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月24日電(陳靜)如何讓醫學科普“接地氣”這是醫務工作者們不斷努力的方向。記者24日獲悉,一套以“器官自述”爲特色的繪本——《器官寶寶有話說》24日在此間發行。

在當日舉行的“新冠疫情下的兒童健康防護”線上直播活動中,記者看到,這套繪本通過心臟、肝臟、骨頭、胃、腸道5個可愛“器官寶寶”生動敘述,圖文並茂地帶領小讀者們瞭解人體重要器官的構造和不良生活習慣對健康的影響,幫助孩子們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這套繪本還配了有聲讀本,便於小朋友們閱讀,幫助他們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該系列繪本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的聯袂推薦:“健康科普要從娃娃抓起!跟着這套繪本的‘器官寶寶’,3分鐘就能‘透視’心臟、讀懂‘肝胖’,還能掌握讓骨頭變強壯、讓胃小姐少受罪、幫大腸君止瀉的方法……這類讓孩子也能輕鬆習得醫學科普知識的高品質繪本十分必要但非常稀缺。

打開讀本,記者看到,繪本里心跳跳、肝胖胖,胃嬌嬌、骨壯壯有話說,大腸君和小腸君也爲了如何止瀉打上了擂臺。當日,來自中山醫院的三位醫學專家圍繞“新冠疫情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兒童防護”“探訪心臟寶寶”“一根骨頭的前世今生”等主題展開專業講解,幫助孩子們認識自己、健康生活、快樂過年。

《器官寶寶有話說》繪本,定位於將科普做得“有趣”。中山醫院供圖

心臟是生命的忠實守護者,勤勤懇懇工作一生,推動血液流動。心臟寶寶的生理結構好像一套房,那這套“房”有多大呢?有幾個房間、幾扇門?它的電路系統、水管、牆壁是什麼?跟着“心跳跳”,小朋友仔細參觀這套“房”!

據瞭解,醫務人員做科普時,有時難以跳脫醫學專業思維和診療護理流程,習慣運用大量的專業術語,採取的也是專業講課和宣教的模式。這就使得科普知識的傳播者和受衆兩方面都會非常累,醫生辛苦“上課”,但是普通民衆聽不懂;或者好不容易聽懂了,又很難記憶,更別提進一步通過“口口相傳”的同伴效應不斷傳播。

繪本主編、復旦大學科普研究所委員齊璐璐對記者介紹說,《器官寶寶有話說》繪本,定位於將科普做得“有趣”,由中山醫院多位專家創作腳本,結合漫畫、音頻、視頻形式,讓孩子們用聲音演繹人體各個器官。繪本的創作團隊中還將孩子們邀請了進來,通過孩子們閱讀後的真實反饋對繪本內容進行精確調整,力求能夠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主創團隊還希望孩子們掌握知識後,能夠成爲靠譜的“小老師”,進一步對“大朋友們”進行潛移默化的科普傳播。

據悉,“器官寶寶有話說”系列醫學科普繪本(第一季)以公益贈閱到上海各區縣304所小學。(完)

【編輯:周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