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泰伯網

近期,一則“原華鴻嘉信總裁張立洲已於去年入職阿里巴巴任集團副總裁,負責智慧建築事業部”的消息,再度將大衆視線拉向大廠們的智慧建築業務。

從建築信息化到智能建築再到智慧建築,建築領域的信息化概念已經提出十餘年時間,互聯網大廠們的建築佈局也已有數年,至今建築業的信息化整體還在“工具化、孤島式業務子系統應用水平徘徊”,在各行業中排名倒數。

有趣的是,阿里、騰訊、華爲、小米等大廠似乎並不在乎這一行業成長的“緩慢”,仍然不斷加碼。

01、信息化水平最低的行業

2017年,阿里發佈《智慧建築白皮書》,這是一部從大數據、平臺模式角度研究智慧建築的研究成果,揭開了大廠“跨界入局”建築領域的開篇。2019年阿里4022萬中標雄安新區BIM管理平臺,更是被業界稱爲“平地一聲雷”,震動建築圈。

2020年3月,騰訊發佈騰訊雲微瓴BIM協同平臺,4月又推出智慧城市底層平臺CityBase騰訊雲,展開一張建設城市CIM底座的藍圖,再加上華爲基於CIM打造智慧園區、小米高調發布智慧地產解決方案、科大訊飛與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合作BIM+AI等,大廠們看似“突然襲擊”的入局徹底攪亂了建築領域沉寂多年的池水。

畢竟2018年麥肯錫行業信息化指數顯示,建築業信息化程度仍然排在倒數第一。

“原來做智能建築都是基於信息化的思路,也就是面向單一業務提供智慧解決方案,比如空調控制、訪客管理等,多數是孤立系統,數據無法打通融合,不具備決策和分析能力,也就實現不了真正的‘智慧’。”北京建築大學教授、盈嘉互聯聯合創始人王佳向泰伯網表示。

“行業數字化程度低,也說明可供改善的空間足夠大,這也是互聯網廠商入局的原因之一。”某大型券商建築行業研究員(化名)劉剛向泰伯網表示:“以BIM應用最多的裝配式建築來看,新開工面積BIM滲透率只有10%不到20%,2019年的數據是13%,到2025年,各地整體目標一般在25%-30%之間,5年內滲透率會有一個比較快的提升空間。”

“2013年起我們就在思考建築跟互聯網之間怎麼去結合。”騰訊雲副總裁萬超在接受泰伯網採訪時透露:“我們默默的做了五六年,做了很多探索,也走了很多彎路。”

萬超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樓宇建築絕大部分走的是規模化效應,這個過程中我們忽略了降本增效,少走科技建築的路,蓋樓基本上都是買硬件、買東西的那套邏輯,所有的硬件廠都有自己的‘護城河’,都有自己的協議,大樓內所有的數據都無法連通。”

萬超透露,騰訊做智慧建築“本質上是希望數據能夠聯通”。

“現在要做的是信息化2.0也就是數字化,其實是迴歸了數字基礎。”王佳介紹:“要把建築的靜態、動態多種數據打通融合,形成數字建築,在這個基礎上再用數據驅動解決應用場景的問題,實現自動化控制和決策預警,讓建築越來越智慧。這個過程中,BIM數據是靜態數據的重要來源,推廣勢在必行。”

互聯網廠商的思路,恰恰是從底層數據的連接開始,這也正是各廠商建設自身BIM能力的原因。

02、投入產出比,一本難算的賬

“BIM喊了好幾年了,但目前真正做到實際的,還比較少。不過,隨着各地政策的推動,推進過程可能會加快。”某建築類央企員工王希(化名)向泰伯網透露。

據瞭解,王希所屬分公司所在地區已經要求新建住宅向小業主提供包含水暖電在內的BIM模型,這也對作業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土建與管線、燈具等模型融合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技術問題,需要磨合。”

更重要的是,“新建樓房BIM費用並不少,因爲人員需要全過程爲項目服務。如果政府發文硬性推廣的話,這部分費用就會包含在招投標文件中,由項目招標單位買單。”

“目前大型的基建央企數字化手段運用的更加成熟,一些偏基建性質的產業園區因爲更傾向於裝配式建築,應用也越來越多,但對於純商業地產來說,單一項目確實不太划算。”劉剛爲泰伯網算了一筆賬:“裝配式建築比普通的鋼結構建築,施工成本可能就會貴20%-30%,再增加BIM設計費也會增加,原本50-60元每平方的設計費可能會提高到80-100元每平方。”

