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華晨宇與張碧晨微博發聲

近日,兩位著名歌手居然育有一個孩子的新聞,令人瞠目結舌。

先是女歌手張碧晨發了一條微博:2018年秋,她意外懷孕,沒有告訴華晨宇;選擇遠赴美國生產;孩子出生後,感覺剝奪華晨宇做父親的權利,爲彌補遺憾,向他坦白。

華晨宇及工作室隨後發佈微博:承認自己有個女兒,母親是張碧晨;選擇不曝光,是爲保護可愛的女兒;決定和孩子的母親在沒有婚姻關係情況下,共同養育女兒。

人們震驚不已,雙方歌迷和粉絲紛紛送上祝福!

結婚和生育屬於隱私,作爲明星隱瞞或曝光,都是自己的選擇,無可厚非。

由此想到,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不結婚,但想有自己的孩子,成爲一種社會現象。

那麼,如何在無婚姻狀態下共同撫養孩子,成爲社會各界探討的話題。

我認爲,首先需要從社會觀念入手,考慮如何選擇。

02.社會觀念的影響

國人觀念中,結婚是生育的鋪墊和準備,符合結婚動機有三個:經濟、繁衍和愛情。現代社會,愛情第一,繁衍其次,經濟第三。

雖是大勢所趨,但衆多國人依然信奉“傳宗接代”,執着爲家族繁衍香火。

幾千年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深入骨髓,難以改變。

很多人連不結婚或不生孩子都接受不了,何況不結婚生育,更無法面對。

法律對婚生和非婚生子女的相關規定,漸趨完善和一視同仁,並未阻止人們的偏見。

未來,非婚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很多質疑,甚至歧視和暴力對待,易受心身創傷。

這些是需考慮的重要方面,畢竟,每個人立足社會,若得不到基本接納和尊重,會活得艱難。

雖然,現代社會的婚姻呈多元化發展,人們的認知漸趨包容,接納度提高,但是內心的刻板印象,短期難以消除或改變。

因此,男女雙方選擇不走進婚姻,共同撫養孩子時,需考慮社會觀念對子女的心理影響。

儘量護他們周全,保護孩子的尊嚴和自尊,讓他們在心身健康、快樂中成長。

其次,還有重要一點,往往被人忽略——

03.爲孩子提供充足心理營養

心理營養的概念和理論體系,由林文采博士提出。

心理營養是相對生理營養而言,我們每個人要生活得快樂、自信、幸福、健康,不但要有充足生理營養,也需大量心理營養。

生理和心理營養充沛,生命力才能旺盛。

不同成長階段,需不同心理營養。

林文采博士說:“如果幼年時沒有得到足夠心理營養,人終其一生,都會不斷尋覓,並因此引發各種狀況,直到找到曾經缺失的心理營養。”

第一個心理營養:無條件的接納。

0—3個月,剛出生的嬰兒,什麼都不會做,全憑父母照顧。很多需要,只能用哭表達。因此,需要父母能無條件接納Ta。

即使未來有很多未知,父母也要無條件愛我。

第二個心理營養:不是永遠,至少此時此刻,在你生命中,我最重要。

0—3個月,孩子需要認識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身體很不舒服,可是我很餓,我生病了,你都能馬上放下所有一切,先來滿足我。這樣,我就會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母親對於孩子的照料和愛與生俱來,但生育後的三個月內,母親情緒易波動,這時,父親需承擔照顧、看護孩子的責任。

第三個心理營養:安全感。

4個月—3週歲,孩子用三年時間培養安全感,才能成爲一個獨立的人。

安全感是爲和母親分離,分離是讓自己成爲獨立自主的人。若安全感不足,就會有“分離焦慮”。

如上幼兒園時,有的孩子哭鬧,死活不去。

此階段不能和母親分離,不能獨立,成年後,只有在人際關係方面,用較長時間練習分離。

若想讓孩子擁有充足安全感 ,母親情緒需穩定,父母關係穩定,父母允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事事包辦。

