人發展理念走偏了。如果將種葡萄與護林木對立起來,就不是算整體賬;如果急功近利,寅喫卯糧,就勢必付出沉重代價。一言以蔽之,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

“過去爲林子流汗,現在爲林子流淚。”不能讓種林人流汗又流淚,絕不能讓生態環境遭受破壞。陽關林場被毀事件不能不了了之,期待相關部門依法徹查,並根據調查進展,及時向社會公開通報相關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