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早期,馬化騰曾經假扮女性用戶爲 QQ 拉新用戶。

張小龍在當年微信上線時,談了自己對 “泡妞是互聯網的最大動力”的理解:互聯網用戶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也是多種多樣的,這些產品和服務或許會對 “泡妞”提供便利,但大多數情況下這並非它們存在和發展的原因。

但不可否認的是,2011 年底微信先後增加 “查看附近的人”、“搖一搖”和 “漂流瓶”等功能,通過陌生人社交完成了第一個 1 億用戶的積累。

即使有微信,社交領域中在陌生人、兩性等細分賽道依然誕生了諸如陌陌、探探等產品。社交中天然帶有 “性”的屬性,而如今這一隱晦的屬性已經被注入更多社區、內容類產品中,大衆點評、知乎、網易雲音樂、閒魚等均成爲了 “約炮”新聖地。不少女性用戶,也因此在這些平臺遭遇不同程度的性騷擾。

就連 B 站,也存在許多女性試裝的視頻,甚至內容過於暴露;有一些小衆的 App 則更加露骨,直接突破了隱晦的暗示,爲用戶提供有償性交易服務。

“這些奇怪的問候,讓我煩透了”

一位女性用戶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吐槽,自己已經在多款 App 上遭遇過不同程度的騷擾。她在領英上使用真實頭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請求添加她爲好友。她的好友數量如今已經超過 2000 人。

後果就是,每天早上她幾乎都能收到很多奇奇怪怪的 “問候”,比如 “I think I like you”(我喜歡你)、“I love your photo”(我愛你的照片)、“看你頭像很有氣質”等等。如今她已經疲於應付這些套路式的 “問候”。

此前,一位外國人在領英上添加了她,並且一直努力約她外出見面。她數次拒絕之後,對方就也不再和她保持聯絡。“再加上這些奇怪的問候,我煩透了。”她說。

另外一位接受採訪的女性的經歷則更爲誇張。她熱愛美食,爲了在大衆點評上獲得更多霸王餐的體驗機會,日常就很勤快在大衆點評上寫點評。在她展示的霸王餐記錄中,顯示她在大衆點評上戰果不菲。

但另外一方面她也在大衆點評經歷了諸多煩惱。許多異性在大衆點評上看到她的真人頭像之後,會密集發私信給她,起初是探討美食、食品、打卡等大衆點評上的常規內容,“都稱呼我爲美食家。”雖然她並不怎麼搭理,但不妨礙那些異性主動聯繫她,邀請她出去一起體驗美食。

最誇張的是,甚至有人以 “混血”的身份,試圖吸引她的注意。

在知乎上,有用戶分享了在大衆點評上約到異性的方式:在諸多團購評價後找到一兩位看中的人選,直接用搭訕的口吻詢問是否好喫之類的話,如果對方有意周旋,說出 “帶你來喫”或者 “一起試試”這類的話,那(這場約)就成功了 80%。

她認爲,很多社區、內容 App 都有約炮的屬性。特別是在大衆點評上,很多人一看就不懷好意,來約姑娘的。知乎上雖然也有不少這樣的人,但也遇到過一兩個比較真誠的人。使用自如租房的她,在自如的社區也遭遇過很多不正經的人。

曖昧問候,只是獵豔的第一步

一位熱衷於社交的 95 後男性用戶告訴新浪科技,QQ 和微信屬於一類社交,陌陌和探探屬於另外一類社交產品,就年輕用戶而言,這些都已經屬於相當 “傳統”的社交,當下以興趣爲紐帶,以內容爲基礎的社交更爲受到年輕用戶的喜愛,這些興趣涵蓋了二次元、寵物、美食、音樂等等,甚至還包括更爲小衆的手帳、手工等。

而在興趣爲導向的社交之下,則是荷爾蒙發散的溫牀。“年輕人,很容易就共同的興趣聚在一起,也更容易互相欣賞。”他告訴新浪科技,自己曾經就在網易雲音樂,遇到一位和自己有共同喜好的音樂的異性,對方甚至主動約他外出。而至於後續的故事,他沒有明說。

不過新浪科技發現,網易雲音樂也被加入社交的功能,鼓勵用戶產生社交聯繫,具備社交功能的不僅僅是在網易引以爲傲的 “評論區”。在網易雲音樂,很多年輕人還通過 “附近的人”產生社交聯繫。

很多用戶在這裏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也有不少女性深受其擾。一位用戶告訴新浪科技,曾經有人想約她出去,理由是 “聽歌很有品味,想必也很漂亮可愛,距離很近,出來坐坐。”如此挑逗的話語,讓比較保守的她一度很長時間沒有打開網易雲音樂。

