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福建衛生報曾刊登《省立心外科切除亞洲罕見心臟腫瘤》一文,得到很多讀者的關注。時隔兩年,這篇文章再次被求醫者搜到,爲他們的尋醫之路指明瞭方向。

走投無路下顯轉機

今年37歲的李女士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可近來反覆出現的胸悶,氣喘,打亂了她原本寧靜的生活。

李女士跑遍了她所在省的幾家醫院,醫生多認爲手術難度極大,推薦李女士到北京某著名的心血管病中心診斷與治療。

後經北京專家診斷,發現李女士心臟里長了一個5cm*5cm巨大的腫瘤,並且侵犯到左上肺靜脈,導致左上肺靜脈幾乎完全閉塞。不僅如此,這個腫瘤還嚴重堵塞心臟的二尖瓣口。據全身PET-CT檢查提示:左心房內的腫瘤考慮爲肉瘤,伴左肺內多發轉移結節,左肺門淋巴結轉移可能。

李女士的症狀日漸加重,但因腫瘤太大,侵襲範圍廣,病情罕見,手術難度大,北京的專家也遲遲無法確定治療方案。

走投無路下,李女士的家人在網絡上搜尋這種疾病的治療成功案例,這一搜還真讓他們發現了曙光。從2018年8月福建衛生報刊登的一篇《省立心外科切除亞洲罕見心臟腫瘤》文章中,找到了擅於心臟腫瘤治療的專家——福建省立醫院心外科翁國星教授。

李女士家人欣喜地將這篇報道遞給該醫院醫生,醫生看後,也建議她到福建省立醫院找翁國星教授試試。由於翁國星教授團隊此前已有爲多例類似患者成功施行手術的經驗,相當部分手術在難度水平、手術質量等方面均位於省內領先、國內一流行列,因此國內同行對於翁國星並不陌生。

北京的醫生很快聯繫了遠在福州的翁國星,李女士一家隨後從北京千里奔襲趕赴福建省立醫院,尋求翁國星的幫助。

挑戰3大難關切除腫瘤

家屬不遠千里趕赴福建求醫的誠意打動了翁國星教授。他的團隊對患者的病史及外院檢查資料進行了詳細瞭解、分析,並制定了周密而詳細的手術計劃。

翁國星教授(右一)

2020年12月30日,翁國星教授親自爲患者施行心臟腫瘤切除。

要想手術成功,翁國星需要挑戰3大難題。

1腫瘤侵犯面積大,不僅侵犯左心房後壁,還侵入左上肺靜脈達到其分支。在結構複雜、暴露視野有限的心臟中摘除腫瘤,難度可想而知。

2這個腫瘤不僅自己塊頭大,而且根部覆蓋面積大。它侵犯左心房後壁範圍達到4公分,幾乎覆蓋整個左心房後壁。要徹底切除腫瘤,不僅要將腫瘤主體切除,還要對左心房後壁殘餘的腫瘤根部進行清掃,確保無瘤組織殘留。

3在對左心房後壁、肺靜脈的腫瘤組織進行清除後,還要用病人自己的心包膜修復左心房後壁,用人造血管完成左上肺靜脈與左心房的連接。整個過程不僅要縫得嚴絲合縫,還要儘可能地減少出血。

憑藉着嫺熟的手法、對手術精準的判斷,翁國星帶領團隊順利地切除了這個侵襲範圍極廣的腫瘤,並且成功重建了患者的左心房、左上肺靜脈。

手術切除的腫瘤

術後,患者胸悶、氣促的症狀明顯改善,術後不到24小時即從ICU轉回普通病房,術後1周出院,返當地醫院接受後期的化學藥物治療。

重獲新生的李女士出院時握着翁國星教授的手,激動地說:“謝謝您,你是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千里求醫之路果然沒走錯,們的團隊真棒!”

心臟彩超應納入每年常規體檢

據翁國星教授介紹,癌症的發生源於自身組織的無序生長,越容易再生的組織發生癌症的幾率越大。唯獨心臟組織很特殊,心肌屬於不可再生細胞,故而心臟極少癌變。

再加上心臟只有在缺血、缺氧時出現悶痛,其他情況下幾乎不會出現疼痛,因此心臟即使長了腫瘤,很多人也不易察覺,只有通過彩超才能發現端倪。

“心臟彩超操作簡便,不存在輻射,還能發現心臟腫瘤、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多種心臟疾病,因此很有必要納入每年的常規體檢。建議40歲之後,要每年做一次心臟檢查,尤其是50歲之後,冠心病、心臟腫瘤的風險都在增加,更應重視心臟體檢。”翁國星說。

福建衛生報記者:林穎/文

通訊員:寧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