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結構性存款達成壓降目標,投資者還能買到高息產品嗎? 來源:第一財經

嚴監管下,結構性存款這一曾經的“明星”產品正迴歸“正道”。

日前,央行公佈最新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12月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減少了1.02萬億至6.44萬億元,年末餘額接近年初三分之二水平,基本完成年度壓降目標。其中,中小型銀行超額完成壓降任務,較目標額多壓降了2733億元,12月壓降規模達7059.87億元,全年壓降規模達2.33萬億元。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爲,預計2021年監管機構將不會對結構性存款規模有硬性要求,此前收益相對剛性的“假結構”產品也會慢慢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真結構”產品。

同時,考慮到結構性存款利率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就呈下行走勢,目前,若銀行要將結構性存款到期後續作或者重新發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收益率將明顯下行;再加上銀行通常會通過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其他方式承接壓降的結構性存款資金,這些產品的收益率往往相對較低。對於投資者而言,以往銀行藉助結構性存款“高息攬儲”的盛況在2021年將很難出現了。

單月壓降規模超萬億

“去年額度比較緊張,今年雖然有,但受投資者歡迎程度沒以前那麼高了。”一位股份行支行理財經理向記者感嘆道。這背後是結構性存款的有序壓降,2020年,結構性存款可謂經歷了“先揚後抑”的一年。

根據央行最新公佈的數據,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餘額至2020年12月末爲6.44萬億元,當月環比下降了10213.4億元,降幅再度擴大。其中,中小型銀行降幅爲7059.87億元,單月降幅爲年內次高,僅次於2020年6月。

回顧2020年全年,先是年初至4月,在存在較大套利空間的背景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快速增長,並在4月達到12.14萬億元的峯值水平,其中中小型銀行增幅最明顯。

隨後,爲打擊資金空轉套利,2020年6月,北京銀保監局下發《關於結構性存款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對結構性存款從嚴控業務總量、確保產品設計審慎合規、加強資金來源甄別、切實規範宣傳銷售行爲等幾個方面進行規範約束。另外,監管層通過窗口指導,設定了“在2020年9月30日前壓降至年初規模,並在2020年12月31日前逐步壓降到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的壓降目標。

受嚴監管影響,結構性存款規模在下半年連續下降,其中中小型銀行貢獻最大,並帶動了平均最高預期收益率持續下行。截至2020年年末,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距離年初三分之二的目標尚有440億元差距,接近完成壓降目標。

具體來看,中小型銀行超額完成壓降目標,較目標額多壓降了2733億元,全年壓降規模達2.33萬億元;而大型銀行在12月壓降了3153.53億元,全年壓降規模達8204.13億元。

就壓降規模而言,中小型銀行明顯超過大型銀行。據統計,從5月底6月初嚴監管以來,除了10月大型銀行壓降規模稍高出中小型銀行之外,其餘月份的壓降規模大多由中小型銀行貢獻。

隨着壓降任務接近完成,展望未來,東吳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李勇對第一財經表示,預計2021年監管機構將不會對結構性存款規模有硬性要求,但也不會任由其增長過多過快,因此預計一季度結構性存款規模將不會增長太多。

與此同時,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也逐步向“真結構”轉型。此前監管頒佈《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整體要求結構性存款迴歸“真結構”的本源。有觀點稱,對於符合監管要求的“真結構”,監管還是會鼓勵其後續規模發展,因而2021年可能會看到結構性存款規模重回正增長。

昔日“高息”盛況難再現

伴隨着規模的壓降,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也在走低。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自2020年6月以來,結構性存款利率呈下行走勢,四季度平均到期收益率爲3.2%左右。

而2020年3~7月間,新發行的結構性存款平均期限爲3~6個月,即大部分結構性存款在2020年四季度陸續到期,且這些結構性存款的成本在3.57%~3.67%之間。

“若銀行要將結構性存款到期後續作或者重新發行結構性存款,皆能以大大低於成本的價格重新定價。”李勇告訴記者,再往後看,2020年8~12月新發行的結構性存款平均期限在3~5個月,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結構性存款將在2021年一季度陸續到期。

李勇稱:“預計一季度結構性存款利率有望維持平穩,在此背景下,去年8、9月份發行的結構性存款到期續作或重新發行也能以低於當時成本的水平定價。”

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着將很難再買到像之前一樣高息的結構性存款產品了。前述理財經理也告訴記者:“現在和之前比,結構性存款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多少有些下降,且還要考慮掛鉤標的波動情況,如果在區間內的話,那麼到期收益率還可以。”

另外,爲彌補結構性存款壓降造成的萬億級負債缺口,銀行往往會通過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產品來承接。目前由於中小銀行的高息攬儲工具受到監管,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有所提高用以吸收存款。但儘管如此,1年期、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低於結構性存款利率。東吳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12月末,1年期、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2.0%、2.7%左右。

在此背景下,可供投資者選擇的高息存款產品並不多了,且這一趨勢可能還將持續。步入2021年,在前期監管基礎上,央行、銀保監會再度發文規範互聯網平臺存款和異地存款,要求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地方銀行也不得跨區域吸收存款。爲促進銀行提升負債業務管理水平,有效防範金融風險,1月22日,銀保監會更就《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而在不符合規定的所謂“創新存款”逐步清理之後,市場或將逐步接受較低的利率水平。中金固收分析稱,預計2021年存款的壓力邊際上會相對2020年有所減輕,尤其是對於頭部銀行而言,此前靠高息吸收存款的中小銀行的存款或向大行流動。

對於銀行來說,隨着同業存單利率在12月見頂回落,加之還有較大量的財政存款或在2021年一季度投放,並且結構性存款壓降任務或有所減輕,中金固收預計,後續銀行負債端綜合成本可能會重新回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