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明的傳承:信息和數字邊界的誕生、成長與重構

引言:

18 世紀末,蒸汽機的發明與使用,引起了第一次科技革命。10 多年後,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寫下了詩句:

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Nothing beside remains. Round the decay

Of that colossal wreck, boundless and bare

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 away

Ozymandias 是古希臘人對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稱呼。根據寫作時間推測,雪萊寫這首詩時,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正要入駐大英博物館。

作爲一個充滿自由思想的激進主義者,雪萊受到 技術進步的影響,不僅寫出了“功業蓋物,強者折服”這樣的感嘆,也通過“廢墟四周,唯餘黃沙莽莽。 寂寞荒涼,伸展四方”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憶與緬懷。

這種情緒更多來源於一種失落感,技術的進步確實帶來了越來越好的生活與世界,但由於文明的迭代與發展,真實世界中的物質終將回歸塵土。

美好的事物在物理上會逐漸消散,但 羅曼蒂克人文主義的精神將會永遠存在。

從距今 260 萬到 150 萬年前的古人類,到 17—18 世紀發生在歐洲的啓蒙運動,再到近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 技術的進步始終是文明發展的核心動力

人們學會了製作與使用工具,獲得了理性之光,突破了數字的邊界,開始逐漸解放虛擬世界的生產力,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 文明的延續和發展

新土地的發現,給我們帶來了生存空間與可利用資源的增加; 新技術的發明,則提升了我們對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空間的發現效率。

本文先是從 信息的原始積累方式開始,討論了信息的基礎、傳播的形式和有效的載體。然後我們將分析的視角拉長,從 1600 年開始,列出了對數字信息發展起到重要里程碑作用的 理論突破具體應用。(可略過第一部分,直接到 第二部分查看發展時間軸)

在經歷了 400 多年的科學進步後,這條數字信息發展的歷史長河,不僅艱難地把人類帶入了 信息時代,也見證了 文明的浪漫傳承

在感受到人類文明的 倔強與偉大的同時,我們同樣看到,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先是突破了數字信息的邊界,點燃了虛擬世界的星星之火,然後以燎原之勢迅速地覆蓋真實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並將其轉化爲數字信息,形成數字化的真實世界。這些 結構化的數字信息會日益增加,也會孕育出 新的需求新的場景新的交互方式

我們在丈量真實世界的同時,也在創造一個更偉大而不朽的虛擬世界。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 Dylan Thomas

Creation of Adam,Vatican Museums

一、信息的原始積累與傳播

1. 語言構建了文明發展的信息基礎

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這部經典著作中,恩格斯認爲語言的誕生來源於 人類的集體勞動。在這個過程中,語言是在人們適應交際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出現的,與其同時產生的還有 人類的抽象思維

不可否認的是,語言的產生的確與勞動有關,特別是集體勞動。集體勞動更加強調整體的一致性和協調性,這也爲語言的創造提供了 必要性

與此同時,勞動中的細節不僅使得語言體系從發音方式到語法規則,變得更加的完整與明確,也爲語言的產生提供了 生物學和心理學的基礎

不過這一學說並沒有解決語言發生的具體過程,因此對語言起源問題的解釋還是不完備的。相對來說,從 物種進化的角度來看,似乎會更加合理。

生物需要有 一定程度的思維和智力水平,才能形成語意;也需要有一個 完整的發音系統,才能發出清晰的語音。從考古學關於腦容量的研究中,我們可以推測,晚期智人可能已經具有了產生語言所需要的思維水平。

  • 距今 30 萬年前,出現了第一個完全具備語言能力的物種:智人。他們具備較強的信息交流能力,以及成體系的技術、文化和社會結構;

  • 距今 4 萬年前,大量洞穴藝術、衣物和祭祀儀式出現了,當時人類已經具有了必要的抽象思維;

  • 距今 1 萬年前,人類開始從事農業生產;

  • 距今 5000 年前,古老的文字出現;

  • ……

再往後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早期文明發展了。實際上, 語言構建了文明發展的信息基礎,而文字伴隨着語言的使用進行傳播, 成爲了人類社會步入文明階段的標誌之一