第四個心理營養:肯定、認同、讚美。

4、5歲時,孩子有了“我”的意識,此階段,父親比母親重要。

父親對孩子的肯定、認同、讚美,對他們非常重要。父親在孩子眼裏,就是“權威”或“偶像”,他們很在乎父親對自己的評價。

如果父親能對孩子說:“我很喜歡你,非常高興你是我的孩子”。這句話孩子會銘記一生,開心一輩子。

父親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對孩子的欣賞,讓他們充滿自信,認爲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

得到父親肯定的女孩,會感覺自己是個好女孩,作女性很好,也就是認同自己的性別角色。

男孩獲得父親認可,也會產生同樣的性別認同。

第五個心理營養:學習、認知、模範。

6、7歲時,孩子需要一個模範人物,幫自己處理各種問題。

如:心情不好,和別人意見不同,如何管理情緒,遇到問題如何解決?

需要一個人給予指導,此人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老師,或其它長輩。

總之,孩子若能得到以上五種心理營養,未來可期,不僅經濟、精神獨立,而且社會適應能力、心理韌性都會很強,很有可能成爲成功人士,或自我實現的人。

此外,還有一點,很多人不瞭解——

04.父母缺位導致的情感忽視

無婚姻關係和離異或單親家庭的孩子,均面臨可能出現的現實困擾:父親或母親缺位。

孩子跟隨母親(父親)生活,父親(母親)獨自生活,或成立新家庭後,有可能忽視Ta,甚至不聞不問,由此造成的隱性傷害,相當嚴重。

心理學家喬尼斯·韋伯提出過一個概念——童年期情感忽視,指童年階段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給孩子造成的心靈創傷。

《被忽視的孩子》中說:“一個人在童年遭受的情感忽視,會長期損害我們的自尊、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而這種情感忽視多半是由那些未發生,不記得的事引起的,比那些能記起的童年創傷更讓人無助與無力。”

心理學家榮格說:母子(女)關係指向融合,寓意親密,父子(女)關係,指向疏離,寓意規則。

父親和孩子的良好關係,對孩子的正確三觀、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質,都產生重要影響。

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父親親力親爲撫養較多的孩子,不論男孩還是女孩,和同齡人相比,不僅在學業和職業上的發展更好,而且對他人也更富有同理心,與父母關係也更親密。

家庭教育中,父親更注重孩子教育的整體和方向,母親更注重教育中細節方面。增加父親和孩子的相處時間,有利於孩子的邏輯性和計劃性。

母親的重要作用,上文已說過,能給孩子提供“安全感”。

精神分析大師比昂,把嬰兒需要母親那裏得到的安全感比作“容器”。

就像一種雙臂環繞的感覺,母親能夠吸收和處理嬰兒體驗到的不快樂的、有損害的、威脅的、衝擊性大的種種體驗,把孩子內心的東西裝起來,保護好,讓孩子感到非常安全。

因此,孩子的成長,父母都不能缺位,正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說:“撫養一個孩子成長爲情感健康、可與他人形成健康連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給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動、共情和持續的關注作爲燃料。

而缺失這種必要的情感連接,孩子也許還會成功,但會感覺自己內心空虛,像缺失了什麼必要的東西,他們苦惱而掙扎,卻沒人看得到。”

總之,只要能給予孩子充足心理營養,父母不缺位,關注他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有無婚姻形式並不重要。

借用一位網友的話:“讓愛情歸愛情,讓親子歸親子,不糾纏。

只要孩子能心身健康長大,父母是否共同生活,已不重要。

最後,送給各位朋友一段胡適先生寫給兒子的信:“我養育你,並非恩情,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

反而,我要感謝你,因爲有你的參與,我的生命才更完整。我只是碰巧成爲了你的父親,你只是碰巧成爲了我的女兒和兒子,我並不是你的前傳,你也不是我的續篇。

你是獨立的個體,是與我不同的靈魂;你並不因我而來,你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的;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感謝閱讀!

圖片來自網絡

【本體自在: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心理諮詢師,“十佳心理科普大使”,用心理學點亮生活,探討社會百態,終身成長者!歡迎關注@本體自在,一起踐行、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