不少受訪者還告訴新浪科技,閒魚上類似的現象也很嚴重,很多女性賣家,特別是服裝店主,經常在留言板塊或者私信收到模糊的挑逗的話語,比如 “你真好看,多少錢”、“我也在這個城市,出來喫個飯”、“有你的原味服裝嗎”等。

此外,閒魚的 “好玩”欄目,還有不少賣家通過各種挑逗性的女性圖片吸引流量,而這些女性圖片展示的內容,與賣家銷售的產品根本沒有相關聯。受訪的兩位閒魚用戶告訴新浪科技,這些內容非常有傷風化,對青少年的成長也很不利。

B 站相比較閒魚有過之而無不及。致力於破圈的 B 站,近年來將內容形式持續擴展,增加直播等板塊,吸引大量 UP 主進入 B 站,對於流量的競爭也更加激烈。一些 UP 主則劍走偏鋒,上傳的內容富含對於異性的挑逗,以此吸引眼球,獲取流量。在這些視頻上,有一部分彈幕對女性進行了人身攻擊。

更有 App,還直接提供性交易。一位在南方某城市工作的小張告訴新浪科技,南方的夜生活非常豐富,社交也更加活躍,荷爾蒙發散就有更大的空間。不過,不少人是通過一些私密的社交 App 解決自己的生理需求。

多年以前,他曾在朋友的推薦下下載了一款 App。這款 App 採用邀請制和真人識別爲準入,嚴格的審覈之後還需要會員充值,才能獲取服務。“上面直接提供是性交易,每次花費在 2000 元左右。”他說。

新浪科技就小張提供的信息在 App Store、小米等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中搜索發現,該 App 依然存在於這些應用平臺中,並支持下載。僅在 App Store,就能搜出該 App 的七款同名產品。

屢禁不止,平臺不作爲?

近年來,公安部、中央及地方網絡信息辦公室、掃黃打非辦等部門加大了對網絡涉黃,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等違法行爲的查處力度,覆蓋了包括網絡直播、內容社區、二手貨平臺、在線教育等互聯網風口。

但仍有不少違規行爲,隱藏在陰暗角落。

黑龍江海聞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學軍律師告訴新浪科技,網絡騷擾、涉黃等違規行爲屢禁不止的原因包括:一方面,網絡平臺基於經濟利益,對網絡用戶疏於管理;另一方面,平臺涉黃案件的隱蔽性強,行爲實施人頒佈地域廣,案件偵辦難度大,偵破案件成本和技術難度也很大,打擊不力。同時,在客觀上,受害人依靠自身的能力無法獲取相關證據,沒有網絡平臺的技術支持,受害人維權也很艱難。

他表示,受害者要提高對各種違規新聞崗位的辨別能力,在平臺保護未起作用的情況下,做好自我保護。

就上述女性受訪者遇到的情況,李學軍律師指出,異性通過網絡平臺實施的騷擾(包括約喫飯、要求出去玩、要求約會、甚至表達各種暗示等)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備性騷擾違法行爲的特徵,侵害了女性的人格權,包括人格尊嚴、隱私權和名譽權等。《民法典》第 1011 條規定,禁止以任何形式實施性騷擾,如違反該規定實施性騷擾行爲,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爲人承擔民事責任。

而平臺運營者也要承擔相應責任。李學軍律師表示,網絡運營者負有網絡安全保護義務,在特定條件下,網絡運營者對於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的侵權行爲,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網絡安全法》、《民法典》均規定平臺運營者有保護用戶的法定義務。如平臺未履行法定義務,受害人可以要求平臺承擔連帶責任。

而利用平臺組織和實施涉黃賣淫活動的,已涉嫌犯罪,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要加大平臺涉黃案件犯罪的相關法律的宣傳力度,動員社會力量監督平臺的運營行爲,鼓勵受害人提供犯罪線索,辦案單位積極偵破案件,形成各方合力,讓涉黃平臺的經營者無處藏身。

針對提供下載服務的應用商店,李學軍律師表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如果不履行《網絡安全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網絡安全保護義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導致危害網絡安全等後果的,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但在巨大的流量壓力和經濟利益面前,不少 App 依然鋌而走險,輕則縱容用戶進行違規操作,發佈違規內容,損害了其他用戶的合法權益;重則隱蔽提供違反法律的服務,破壞網絡環境。

可以預見的是,即使不少平臺因爲各種違法行爲倒下,但在金錢的吸引下,還會有更多的後繼者。

文章出處:新浪科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