它使得人們的抽象思維變得 更加有邏輯,也改變了人們對知識和信息的 儲存和傳播方式,進一步突出了 社會的屬性

2. 文字圖像增加了信息的傳播形式

實驗心理學家 Treicher 經過大量的實驗後,認爲在人類獲取的信息中,83% 來自視覺,11% 來自聽覺,3.5% 來自嗅覺,1.5% 來自觸覺,還有 1% 來自味覺。也就是說, 文字和圖像(包括靜圖、動圖、長短視頻、遊戲畫面等)組成了我們當前獲取信息體量的主要形式。

阿里研究院在一篇研究中提到,在人的一生中,大腦能夠處理大約 173 G 的信息,而人們每天在網絡上處理的信息量至少 5 G。照此推算,現代人每月從網絡接受的信息量, 遠超過去人一生可以處理的信息量的總和

現代信息技術最爲顯著的一點則是, 增加了信息的儲存容量和傳播形式,同時 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和穩定性。1G 到 5G 技術的發展,也將文字和圖像從靜態且單一的形式,進化爲可以 實時交互的視頻、直播和遊戲體驗

同時,隨着信息來源的多樣化與豐富化,人的注意力分散到各個來源,而且關注的時間日益縮短。在 平面媒體時代,消費者的注意力爲 24 秒; 在 電視媒體時代,消費者的注意力爲 15 秒; 在 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注意力不超過 8 秒。

簡單來說,這是一場 硅基與碳基的對抗,4 位(鹼基)與 2 位(計算機)的衝突。

人類大腦的信息處理方式,採用的是最少夠用原則, 生存是其第一目的,而不是學習。因此,當信息接收量與人腦初始功能背離時,就會產生 注意力碎片化的現象。

爲了提高傳播效率, 數字信息的載體就成爲了關鍵的因素,這也隱含着 人機的交互方式。技術的突破能使得信息數據以高頻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時也伴隨着更快的交換速度和更多的信息體量。

計算機的體積變得越來越小,能夠承載和傳輸的信息越來越多;同時,作爲最直觀的信息交互載體,屏幕、鏡頭等設備 正在快速地覆蓋真實物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二、數字邊界的野蠻生長

1. 從摩擦起電到數字的世界

公元前 600 年左右,古希臘及西方 第一個自然科學家和哲學家,米利都的泰勒斯就開始觀察和研究靜電現象。他發現用毛皮摩擦過的琥珀,能吸引一些輕小的東西。但那時候的人們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只好認爲琥珀中存在一種 特殊神力,並將其稱爲“電”。這個詞就是從古希臘文的“琥珀”這個詞演變而來。

1600 年,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的御醫,威廉·吉爾伯特完成了物理學史上第一部 系統式闡述磁學的著作,他用實驗的方法,將探索自然與理論結合。隨後在 1729 年,格雷發現了電可以傳導的性質,16 年後,穆申布魯克發明了萊頓瓶,這也是最早的電容,用來儲存電力。 到了 18 世紀晚期,庫侖於 1785 年發表《電力定律》,這也是電學發展史上的第一個定量規律

Miletus / William Gilbert / Musschenbroek / Coulomb

在 19 世紀早期,電磁學獲得瞭如火如荼的發展。先是法拉第提出了“電磁感應現象”,發明了人類的 首臺發電機,爲人類邁入電氣時代打下了基礎。幾十年後,麥克斯韋又將電學、磁學與光學統一,這也標誌着 經典電磁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這一系列 電磁學知識的積累,在 19 世紀後期被逐漸地應用到 產業中。1866 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了世界上 第一臺工業用發電機,而同時期的特斯拉也提出了交流電系統,使得人們能夠以更高的效率將電力傳輸到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從此,電成爲了現代生活的必需工具,也更是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動力

Faraday / Maxwell / Siemens / Tesla

時間來到 20 世紀,這是一個充滿着 混亂激情希望的時代。1901 年 12 月 12日,馬可尼從英國發射無線電訊號,成功地穿越大西洋,到達加拿大的紐芬蘭省。該次傳播也使得無線電波跨越了 2100 英里的大西洋。

5 年後,“無線電之父”李·德富雷斯特研究出真空三極管,使無線電技術發生了 根本性的變革,也將人們極速地推向 電子的時代

在馮諾伊曼完成計算機結構和二進制編碼之前,在 1920—1930 年代,信息傳輸領域中最爲重要發展,則是奈奎斯特和哈特利關於離散信息、連續信息和其他相關概念的提出與明確。

