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劉拂去

“共享奶奶”的意義不僅是“老有所爲”“幼有所託”,也是生逢互聯網時代倫理困境的一種自救。

成都市武侯區的晉陽街道,一社區將20多位有能力、有空閒的退休老人組織起來,幫忙照顧那些因家長工作繁忙而無人照料的小朋友。從接送孩子上下學到陪做功課、陪喫晚飯、陪玩遊戲,這個過程中,“陪”與“被陪”都收穫了愛與陪伴。這羣老人相當於承擔起了“奶奶”的家庭義務,社區也對她們冠之以“共享奶奶”的稱呼。

乍一看,這就是一個社區幹實事,解決社區雙職工現實困難的簡單舉動。但細品之下,別有滋味。

互聯網時代,催生了更多“原子化”“碎片化”的“社會人”,如何安頓這個日益龐大的人羣,是社區治理一道獨有的難題。我們常說社區治理是一個典型的創新活動,這個創新,包括正視伴隨新技術而來的新的心理、情感、生活方式,也包括在人文反思下對適應新型社會關係的新行爲營建,其中一個重大議題,就是面對技術的強大沖擊,如何讓親情不敗、倫理不腐。

現代社區是多樣異質要素聚集的空間,涵養親情、構建倫理以提升這個空間的堅韌性,需要更小的切口,更潤物無聲的方式。奶奶、外婆,是每個人心靈深處最具親情的符號,是童年最溫馨的回憶,享有過奶奶、外婆照拂的人,相對來說對於親情的體驗要豐富得多。“奶奶”一喊出口,公事公辦的“托兒”行爲就多了些人情味。可見,“共享奶奶”不是一個簡單的詞語疊加,也並非“新瓶裝老酒”的概念包裝,其中其實有設計者對於社區倫理建設很深的用心。很多媒體自發爲“共享奶奶”站臺,大抵也是從中捕捉到了其與時代走向契合的創新氣息。

不要小看那些來自於基層的點滴創新,撬動世界的槓桿和支點或許就在其中。從這個層面來說,“共享奶奶”的意義不僅是“老有所爲”“幼有所託”,也是生逢互聯網時代倫理困境的一種自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