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欽/攝

沈月明/文

昨天上午,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龔正市長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兩組數字令人印象特別深刻,聽着甚至感覺有點悲壯,但必須點贊!

首先是面對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大幅下降6.7%的困難局面,上海力挽狂瀾,全年實現GDP增長1.7%。這是什麼概念?這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上海GDP增長最低的一年,不可想象。但就是這1.7%,也是全市上下咬着牙一點一點追回來的,非常不容易。大家都還記得上海去年2月中下旬就開始分步驟復工復產復市,全員檢測,集中住宿。特斯拉率先全面復工的時候,真是捏着一把汗。五五購物節,市領導、區委書記、區長都直播帶貨,豁出去了。

今天市政府工作報告再提今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面對這麼多不確定因素,提這個數字必須點贊。上海依然表現出作爲全國最大經濟城市,奮力創造新時代新奇蹟的勇氣和擔當。

還有一組數字,特別值得一提。

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口岸進境航班4.7萬架次、進境人員190萬人次,分別佔全國空港口岸的33.6%和27.9%。

就是在全世界疫情肆虐的時候,上海的大門始終沒有關上,全國近三分之一的入境人員、貨物,都落在上海。當全世界對病毒避之如猛虎的時候,上海迎難而上。作爲全國最大的對外口岸,上海責無旁貸。

曾經有一張圖感動很多人,就是浦東機場一架入境航班的舷梯旁,停了十幾輛救護車,都是接入境旅客去隔離的。一度上海的隔離酒店全面告急,不得不緊急徵用。我們記者現場採訪,長寧區一個酒店用5個小時就完成了隔離改造,凌晨兩三時剛收工,機場來的大巴就到了。真的是分秒必爭。

你去看浦東機場,直到現在都是“大白”的天下。上海16個區,還有蘇浙皖,24小時在那裏設攤接人。區裏年輕力壯的公務員基本都輪值過來了,有的都當了第二輪、第三輪志願者了,每天汗流浹背,更不要說風險了。

我只是想說,上海承擔了巨大的輸入性風險,一步一步扛過來,非常不容易。公衆可能不注意,從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幾乎每天都有輸入性陽性病例,多的時候一天十幾例,但都管起來了,有序接受治療,沒有擴散出去。

所以,希望一些不太瞭解情況的人,在評論上海的時候更加客觀公允吧。當然,上海一定會更努力,讓市民放心,讓全國人民放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