事實上,這些理論爲香農完成 《信息論》提供了 必不可少的基礎

1933 年哥德爾正式發表了關於 不完備定理的論文,這一理論使數學基礎研究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而圖靈則是在 1936 年提出了圖靈機的 抽象裝置和結構,代替了哥德爾的以通用算術爲基礎的形式語言,肯定了計算機實現的可能性和計算機的主要架構,成爲了 計算機世界的理論基石

Nyquist / Hartley / Gödel / Turing

到了 1940—1950 年代,人們見證了半導體、計算機等科技的出現和崛起。

被稱爲“ 人工智能之父”的圖靈又發佈了兩篇里程碑式的論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與 Intelligent Machinery, A Heretical Theory,其中圖靈 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並且圖靈測試也一直被視爲衡量我們追求機器智能的基本標準。

如果說,圖靈給計算機賦予了 靈魂,那麼馮諾伊曼則是將 軀體帶給了計算機。

1945年,“ 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在一份名叫《EDVAC 報告書的第一份草案》中明確了計算機結構、二進制編碼、存儲程序與程序控制,這一卓越的思想爲電子計算機的 邏輯結構設計奠定了基礎,已成爲計算機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

在這段時間裏,晶體管也於 1947 年誕生在 貝爾實驗室中;而僅僅十多年後,集成電路也出現了。直到現在,大量晶體管、二極管、電阻、電容等電子原件都可以通過 集成電路的方式進行組合,並展現出 驚人的效果

20 世紀 50 年代之後,由於基本的電力供給、輸送得到了保障,計算機的基礎結構被定義,數據通信的規則被確定, 通往數字世界的鑰匙被人類打造出來了。

而在之後的時間裏,人們做的技術突破更多是在如何將通過數字世界之路打造地 更加寬敞運行地更加快速、如何在數字世界裏的內容 創造更多信息以及處於數字世界底層的一些 基礎設施的搭建

最初製造出來的計算機效率不高,難以滿足人類 日益增長的通信需求。於是,人們期待出現一種 全新的交換處理方式

貝爾實驗室在 1968 年推出 全球第一個移動蜂窩電話系統,也稱爲先進移動電話系統。更大的信息傳輸和通道,配合同時期出現的芯片、儲存、屏幕等組件以及對應的圖像技術, 最早的移動通信設備就自然地出現了。

1G 使用的是 模擬通信技術,信息容量低,信號不穩定,數據傳輸質量也不高。在 80 年代後期,隨着 大規模集成電路數字信號等技術的逐漸發展,人們開始研究數字通信的轉型。

隨着通信領域技術的不斷突破,在 2G 崛起之前的這一時期, 互聯網爆發了。1980 年代,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相關理論逐漸完善,無論是技術本身還是產業應用都獲得了肉眼可見般的蓬勃發展,並最終催生出強大的互聯網。

這也相應地帶來了計算機之間的 數據通信需求呈爆炸式增長

80—90 年代,通信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就是從 模擬信號數字信號,從 語音多媒體。這也直接加速了 2G 技術的發展,並於 1990 年歐洲電信標準協會發布了全球移動通信系統標準。

到了 2000 年,國際電信聯盟發佈了 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3G 技術可以滿足基本的多媒體業務需求,有着 更大的信息容量更快速的信息傳輸速度

這時,以 iPhone 爲代表的智能手機衝擊了以 Nokia 爲代表的傳統移動終端,我們能將身邊的世界和信息更有效率地 通過移動設備傳輸到數字網絡中,並進行 信息的傳遞與交換

經過幾年的發展,通信技術的發展又得到進一步的加速,國際電信聯盟又在 2008 年指定了用於 4G 通信標準的一系列要求,並在十年後的 2017 年,3GPP 正式進行了 5G NR 首發版本的凍結與發佈,這也標誌着 第五代通信技術步入了應用階段

當然,這是以 數字通信爲視角的 信息與數字化進程的發展,包含了電與磁、有線與無線通信、交換機(機械、半電子、電子)、硬件(半導體、芯片、內存等)、軟件系統與應用等。除此之外, ABC 技術(AI, Big Data, Cloud)同樣在不斷進行中的科技革命裏獲得了飛速且驚人的發展。

