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中心小學副校長王慶松前往陝西省榆林市子洲縣第二小學支教。年過半百的他,選擇離家千里去支教,曾經讓周圍人難以理解。最近,爲期半年的支教期結束,王慶松特意寫了一封信寄語支教學校,揭開了這位60後老師範生的家國情懷。

培養之恩記在心

60後老師範生毅然支教

半年前,已經54歲的王慶松報名到陝北支教。作爲學校副校長、揚州市骨幹教師,他爲什麼會選擇到一千四百多公里外的陝北支教?這個問題讓身邊很多人感到困惑。可對王慶松來說,這是一個藏在心底很久的夢想。王慶松回憶,自己是1984年初中畢業後上了師範,那個時候師範學校學雜費是免費的,喫飯住宿也是免費的。“實實在在地講,我是黨和人民培養的。”因此,作爲畢業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師範生,王慶松始終覺得自己欠國家和人民一個回報。

身處教育大省江蘇,王慶松認爲,揚州教育資源相對充沛。每每看到貧困地區因教育資源缺乏,不少課程難以開足開齊,教學質量也亟待提高,自己就很受觸動。用實際行動,將揚州的教育理念帶到中西部地區,推動當地教育發展,是王慶松想到的報國之路。他說,自己的童年時代也是物質匱乏的年代,是老師們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克服困難,引領他們走向美好生活。“我的初中是在江都區東匯中學上的,上學的時候老師非常關心我們,他們盡心盡力的培養我們,我也應當向他們學習,以實際行動回報他們。”王慶松希望,將支教作爲一種精神傳承下去。

只爭朝夕傳經驗

5旬老教師開啓工作“加速度”

帶着強烈的支教信念,王慶松踏上了陝北大地。王慶松看到,得益於國家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扶持力度,現在這裏的學校硬件和孩子們的生活條件都得到了明顯提升。“當地最好的房子在學校裏,教學設施也非常齊備,一點兒都不比揚州差。孩子們每天還有免費的營養餐、免費的營養奶……”說到這些,王慶松的話語裏滿是開心。

不過,通過多次聽課和與當地同事交流,王慶松發現,子洲縣第二小學教師構成並非都是師範畢業,大家最需要的是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引領。考慮到自己支教時間只有半年,他就開啓工作“加速度”模式,將自己每天的工作安排的滿滿當當。“我知道我很快就要離開,所以有種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到子洲不久,他就爲老師們上了示範、觀摩、隨堂等4節課,教學內容涵蓋閱讀、習作等不同類型,並且多次參加教學研討活動。應老師們要求,子洲縣第二小學“王慶松語文工作室”成立,他帶領學校語文教學骨幹教師們系統教研,每週開展一次教學活動,將自己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傾囊相授。

讓王慶松感到欣慰的是,當地的老師也很珍惜和他一起教研的機會。通過系統培訓,老師們提升了教學能力,也提升了教學自信。在隨後子洲縣的“教學能手”競賽評比中,“王慶松語文工作室”的一位成員就成功當選,全子洲縣小學段僅六名老師獲得這項榮譽。除了聚力教學研討,王慶松還直接深入一線教學。面對不愛講普通話的陝北孩子,他盡顯“嚴師”風範,講好普通話對於學好語文意義不言而喻,他要求學生們課內、課外都講普通話,通過一學期時間,班級形成了人人都講普通話的氛圍。對於孩子們做題有畏難情緒、課後不愛閱讀等不良學習習慣,他也毫不留情的予以糾正。

臨別之時再寄語

希望與同事們攜手共進

半年時間一晃而過,只爭朝夕的王慶松實現了推動當地教學質量提升的小目標。可在他看來,除了外在推動,當地教育不斷生髮內生髮展動力,纔是提升教育水平的核心。臨別之時,他給子洲二小的同事們寫了一封信。

情真意切的書信背後,是王慶松最想送給當地同仁的寄語:“雖然我走了,但是你們的學習勁頭和精神不能減少,唯有這樣,子洲當地的教育才會得到發展,得到改變。”

這段蘇陝協作、對口幫扶的經歷在王慶松的職業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這位老師範生說,即便是進入到了本該退二線的年齡,他也要在陝北大地紅色精神的指引下,繼續發光發熱。

來源|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肖溢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