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感觉太珍贵了。

对一个人如此,对一部电视剧也是如此。

看惯了电影,我几乎是不看电视剧的。

但是,《山海情》我看完了,一集不落。没有用小屏,没有开1.5倍速,没有刻意寻找出戏点,有的剧集还看了几遍。

一种久违的返璞归真。

“刷”,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山海情》剧情及背景不多说,用三个新闻高频词代之:移民,脱贫,闽宁情深。

在题材上属于农村剧。

有多久没有看农村剧了?我忘了。(此时竟然想起了小时候看的《篱笆女人和狗》)

我用了“看”这个词。是“看”——沉浸其中,不是“听”也不是“刷”。有多少电视剧,尤其是农村剧,其实是可以“听”完的。

那么多阿姨,都是一边织毛衣一边聊天一边带孙子一边喂狗一边和老头子吵嘴一边看电视剧的。感觉她们错过一顿火锅都不会错过剧情。《乡村爱情》用“看”吗?淌沫子、斗嘴的剧情听就够了。

而“刷”这个词,对于一个影视作品来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人家就是随便看看,连白嫖的心思都没滴。

一部电视剧,能让人心怀敬意地去“看”,就算成功一半了。

移民、脱贫,如此宏大主流的题材听起来就不好拍,拍了受众也多不买账。近些年的农村剧,有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就是过于城市视角,是城市人想象或者臆造的农村。

那个灯红酒绿、璀璨之夜的龙泉山庄,像极了我家门口那条餐饮娱乐一条街。

那些勾心斗角、撒泼吃醋,让我想起了《回家的诱惑》。

赵四抽搐的嘴角、宋晓峰刻意的结巴、药匣子的不孕不育、谢腾飞的智障感,连同色彩浓郁的画质,共同构成一幅取悦受众的盛大场面。

如果再来一朵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圣母白莲花”……

我连白嫖的心思都没有。

《山海情》是尊重受众智商的

它说的是农民的话,演的是农民的事儿。剧组没有闭门造车,据说在当地拍摄时,还不断改剧本,把更真实有趣的故事加进去。

最开始的几集,人物形象、场景布置、自然环境、故事情节被朋友圈的宁夏人回忆了个遍,几乎都有亲历。更有甚者,连人物原型都能娓娓道来。

我在华北大平原长大,没有挨过饿,没有缺过水,对“三个人只有一条裤子穿”“早上蒸洋芋,中午煮洋芋,晚上烤洋芋”“风吹石头跑”的名场面难以想象。上世纪90年代,我们村生计不好的人家,也吃白面馒头的。

小学时,我无法想象语文课本中那句“太阳落山了”是如何的情景,因为我没有见过山,只见过让人头晕的麦浪。我看到的太阳,总是不急不缓地没入遥远的地平线。

可是,我仍在这部剧里看到了“自己”。

那些颇具八九十年代感的布景、道具就不说了。

于我,有个特别值得一说的情节。

得宝种的第一茬双孢菇在集市上卖光,他回到家,当着得福的面,掏钱、数钱。他先把腰包里乱糟糟的钱掏出来,又从上衣兜、裤兜里摸出一些,这些钱,有大张,有毛票,然后他一张张数好,叠整齐,最后一捆捆绑好。

这个情节,导演拿捏得准确而饱满。

让我想起了我的爸妈。

我家曾有一大片苹果园,几乎整个90年代,每到冬天,爸妈天不亮就出门赶集卖果子,直到卖完最后一个才回家,往往已是午后两三点。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数钱。他们和得宝一样,微笑着,从各个兜里搜出钱来,多是五块十块的,也有一毛两毛的,一张张地拨弄平展,从小到大叠整齐。然后蘸着唾沫数,极其认真,真怕少数了一毛钱。最后,每50元一叠儿扎好。总额记到账本上。