1950 年,在一篇名爲 《計算機器與智能》論文中,圖靈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這也正式拉開了人類對於智能本質的 探索與創造。之後的幾十年,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並不是很順利,大多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直到 2010 年以來,從 3G 到 4G 的通信技術發展,讓人們一下子能獲得比過去大得多的數據量和算力的支持,同時人們也找到了 新的機器學習算法(特別是深度學習),配合 日益增加的數據量和場景,進一步地促進了人工智能的 再次爆發

目前來看,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中,深度學習的表現效果會優於傳統的機器學習方法,但這 並不是機器學習的終點

監督學習和無監督學都需要 提前準備數據樣本,只不過一個需要人工標註另一個不需要,然後再進行訓練,從而儘可能讓機器學習 在人類語境下的數據所對應的知識。

如果按照“真正智能”的標準去看待,反而不如強化學習更有魅力,因爲至少強化學習看起來更像是讓智能體真正地“ 學會如何去學習”。

在強化學習中,最簡單的方法則是 Q-learning,它包含了兩個部分, 一個是 agent 通過持續地對環境中的某個狀態 建立認知,另一個則是根據這個認知,做出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 最優決策

如果我們把人看作 理性和感性的結合體,那麼強化學習和人腦學習如何決策的原理,其實 非常類似

無論是 Deepmind 的 AlphaGo 還是 OpenAI 的 OpenAI Five,這些使用強化學習的技術的應用事實上都是“ 純粹理性”的表現,因爲智能體的目標只有輸贏。他們的各種表現也確實證明了深度強化學習在算力支持下,能夠有超出人類知識範圍的理解。

事實上,休謨在《人性論》中曾說過“ 理性是且只應當是激情的奴隸”;丹尼爾.卡尼曼也有類似的觀點“ 在很多情況下,人都不是理性的,偏見是人與生俱來的缺陷”。

正因爲人們大多都生活在情緒而不是理性之中,而 情緒也許正是某種藏在基因或者過往經歷中的一種特殊因素,從而 影響我們的決策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如何才能在“純粹理性”的基礎上 實現或者模擬出“感性”的這部分,是強化學習這種技術在未來會探索的方向。

由此,機器將會受到 多個目標的同時影響,這些目標不僅僅是贏或輸,而更多會以“ 性格、人格、愛好”等參數來體現,從而共同模擬 人性中的閃光時刻。如果真的做到這一點了,圖靈在 1950 年提出的問題可能就自然有答案了。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人工智能的發展少不了 大數據雲計算的支持。

隨着通信速度的增加、信息容量的劇增,Google 在 2004 年發佈的三篇 殿堂級論文,分別對應着 Google FS、MapReduce 和 BigTable 這三駕馬車,它們共同組成了 分佈式文件系統分佈式計算框架更高效的數據庫系統,從而正式引爆了 大數據的時代

Amazon 在 2005 年發佈了 Amazon Web Services 雲計算平臺,Google 也在2006年發佈了 Hadoop,實現海量數據的存儲和計算。在這之後,越來越多的技術和軟件不斷地出現,持續地優化雲技術和大數據的 運行效率

隨着通信技術的發展,在 2015 年卡耐基梅隆大學提出 開放邊緣計算計劃(OEC),同時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也發表關於 移動邊緣計算的白皮書,提出多接入邊緣計算。

信息和數字技術的出現,使得我們有能力 將真實世界的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在真實的物理世界中,會有越來越多、越來越深的數據信息能夠被傳輸到虛擬世界中。

這也有另外一種稱謂: 數字孿生

我們需要將更多的物體、事件等的信息,以更高效的方式進行獲取、處理和交互,於是中心化的雲計算將會面臨巨大的壓力。

由此誕生的邊緣計算,則是將數據的處理、應用程序的運行甚至一些功能服務的實現, 由網絡中心下放到網絡邊緣的節點上,促進 物聯網(IoT)的形成。

雷蒙德·庫茲韋爾在 奇點理論中認爲,科技發展進入了下半局,奇點正在靠近。新技術的發現越來越依賴於原有技術的發展基礎,單一技術的爆發越來越難以出現,而 整體性的技術湧現將會成爲大趨勢,每項技術都將成爲新技術中的一個節點。

