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王庆松前往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二小学支教。年过半百的他,选择离家千里去支教,曾经让周围人难以理解。最近,为期半年的支教期结束,王庆松特意写了一封信寄语支教学校,揭开了这位60后老师范生的家国情怀。

培养之恩记在心

60后老师范生毅然支教

半年前,已经54岁的王庆松报名到陕北支教。作为学校副校长、扬州市骨干教师,他为什么会选择到一千四百多公里外的陕北支教?这个问题让身边很多人感到困惑。可对王庆松来说,这是一个藏在心底很久的梦想。王庆松回忆,自己是1984年初中毕业后上了师范,那个时候师范学校学杂费是免费的,吃饭住宿也是免费的。“实实在在地讲,我是党和人民培养的。”因此,作为毕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师范生,王庆松始终觉得自己欠国家和人民一个回报。

身处教育大省江苏,王庆松认为,扬州教育资源相对充沛。每每看到贫困地区因教育资源缺乏,不少课程难以开足开齐,教学质量也亟待提高,自己就很受触动。用实际行动,将扬州的教育理念带到中西部地区,推动当地教育发展,是王庆松想到的报国之路。他说,自己的童年时代也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是老师们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克服困难,引领他们走向美好生活。“我的初中是在江都区东汇中学上的,上学的时候老师非常关心我们,他们尽心尽力的培养我们,我也应当向他们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他们。”王庆松希望,将支教作为一种精神传承下去。

只争朝夕传经验

5旬老教师开启工作“加速度”

带着强烈的支教信念,王庆松踏上了陕北大地。王庆松看到,得益于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现在这里的学校硬件和孩子们的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当地最好的房子在学校里,教学设施也非常齐备,一点儿都不比扬州差。孩子们每天还有免费的营养餐、免费的营养奶……”说到这些,王庆松的话语里满是开心。

不过,通过多次听课和与当地同事交流,王庆松发现,子洲县第二小学教师构成并非都是师范毕业,大家最需要的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引领。考虑到自己支教时间只有半年,他就开启工作“加速度”模式,将自己每天的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我知道我很快就要离开,所以有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到子洲不久,他就为老师们上了示范、观摩、随堂等4节课,教学内容涵盖阅读、习作等不同类型,并且多次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应老师们要求,子洲县第二小学“王庆松语文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学校语文教学骨干教师们系统教研,每周开展一次教学活动,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倾囊相授。

让王庆松感到欣慰的是,当地的老师也很珍惜和他一起教研的机会。通过系统培训,老师们提升了教学能力,也提升了教学自信。在随后子洲县的“教学能手”竞赛评比中,“王庆松语文工作室”的一位成员就成功当选,全子洲县小学段仅六名老师获得这项荣誉。除了聚力教学研讨,王庆松还直接深入一线教学。面对不爱讲普通话的陕北孩子,他尽显“严师”风范,讲好普通话对于学好语文意义不言而喻,他要求学生们课内、课外都讲普通话,通过一学期时间,班级形成了人人都讲普通话的氛围。对于孩子们做题有畏难情绪、课后不爱阅读等不良学习习惯,他也毫不留情的予以纠正。

临别之时再寄语

希望与同事们携手共进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只争朝夕的王庆松实现了推动当地教学质量提升的小目标。可在他看来,除了外在推动,当地教育不断生发内生发展动力,才是提升教育水平的核心。临别之时,他给子洲二小的同事们写了一封信。

情真意切的书信背后,是王庆松最想送给当地同仁的寄语:“虽然我走了,但是你们的学习劲头和精神不能减少,唯有这样,子洲当地的教育才会得到发展,得到改变。”

这段苏陕协作、对口帮扶的经历在王庆松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位老师范生说,即便是进入到了本该退二线的年龄,他也要在陕北大地红色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发光发热。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肖溢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