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1年銀保監會“1號”行政監管書 照見財險公司非車業務囧境

本報記者 冷翠華

近日,安心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安心保險”)因收到2021年銀保監會的首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而被推上風口浪尖。業內人士表示,其償付能力急劇下滑也折射出財險公司非車險業務的困境,即他們既需要擺脫對車險業務的嚴重依賴,大力發展非車險業務,同時又面臨非車險業務經營經驗不足、專業度不夠的難題,有的業務在初期讓保險公司嚐到了甜頭,後期則變成了火坑,嚴重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以及持續穩健發展,保險公司需要提升風險意識和專業度。

業務被限 增資一波三折

近日,銀保監會今年的首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下發給了安心保險。銀保監會表示,根據該公司上報的2020年10月份償付能力臨時報告,其2020年10月末的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25.7%,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對此,銀保監會對安心保險採取三項監管措施:第一,責令其增加資本金;第二,責令其停止接受車險新業務;第三,責令其限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2021年的薪酬(稅前)應在2020年度實際支付薪酬金額(稅前)的基礎上進行下浮,下浮幅度不得低於20%,其中,董事長和總經理的下浮幅度應高於平均值。

事實上,根據安心保險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的信息,去年二季度末和三季度末,其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皆爲123.9%和125.09%。爲何到去年10月底其償付能力劇烈下滑至嚴重不足狀態?某保險公司精算師分析認爲,這可能是由於其爲保證險業務計提了大量準備金所致。

償付能力不足將嚴重影響安心保險業務的開展,其新車險業務被銀保監會叫停。而根據現狀,其增加資本金難度亦不小。從業務來看,根據2019年年報,其車險保費約爲3.6億元,承保利潤爲243.3萬元,也是前五大險種中唯一一個實現了承保盈利的險種。車險業務被叫停之後,其承保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對固定成本的分攤也將下降。從償付能力來看,近年安心保險償付能力持續下滑。2017年和2018年,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369.95%和240.79%,2019年下滑至123.45%,逼近監管規定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20%的重點核查線。

事實上,安心保險也在積極推進增資事宜。去年9月份,其發佈增資方案,正大製藥(青島)有限公司(下稱“正大青島”)擬以貨幣方式出資2.15億元成爲新增股東,安心保險註冊資本將由12.85億元增至15億元。但去年12月31日,該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退回正大青島增資款並就後續增資事宜進行協商,由此,其增資又面臨變化。令人遺憾的是,安心保險此次增資並沒有原股東參與。

盲目拓展非車險業務藏風險

業內人士認爲,在安心保險償付能力充足率劇烈下滑背後,也深刻反映出我國財險公司非車險業務經營的困境之一,即經驗缺乏、專業度不足,有的業務看似“蜜罐”,實則可能變成火坑。

長期以來,我國財險公司普遍嚴重依賴車險業務。近年,行業普遍意識到,要改善業務結構,大力發展非車險業務。銀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非車險業務保費收入佔比爲37.09%,較2016年提升了11.09個百分點。其中,保證保險、責任保險和農業保險的保費分別同比增長30.80%、27.51%和17.43%,佔產險業務的比例分別爲7.24%、6.47%和5.77%,爲財產險市場貢獻較大增量保費。

但是,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在一份評級報告中指出,非車險業務對產品設計、精算、技術應用的要求較高,而多數中小財險公司對於非車險業務運營經驗不足,專業性水平有待提升。“中小財險公司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其戰略發展容易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自身專業管理不足的問題,盲目拓展非車險業務易使業務潛藏更大風險。”

事實上,安心保險也正是在信保業務上栽了跟頭。2017年,其保證險收入增至2.02億元,賠付115.8萬元,承保虧損145.15萬元。2018年,因某互金平臺大規模逾期導致其賠付飆升,其保證險賠付達1.75億元,同比高出10倍,承保虧損亦加劇。經此事件,到2019年,保證險退出安心保險前五大險種之列。

從保險行業非車險業務整體經營情況來看,記者從相關渠道獲得的行業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份,財險公司經營的12個主要非車險業務中,僅有特殊風險保險和家財險兩個險種實現了承保盈利,其餘皆處在承保虧損狀態。

“保險公司也是一邊開拓市場,一邊總結經驗教訓。”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部分非車險業務發展時間短,無論是過往案例還是行業數據都比較缺乏,而部分公司經營風格較爲激進,就可能遇到重大波折,但這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從大趨勢來看,平衡發展車險和非車險業務是必然方向,但保險公司自身的風險意識和專業水平必須進一步提升,防範經營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