未來科技的發展,不僅依賴於某一個領域和行業的力量,也同樣需要所有被數字邊界所連接起來的 個體、組織和環境的共同前行。

在不斷的探索與創造外部世界時,人們也在不斷地嘗試將 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結合,將自己的 身體數據連接。

事實上,生物的 DNA 、神經之間化學物質的傳遞也是一種信息,在將其數字化的過程中,我們能更有效地理解 生命信息的規律,從而在 微觀層面影響人類的生存與繁衍。

由於本文討論的重點更多在於人類自身以外的世界,在這裏和下面的列表中,就不過多對生物科學領域的信息發展做過多的描述了。

2. 數字信息發展的歷史長河

我們以 信息發展的角度,選擇從 1600 年開始到今天的這段時間範圍,整理和數字信息技術相關的理論和應用發展情況,並嘗試將重要的 里程碑和事件列出。

事實上,每一次 新理論的突破新應用的創造,都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一環。但由於篇幅原因,我們 無法將其全部列出,從而選取了一些在數字信息的發展歷史上,具有更重要、更本質的事件,以里程碑的形式呈現。

歷史的前進不會停下,技術的進步也會在未來持續發生。而科技發展的背後,其實是 人性的光輝在驅動着我們的 好奇心使命感,激勵着我們不斷 探索未知創造未來

我們也相信,隨着各領域的技術突破,數字的邊界將會進一步地覆蓋真實的物理世界,一方面 獲取原來無法接觸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在虛擬世界中開啓大航海時代,去 創造新的虛擬大陸海岸線,釋放無限的創造力。

三、重構數字邊界與場景

1. 新信息成爲新需求的溫牀

通信技術的每一次革命都將產生巨大的信息量, 新技術能夠將真實世界的物體和對象 進一步的數字化,也能在虛擬世界中 加速原生信息的生成與擴張

在此基礎上,隨着結構化數據信息的體量增加,配合 AI 的學習和模擬, 將會在新的場景中誕生新的信息並隨之帶來產生新需求和新的交互方式

在數字邊界的加速覆蓋中, 真實世界將變得 越來越智能,虛擬世界也會產生非常智能化的內容生產方式,從而 促進原生數字需求的出現

5G 信號可以被轉化爲 WiFi、藍牙、ZigBee 等各種局域網信號,從而滿足不同設備的連接要求。在渠道端進行各種設備的聯動、控制與計算,同時結合 AI 算法和雲端實時交互,實現 智能的生活場景

在雲、5G 和物聯網技術的加持下,多媒體會進化成“ 雲媒體”,從而將內容的生產、投放、迭代等流程搬到雲端,對不同的終端進行 統一調度和管理,實現多種形式媒體信息的 實時互動和迭代,充分調度一切終端設備, 連接不同的場景

在雲端的算法能夠實時地控制和產生內容,傳輸回終端場景實現 智能化交互,比如出行、家居、直播、遊戲等場景。

用戶能夠打破次元壁, 重新定義這些場景下的需求,加深內容的交互程度,逐漸地實現 去 App 化去中心化。從而在任何場景和設備中,用戶都能 無縫地銜接與切換,真正地身處智能數字世界中進行體驗與生活。

隨着大數據、 AI 、算力的進一步發展, 以人爲中心的全自動化場景交互將會出現, 擺脫終端設備對人和場景的約束

在未來,半導體的材料技術的突破可以把生活中的各種物體聯入互聯網,未來的家居、辦公、商場等場景的建築材料、裝飾道具等都能 實時連接到數字網絡中

由於到處都是通信的終端, 終端的概念反而會逐漸消失被數字邊界所替代。不同的用戶將會獲得 個性化智能體驗,達到以人爲中心的自然化的智能交互與場景化的智能生活。

2. 丈量真實世界 & 開拓虛擬世界

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數字的邊界已經覆蓋了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的場景,我們在網絡中的一舉一動都以結構化數據的方式留存在虛擬世界中。

站在信息傳遞的角度來看,圖像和文字都可以代表人們對於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表達。