这个时候,我觉得他们很满足。

钱,真的是农民穷日子里最好的慰藉,哪怕只是辛苦挣来的几十块钱。

谢谢那个不是“圣母白莲花”的水花

真实是底色,趣味才是这部剧的灵魂。

《山海情》有一种农村剧难得的“崇高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光环。

我一个导演朋友说,有的电视剧看一二集挺好,等看完,觉得屁都不是,啥也记不住。

很少有真正动人的地方。

移民是一个宏大背景下的政府行为,但是电视剧没有把主角留给“政府”,甚至都没有一个明确代表政府的主角。

这就很有意思了。

马得福是吗?第一集他是,他给村民讲政策,笼罩着强烈的理想主义光环。但是后面,马得福和村民们的区别并不大。除了他更懂点法,听得懂福建话,自行车骑得更猛,甚至在通电、浇地、卖双孢菇等情节上,他是和“政府”对着干的。他没有苦情戏,那次在水站上,心里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大有堵了回去。镜头一转,他带着村民去上访了。

其实,整个电视剧,没有什么主角。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难得的审美情趣。

我只说说水花吧。

这个一直微笑,却让人落泪的女子。

其实这个角色不好把握,很容易落入“圣母白莲花”的俗套路子。(啥叫圣母白莲花?就是命特别苦,不是缺爹没娘就是孤儿,初恋被拆散又嫁了个渣男,但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付出,道德光环照亮整个电视剧的女人。)但是电视剧为我们奉献了是一个坚强、坚定,心里有光的水花。

水花母亲死得早,父亲把她换了牲口和水窖,她和得福的爱情自然无疾而终,永富虽不是渣男,但是仍旧残了双腿……

水花几乎没有哭过。

她一个人拉着板车,身子几乎贴到了地面,带着丈夫和孩子,走了七天七夜。她来到移民村,第一个见到的人就是马得福——那个一直放在心里的人。她还是笑的。

她种的双孢菇跌价,永富揶揄她是不是因为马得福才贷款建菇棚,这个瘦弱的女子伤心但坚定地说,她知道她是谁。水花拖着板车去交蘑菇,远远地看到得福站在人群里忙碌,想起她对得福说过的话:跟着你就吃不了苦。

有物是人非,也有一种温柔的坚定。

水花能忍耐,能吃苦。但她忍耐的不是残疾的永富,而是苦日子;她吃苦,是因为她不等不靠,她种双孢菇开超市;她心里有马得福,但并不觊觎;在菇棚里,她对技术指导员小妍说,希望女儿将来可以像她一样“好好恋爱,好好工作”。

我在这个角色身上,其实看不到多少道德色彩,她散发出的是那种在困境中,追求独立和自我价值的意识。

这些人物,确实让人触动。尽管他们演得那么平静,那么出于本分。

镜头太美

我不建议在小屏上看《山海情》,为什么?因为这部剧的镜头很讲究,小屏上领略不到。

电视画面和电影画面是有很大区别的。电影的镜头样式很多,但是电视剧,基本都是中景、近景和特写。

我朋友马导说,电视剧画面太满、太亮,话太多,看着不舒服。

习惯看电影的人,对这点肯定深有感触。

我喜欢这部剧,多是因为第一二集展现出来的颇具电影质感的画面。

还记得得福骑自行车在深山里穿行的那段吗?一个大全景,群山起伏,远处山峦如黛,近处山色温柔,得福的身影被缩成一个移动的黑点。

还记得得宝带着几个伙伴在山间奔跑的样子吗?那个悠长的镜头,也是全景,风吹着头发,阳光浸润着年轻的脸庞。青春真美好。

还记得水花拖着平板车弯着身子前行的画面吗?她的男人面带悲苦,她的孩子像只乖巧的羔羊端坐着,而她裹着头巾,面带微笑,唱着那首沉郁的花儿。头上的天空,辽阔低垂。

我喜欢这部电视剧里,比人物更加真实的光影。

《山海情》很多镜头都是外景,屋里的戏不多。外景借助的是自然的风,自然的光,大面积的天空,大面积的阳光,使镜头更加生动、明净。水花来到移民村,站在村头,看着远处的得福。阳光倾泻在她的脸上,她的目光、笑容被一层毛茸茸的光泽覆盖……我是忘不了这个特写镜头了。

屋子里的拍摄也因为借助光线的对比,使画面有了层次感,故事的空间感瞬间延伸。而人物在半明半暗之间,情绪表达更加粘稠、动人。

这些电视镜头,真的很难看到。

我们拥有的是,太多的滤镜、太多的特效、太多的审美定式。

自然的风吹着,不美好吗?

看吧。不说了。(倪会智/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