正因如此,劉剛對住宅數字化的發展速度持保守態度:“建設領域整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疊加BIM對控制成本不會有明顯效果。未來隨着三道紅線的要求,越來越多的地產開發企業會往高質量的思路去走,這會是整體趨勢。但如果只依靠開發商的動力,我覺得BIM在5-10年內很難完全推開。”

飛渡科技CEO宋彬則認爲,成本問題需要從中長期價值和短期價值兩個不同角度來衡量。

“當大家從全生命週期、中長期價值鏈來看時,數字化投入產出的數據模型就不一樣了,前1-2年可能投入比較大,但產出可能在第3年、第4年持續增加。此時,數字化起到一個整體增效的作用,改變的是整個管理模式,而非某一個環節或工藝。從短期來看,只做好產業鏈某環節的設計,或只做好某一個業務線也可以,業界也有人做過部分嘗試,一部分效果還不錯,還有一些仍待驗證。”

宋彬對智慧建築的未來顯得相當有信心:“從2017-2018年起,智慧建築發展開始加速,目前幾乎是指數級增長。從招投標、資質、審批、標準等各方面,政府側推出了大量新政策,推進BIM和建築產業互聯網。企業方面,各個建築工程設計院和建築領域大企業也都在嘗試推進BIM。”

“擴大到建築的運維期來看,會發現不管是公有建築資產,還是大的物業公司管理,信息化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過程中,並且從以往只聚焦重要商業地產,逐漸擴大到普通寫字樓、住宅去。同時,建築與園區、城市的關聯度更高,整體溝通、聯動的趨勢非常明顯。”

03、“天花板”之下

宋彬所說樓宇與園區、城市的“聯動”,正逐步體現在智慧園區、城市BIM、CIM底座等項目中,這也是目前大廠們最爲關注的領域之一。但在單棟樓智慧化程度平均水平都不令人滿意的當下,擴展到智慧園區、城市CIM,乃至最終的數字孿生城市,尚有很多問題待解。

“傳感器不夠多、網絡速度不夠快、控制技術及運算效率還有待提高,都限制着建築智慧化從單體到園區的發展。”山東建築大學教授許福運向泰伯網表示。

王佳表示:“一棟樓和一羣樓再到成區域樓宇的數字化,技術難度完全不同,數據組織、管理、分發及快速調用、服務,都會隨着數據體量和關係複雜度成倍增長。現在IOT設備越來越多,傳感器被大量使用,也產生了大量的動態數據,只有充分利用這些數據,數字孿生纔有意義。數據需要更多的參與到分析決策和知識建立中去,實際上這也是更大的需求,會改變未來服務的方式。”

“從智慧樓宇到智慧化的功能區域,可能涉及各類政策管理模式,不是簡單地產業上下游整合,而是多產業鏈的融合。”宋彬表示:“不管是從宏觀城市到微觀樓宇,還是從微觀到宏觀,都需要跨越門檻專業門檻。”

衆多參與者必須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對此,宋彬表示需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瞭解什麼樣的需求應該尋找什麼樣的團隊,並認清自己的位置。”

“推廣新技術,軟件價格要適中,人才培養要跟上。”許福運表示:“新技術的誕生時間尚短,一些新興學科、尤其是交叉學科,從本科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學習路徑還沒有完全理順,隨着技術應用需求量的增加,這種情況會有一些改善,但仍需完善相關領域的培訓機制,政策給予傾斜,企業提高重視。”

“技術上的難點相對好克服,更重要的是理性看待‘智慧’的概念,認識到紮實的數字化基礎纔是智慧化的前提,而智慧化是我們不斷努力的方向,是離我們越來越近的目標。”王佳表示。

“重視數字化基礎說起來容易,但目前業界包括客戶對這個問題的認知水平還參差不齊。真正到了項目中,往往還是會出現盲目追求智慧應用的情況,這也導致行業發展中走了很多彎路,造成智慧孤島和重複建設。”王佳感慨。

“想要扭轉觀念,需要自上而下、行業相關各界共同推進。”王佳說:“國家在大力推動的‘新基建’戰略就非常好,從政策角度引導了包括城市CIM平臺、數據中心等基礎性工作,這是一個底座的概念,只有把基礎打好纔能有持續成長的能力。”

能夠預見的是,儘管數字化程度已經加速,但整個產業發展到較爲成熟的階段,還需要數年或更長的時間。無論是互聯網大廠、建築企業、建築信息化企業,還是政府、用戶,都需拿出足夠的耐心和時間,陪伴智慧建築“緩慢”成長。

相關文章