隨着各種信息技術的突破和發展,在虛擬世界中,最早的視覺信息是通過 代碼文字的方式呈現的,後來纔出現了 圖像視覺等技術,並逐漸地在虛擬世界 還原真實世界的信息

今天,我們可以與虛擬世界中的內容進行 實時互動;而未來,我們將以更直接的方式,感觸到虛擬世界中 跳動的數據流動的信息

同時,技術的發展正在驅動虛擬和真實世界的數字邊界發生變化,這也帶來了我們與數字世界交互方式的 更新迭代

簡單來說, 人類的感官決定了我們認知和感受數字信息的方式,因此我們需要不同的工具作爲感官和信息之間的交互橋樑。

在這些邊界中,電子屏幕是當前我們接受視覺信息的必不可少條件,而鍵盤、鼠標、耳機等工具,則是通過觸覺、聽覺等方式,與視覺信息傳遞進行同步響應。

如果想要以 更加沉浸的方式 體驗或感知數字世界的存在與運行,除了科幻作品中的意識上傳,則需要將 機械的交互人類神經的交互連在一起,讓神經元能直接理解機器的工作方式,從而更加沉浸和真實地感知虛擬內容。

來源於《攻克機動隊》

雖然這僅是一種猜想,但按照數字信息的發展邏輯來看,當數字邊界逐漸地覆蓋外部的物理世界,真實世界就剩下 位於人體內部的信息可以被數字化了。

嚴格來說,目前在生命科學領域,除了和神經、激素、感知相關的信息,其他的信息甚至包括 DNA 都已經可以初步地被轉化成數字信息,在很多領域上有了實際的應用。

我們相信,正如人類歷史長河中的那些科學家和企業家不斷地提出創新的理論和框架,推動了文明的發展與前進;未來的人們能夠 加速地突破人類所受到的物理限制。

人們不僅能創造 原生虛擬的世界,也能夠真正地搭建起 神經和機器之間橋樑,解放人類的感官,步入 智能文明的時代

寫在最後

從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到如今的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腦機接口等,人類使用世界的力量 探索與理解世界,然後又反過來 嘗試改變世界,甚至 創造另一個世界

在真實的生活中,我們不斷地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而在數字的空間中,我們則像看我們自己一樣,觀察與影響那些 原生虛擬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想,人類的數字時代才 剛剛開啓,我們對未來的文明發展充滿了 希望與信心

作爲 碳基物種的人類很脆弱,沒有堅硬的軀殼、沒有永恆的生命、有慾望、會嫉妒、會妄想、甚至無法做到 絕對的理性思考與決策

人性的力量始終驅使着我們 追求真誠、善良與美好,在敬畏自然的同時,懷着 無盡的好奇心探索這個世界。

正如 Gustave 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中所說:

在野蠻的戰場上,

還是有些許文明的微光存在,

這就是人性。

也許在未來,機器能感受到人類成長中的 每一次痛苦和難過,而在其緩解後,這些情感又會帶來對生命和世界的 千倍熱愛與渴望

來源於《布達佩斯大飯店》

參考文獻&資料

Anderson, W., 2014.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Faber & Faber.

Assmann, J., 2011. Cultural memory and early civilization: Writing, remembrance, and political imagin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sworth, B., 2003. The Gentics of Civilization: An Empirical Classification of Civilizations Based on Writing Systems. Comparative Civilizations Review, 49(49), p.3.

Engels, F., 1950. The part played by labour in the transition from ape to man.

Hume, D., 2003.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Courier Corporation.

Shannon, C.E., 1948.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27(3), pp.379-423.

Shelley, P.B., 1992. Ozymandias. James L. Weil.

Thomas, D., 2014.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Good Night. The Collected Poems of Dylan Thomas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1953), p.128.

Von Neumann, J., 1993. 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 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15(4), pp.27-75.

阿里研究院, 2019,《解構與重組:開啓智能經濟》

關於 rct

rct 成立於 2018 年,Y Combinator W19 成員,匯聚了來自人工智能、遊戲、設計和商業化等領域的人才。rct 致力於使用人工智能打造下一代交互式娛樂體驗,我們的使命是幫助人類更多地瞭解自己。至今 rct 已獲得來自星瀚資本、Y Combinator 和 Makers Fund 的投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