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誰說“四肢發達,頭腦就簡單”?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高強度運動或能保護大腦結構,遠離腦部疾病!

每天嚷嚷着減肥的你,今天運動了嗎?
你知道整日“葛優躺”的危害有哪些嗎?
高強度運動你真的瞭解嗎?
正解是,高強度運動≠過量運動!
除了可以達到快速減肥效果外,還有頗多益處,
今天我們就來揭祕“高強度運動“的神奇之處!

大腦結構錯綜複雜,但很重要!

人類的大腦可謂是所有器官中最複雜的一部分,腦部組織可分爲大腦、小腦、腦幹,大腦是佔據體積最大的部分,說話、思考、學習等高階功能都由大腦執行,小腦可以控制肌肉活動、維持平衡姿勢,腦幹連接了大腦、小腦和脊髓。
大腦最外層是大腦皮質,呈現皺褶樣,增加腦部的表面積,我們的語言、思考、想象都源自於大腦皮質。大腦可分爲左大腦和右大腦兩大塊,各大塊均包含四個部分:額葉腦、頂葉腦、枕葉腦、顳葉腦。
在大腦皮質中存有大量的呈現灰棕色神經元,被稱爲灰質,是信息處理的中心,能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做出反應。腦深面有大量的白質(髓質),連結神經元的纖維。如果腦白質中的中樞神經細胞的髓鞘損害,將會引起腦白質病。
圖:腦部灰質和白質圖(來源網絡)
總體而言,腦部結構的完整性對於運動、感覺、語言、自主神經、心跳、內分泌等方面至關重要。如果腦部結構損傷,輕則可能發生頭痛、頭暈、感覺異常、言語不利、情感障礙、睡眠障礙,重則引起肢體癱瘓、癡呆、呼吸障礙、心跳驟停等。

高強度運動再添新益處,保護大腦結構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關於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爲指南》(2020年版)中建議:對於包括慢性病患者、殘疾人在內的成年人,每週需進行150分鐘-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可見,高強度運動對身體的益處已經獲得公認。早前已有研究證實,只需12分鐘高強度運動,就能讓500多種心血管健康相關代謝產物發生有益改變[1]。此外,還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全因死亡風險等[2, 3]
近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對參與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ARIC)研究中的1604名參與者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與中年期間不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人羣相比,在閒暇時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中年人羣在老年時,其大腦更少發生損傷!該研究結果發表在Neurology上。
圖:研究發表在Neurology上
ARIC研究在1987年-1989年開始啓動時,入組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約51.6歲。時隔25年,研究人員調查了參與者的無、低、中、高強度運動與腦血管病變、白質高信號、白質完整性的關係。研究發現,閒暇時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中年人羣在老年時的大腦結構(白質)更加完整、腔隙性梗塞的發生風險更低!
可見,高強度運動對大腦存在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我們要防範於未然!不要等到晚年再進行高強度運動。試想,如果在中年時便進行較高水平的體育鍛煉,或許可以預防腦血管疾病,降低晚年患多種疾病的風險!

高強度運動&劇烈運動,傻傻分不清

前不久,12歲男孩因爲頭痛、乏力,到某醫院兒科就診。經過仔細檢查後,該男孩被確診爲橫紋肌溶解,而發病原因是就診前一天的過量運動。家長告訴醫生,“孩子昨天做了100多個深蹲,腿上肌肉到現在還疼。”
不得不說,很多人爲了減肥、健身,在沒有長期堅持運動的基礎上,可能會貿然快速跑步5公里,力圖達到“快速減肥”的效果,然而,最終導致橫紋肌溶解等其他不良後果,卻把鍋扣在了“高強度運動”上。
如何判定“高強度運動”?在身體活動中,可根據運動頻率、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運動類型(FITT原則)來判斷運動的強度。
表1 運動強度判定參考表
運動強度
自我感知運動(RPE)
對應最大心率百分數(%)
對應最大耗氧量(VO2ma×%)
代謝當量(梅脫MET)
輕鬆
40-60
<40
<3
稍累
60-70
40-60
3-6
71-85
60-75
7-9
極高
很累
>85
>75
10-11
通常來說,通過“(220-年齡)×最大心率=心率(次/分)”可以判斷運動強度。例如當心率在110-130之間,根據年齡所得最大心率爲65%時,即可判斷該運動強度爲中等(詳見表1)。
WHO發佈的《有益健康的身體活動建議》,將年齡分爲3個範圍:5-17歲、18-64歲、65歲以上,對不同年齡段人羣給予相應的運動指導。
  • 5-17歲:至少每天要完成6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 18-64歲:至少每週要完成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同時還需要每週至少兩天做抗阻訓練;

  • 65歲以上:除了抗阻訓練之外,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強度或者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竟然與18-64歲所需運動強度相當),但對於患有慢性病的人羣,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制定運動方案。

小結

運動的益處仍在不斷擴充,尤其是高強度運動,在多種結局上的獲益出乎人們的意料。根據WHO的建議可知,即便是老年人,在正確指導下,依舊可以從高強度運動中獲益。但是,無論是何種運動、試圖達到何種效果,都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參考文獻:
[1] Nayor M, Shah Ravi V, Miller Patricia E, et al. Metabolic Architecture of Acute Exercise Response in Middle-Aged Adults in the Community [J]. Circulation, 2020, 142(20): 1905-1924.
[2] Nayor M, Shah Ravi V, Miller Patricia E, et al. Metabolic Architecture of Acute Exercise Response in Middle-Aged Adults in the Community [J]. Circulation, 2020, 142(20): 1905-1924.
[3] Yafeng Wang, Jing Nie, Gerson Ferrari, et al.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Intensity With Mortality:A National Cohort Study of 403 681 US Adults[J]. JAMA Intern Med, 2020.
徵 稿

歡迎投稿到小編郵箱:yxjsjbx@yxj.org.cn

請註明:【投稿】醫院+科室+姓名

來稿以word文檔形式,其他不予考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