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漸近,年味漸濃。年,是故鄉門楣上大紅的春聯,是孩童手中劃拉的鞭炮聲,是融融親情的笑語歡聲;年味,是廚房裏懸掛的煙燻臘味,是香甜軟糯的餈粑。

近日,記者在錦屏縣茅坪鎮陽溪村胡桂仙家中看到,身穿侗族服裝的胡桂仙在院子與廚房間穿梭。院裏,放着浸泡的糯米,米粒經水浸泡後,變得脹鼓鼓的,飽滿白皙又圓潤。浸泡好的糯米需要舀出放在簍中把水瀝乾,後將糯米放入蒸桶裏用火蒸一個多小時,蒸出來的糯米更香更糯。

隨着時代的發展,傳統手工打粑不適應市場需求,胡桂仙這幾年通過工藝改造,以機器取代手工製作餈粑。“這段時間來,我每天都在做餈粑,開春過後,就要做三月粑了。現在快到過年,餈粑是供不應求,每天都要做一百多斤。”胡桂仙笑着說,她從事糯米粑食已經近二十年,伴隨着時令節氣,每年也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憑藉多年的製作餈粑的手藝,胡桂仙早已在當地小有名氣。“經常有人打電話訂貨,目前,縣城兩家超市都指定要我做的餈粑。”胡桂仙對記者說到。

春節將至,訂單日益增多。忙碌的家庭小作坊已鋪滿喜慶的餈粑。爲了滿足年貨市場需求,這段時間來,胡桂仙的家庭作坊進入了生產旺季,每天和丈夫都在加班加點趕製餈粑。

龍齊梅 楊璧榕 楊曉榮 吳玉富 王瑞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